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李賀詩選》||(086)《堂堂》

文/書山花開

❂原詩

堂堂復堂堂,紅脫梅灰香。

十年粉蠹生畫樑,飢蟲不食推碎黃。

蕙花已老桃葉長,禁院懸簾隔御光。

華清源中礜石湯,裴回白鳳隨君王。 

❂註釋

【陳貽焮主編《增訂註釋全唐詩》第三冊,p18】

①堂堂:樂府曲名,陳後主造。②王琦注:“堂堂者 指堂室而言,重言之以起嘆息之意。”③粉蠹:蛀蟲。 ④推:全詩校:“一作堆。”碎黃:蛀出的木屑。⑤御光:皇帝的容顏。⑥華清源:即華清池,唐太宗於此 置溫泉宮,玄宗改爲華清宮,在今陝西臨潼騮山下。 晷(扣)石:礦石,色白,性火熱,溫泉中即有此 石。⑦白鳳:神仙的侍從所騎的神鳥。

❂翻譯

【徐傳武《李賀詩集譯註》,p171】

殿堂重複着殿堂,一片淒涼,

淡紅色的牆灰脫落,還散發着殘香。

十年冷落,白色蛀蟲生滿彩畫的柱樑,

餓蟲已蛀無可蛀,堆堆蛀屑色暗黃。

蕙蘭已經枯敗,桃葉正在生長,

宮室簾子低垂,久久阻隔漕皇帝的容光。

但是,在華清池中的溫泉水旁,

官吏嬪妃如百鳥,俯仰奉承隨君王。

❂解釋

【徐傳武《李賀詩集譯註》,p172】

這是一首失寵宮妃的哀怨詩。雖然通篇未直言宮妃,但宮妃淒涼寂寞的形象卻躍然紙上。結尾二句以華清池的熱烈場 面作對比,更反襯出失寵宮妃被冷落的悽苦。這首詩表面上寫的是“宮怨”,實際是藉此隱寓被貶謫,遭棄置,不能施展其才者的怨憤,藉以“發揮炎涼窮通的慼慨”(葉蔥奇註疏)。錢仲聯認爲:“全篇以遭受冷遇之宮女與皇帝之寵妃相對照,揭露元 和年代迫害永貞革新人士,寵信宦官權貴之黑暗現實”,“賀此詩蓋作於元和年間官長安時”,詳參《李賀年譜會箋•憲宗李純元和元年》。劉衍則認爲:“此詩寫華清宮破敗蕭條景象。對唐玄宗、楊貴妃事感慨系之,對時局危機深表憂慮,有‘禍猶未已’之嘆”(詳參《李賀詩校箋證異》)。

【中華大典文學典《唐文學部三》,p1265】

《堂堂》《吳劉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卷二劉辰翁評:好。不知魂情幽入何許得此,令人愁。堂堂復堂堂者,高明之怨也,然語意險澀,非久幽獨困, 得之無聊,未足以知此。《黎二樵批點黃陶庵評本李長吉集》黃淳耀評:失寵之作。《昌谷集註》卷二姚文燮評:陳隋作《玉樹後庭花》而歌《堂堂》,以奢靡 致亡。自開元以來,華侈已極,兵戎屢召,是堂堂者殆復見之矣。複閣曲房,歲久荒廢,梅灰粉壁,脫落堪傷,而又蠢生樑上,饑蟲不食,蓋蕙老桃長,御光隔 絕不至者亦已久矣。因思華淸源中,駕幸溫泉,傾宮妃嬪,固當徘徊白鳳隨侍君王,而今安在哉?言下正當華淸之冷落,而追憶明皇臨幸之盛也。《李長吉 詩集批註》卷二方世舉批:此長吉之《連昌宮詞》也,只寫物象,而闃其無人之慘已備見之。「徘徊白鳳隨君王」,言猶想前事也。

漫讀摘記《李賀詩選》||(085)《宮娃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