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哉心难测,赠君一首绝交歌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

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

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祗也。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腼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贵族对朋友或者官员对同僚的谴责,充满了指责与讽刺,可以看作是一首“绝交诗”。《毛诗序》认为这首周王的卿士苏公讽刺暴公的事情。苏、暴在洛阳周围,二人的封地交错,发生了矛盾,所以苏公就写了这首诗给暴公。

第一节,“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那是什么人啊?他的心肠太阴险。为什么经过我的鱼梁,却不入我的家门?他是谁的随从?原来是暴公的跟班。

第二节,“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主仆二人一路行,到底谁制造的祸患?为什么经过我的鱼梁,却不愿来到我家慰问?从前(我们的关系)可不像今天这样,如今你与我已不再和好如初。

第三节,“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那是什么人啊?为什么悄悄来到我的庭院?我听到了他的声音,去看不到他的身影。难道他在人前就不感到愧疚吗?在上天面前就不感到惶恐吗?

第四节,“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那是什么人啊?好像飘忽的风。为什么不从北面刮来?为什么不从南面刮来?为什么经过我的鱼梁?搅得我的心里不安宁。

第五节,“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你这样安稳地行路,也不休息片刻。你的车跑那么快,连给车毂润滑的时间都没有。之前你过而不入,让我心中忧烦。

第六节,“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祗也。”你回来的时候经过我家,我悬着的心才会平静。之前你过我家门,使我气得生了病。

第七节,“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想当初)老哥你吹着陶埙,老弟我吹着竹箎。当初和你好得如绳串,可却不知道我的心。献出三牲,求神降祸给你。

第八节,“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腼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你钥匙是鬼是蜮,根本无法看见。可你长着一张人脸,跟人一比却毫无人格。写下这首好歌,只为揭穿你的反复无常。

何人,什么人?斯,语助词。孔,甚、很。艰,用心险恶。梁,一说是拦水捕鱼的坝堰,一说梁可以训为“桥”,梁即为桥,也通。伊,其。从,跟随。暴,暴公。

二人,暴公和他的一个党徒。唁(yàn),慰问。如,像。可,通“哿(gě)”,嘉、好。陈,由正房到院门的通道,俗称“穿堂”。

祗(zhī),正好。搅,搅乱。遑(huáng),空闲。舍,止息。亟(jí),急。脂,这里作动词,以油脂涂车毂,相当于今天使用的润滑油。壹者,从前。盱(xū),通“吁”,忧、病。易,悦。否,不。俾(bǐ),使。祇(zhī),病。

伯氏,大哥。埙(xūn),古代陶制吹奏乐器,如鹅蛋般大小,中空,有吹孔。仲,二哥。篪(chí),古竹制乐器,似笛子,有八孔。及,与。贯,古人把贝串在一条绳上为贯,后来铜钱也同样串着,因此称之为“贯”。这里指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好像串在一起的铜钱一样。谅,诚、真。知,交好、相契。三物,三牲,也就是猪、犬、鸡。诅(zǔ),古人歃血为盟,违背誓言就会遭到天谴,这里指苏公对暴公违背之前对盟誓很失望,希望上天能降灾给暴公。

蜮(yù),传说中一种水中动物,能在水中含沙射人影,使人生病。有腼(miǎn),即腼腼,俨然的样子。视,比。罔极,没有准则,指其内心多变,难以预测。极,尽。反侧,一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说反复无常。

这首诗直陈其事,对“何人”忘记昔日与“我”的盟好,忽略甚至不断伤害“我”感受的恶行,进行了细致描绘与嘲讽;同时还指出他对上天缺乏敬畏之心,对朋友没有愧疚之情,无耻至极;到了最后,诗人干脆直接表明态度:我写这首诗,就是为了嘲讽你的丑态。


诗经专题第199篇,总第199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