畢業第一年,我是怎麼工作的?

1.關於擇業

畢業時,也面試了一些工作。

有參加學習的校招,有查看報紙上的招聘廣告,有去人才市場去面試。

我發現我的同學有的參加考研,有的有熟人介紹單位,有的去親屬那裏幫忙,有的根本不急於找工作。

首先結合自己的專業及興趣愛好,選擇的是業務員。但是缺乏實際工作經驗。

這是很多人的通病,擇業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而沒有從企業的角度考慮。

其次,在擇業的時候,渠道窄,雖然也有校園招聘,但是機會不多。

後來,九州通來招聘,最開始是筆試,然後等通知面試,然後是通知入職。這個裏面要注意:求職者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爲你沒有多少錢,用人單位也要考慮到求職者的情況,節省他們的費用。其次,應屆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去找工作,你沒有那麼多費用。

在沒有技能的情況下,學是第一位,工資開的確實很低,最後考慮了下還是去了。爲什麼?因爲我上網查了下這個公司,當時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公司,而我當時有想去北上廣這些大城市,或者新疆。去一個陌生城市的最好跳板是去一家公司,待熟悉了再跳。

其次,我看到北京分公司有個電商公司。進了這個公司,也許將來有機會去這個公司。沒有想到,後來,這個機會真的來了。

2.關於第一個:四天,倉儲管理員。

入職後有個簡短的培訓,以及工作安排,還到現場去看了下發貨流程。不過,我看出來了,這個發貨員崗位是沒有技術含量的,肯定不是我想要的。

最開始去,是丟在一個倉庫裏面,和一個大哥一起管理倉庫裏面的物資,就和那個大哥聊天,瞭解工作流程。

第四天,公司行政通知開會,有安排,要派到北京。因爲北京正鬧非典,而公司在北京的業務爆好。

有的人就選擇放棄,因爲怕非典,有的選擇留在武漢總部。

而我果斷決定去北京,因爲我壓根沒有想過有這樣的機會,當時跟家裏人溝通了下,家裏人也支持,於是就去了北京了。那是第一次去北京,也是第一次做火車,沿途經過河南,河北,最後到達北京,三月的北國,油菜花正旺盛的開着,綠皮的火車發出咣噹哐當的聲音,迎着霞光,一路北上。心中又是興奮又是忐忑。

3.關於第二個:外複覈區監工。

下車後,到了公司,在人力資源部報到,下午就上班,安排我負責看一個圍起來的場子,我做在藥箱子上面,就像日本鬼子的炮樓一樣,負責安全,防止客戶擅自進入複覈區。

當時,總經理進了這個區域,我不認識,就上去驅趕他出去,他一臉詫異的看着我。後來倉庫總監跑過來了,跟總經理解釋了下。總經理笑了。

搞了幾天,和宿舍的兄弟也溝通了下,他們有做質量管理的,有做外複覈的,有做對賬的。基本都是農村來的,頂多也就中專,初中水平。對這份工作挺滿意的。

社交環境很重要,不是我瞧不起,而是沒有太多共同的語言。但是覺得他們也挺好。

4.關於第三個:發貨員

後來,接到通知,分配到發貨員崗位,負責中成藥的貨架管理和發貨。

早上7就要幹活,晚上幹到8點是常態,月度盤點通常要幹到半夜。

這個崗位呢,一開始我是抗拒的,因爲想的是做業務員的,結果來發貨。後來想明白了,公司爲什麼讓你做這個崗位呢,做鍛鍊。

第一,做銷售,你需要了解產品知識,需要熟悉公司的流程。

第二,當時基礎崗位缺人,所以需要你去頂。

第三,當時業務員並不是緊缺崗位,所以暫時不急於提拔。

這樣一干就是3 個月。情況就不對了,爲什麼還不選拔呢?

第一,後來陸續有大學生到崗,直接就去做業務員了,這與對我們的態度是不一樣。

第二,業務員選拔考試也沒有組織,根本不想動你,因爲你已經熟悉了這個崗位,倉儲總監不希望人員流動。

第三,論力氣活,發貨等體力活,大學生真不是 農名工和藥學專業中專生的 對手,這個不是我們的強項。

第四,聽說,山東等地要開分公司,需要從北京幫忙調人過去前期做鋪墊。

所以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公司內,哪有什麼公平性呢?你找誰說理去?抱怨都不能解決問題,要麼你等待時機,君子藏於器,待時而動。要麼你走人。要麼你認同,去最需要的崗位。

三個選擇:離開走人;忍耐,小不忍則亂大謀,等待時機;認可,去最需要的崗位鍛鍊,獲得信任。

離開走人:你也不是核心崗位,公司也不會把你當回事。其次,要想想,你想去做什麼?有什麼能力可以勝任?我當時只是發貨員,如果去醫藥代表等,人家認爲你還是新手。

忍耐:我當時分析,可以選擇的崗位是業務員,開票員,採購員需要信任才行,電商推廣,本部門的管理崗位。無論哪個方向,都需要過硬的知識。於是呢,雖然發貨員很忙,幾乎沒有學習的時間,但是我還是把藥學手冊背了個遍,上萬家廠家的N多的產品目錄,包括價格等等。其次與宿舍其他部門的人溝通,瞭解他們的崗位內容,與業務員溝通,瞭解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技能要求,當時宿舍裏有外複覈,質管部,倉儲部組長等。所以我在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所以機會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認可:就是你覺得這個公司的文化適合你,希望長期發展,那就去最需要的崗位去鍛鍊,獲得公司提拔和重用。但是代價就是你得先付出,等忍耐,得不計較。譬如中國的官場,就是傾向於任用在基層和偏遠省份艱苦的地方工作過的官員。

5.關於第四個:電商推廣。輪崗:開票員。

當時有一個機會,就是公開招聘物流部總監,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去報名了,也去初試了下,至少混個臉熟。

後來跟我同一個小組的一個老大哥競聘上了,他是臥底,在倉儲部待了很久,既熟悉了業務,也站的高看的遠,不抱怨。工作經歷豐富。這個職位,要搞定那些偷奸耍滑的司機不容易。

再後來,機會來了,跟我同宿舍的一個大學生離職了,他是搞技術的身份進來的,招進來讓他做推廣,結果他不滿意要離職。我瞭解了他的崗位內容,覺得自己很適合,他建議我直接去找凌總談就可以了。

我就找了個時間主動去拜會了凌總,說了自己目前的情況,自己的專業,自己的擅長,自己的希望,希望能給機會。凌總同意了。一個月後就轉崗了。

這個裏面要注意一個比較微妙的事情,就是領導之間也是比較微妙的,倉儲總監可能會有意見,爲什麼你不自己招人,而是來我部門挖人呢?我崗位的人員流動大,倉儲部的工作怎麼搞呢?幸好,凌總德高望重,羅總監同意了他的要求。相當於是給個面子。

我就去了電商推廣崗位。發揮了我的強項。

第一,跟市場部熟悉,他們帶路,自己去現場推廣。成功。

第二,瞭解了網站的實用性,需要改進的地方,瞭解的基礎的情況,網絡條件,電商意願。

第三,網站改版積累了素材。後來去銷售部開票,瞭解流程和價格,客戶需求。

第四,有時間了,一下班就自己學習,有網絡條件,其次週末參加銷售部採購部市場部三個核心部門的會議,我在後面旁聽。混個臉熟。

後來我去各個部門調研溝通,他們都很認識我,支持我。

後來網站改版,經歷了項目選型,招標,議標,需求設計,軟件測試,數據庫配置,編程,實施等知識。大大超出了能力圈。

6.關於第五個:網絡維護。

公司網絡維護。學到了打印機維修知識。這又是一個新的挑戰。

但是公司開會,接觸到了SAP、用友、軟通動力等很多IT公司,很認可他們的生活和文化。這是我後來決定轉型做IT銷售的原因。

7.關於地點和公司的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