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師學商業分析」獻給所有需要面對“槓精”的人!

· 你怎麼就不明白我想表達的重點呢?
· 你爲什麼要這樣理解呢?
· 你爲啥要買這個破玩意?
· 這東西這麼難喫,你還喫?
· …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每天,每時,每刻…無論你在生活中面對家人和朋友,亦或者在工作中面對老闆、同事和生意夥伴。人與人在溝通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生着“火星撞地球”的事件。

有人會告訴你說:這是每個人看問題的視角不同!還有人會說:“這是大家的腦回路不一樣!”;專家們說:“思維方式決定了這些…”。

那麼,有哪些視角呢?怎麼個腦回路不同?又有什麼決定了思維方式?…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做爲一個管理者需要了解的一些關於思維方式的哲學問題。

首先,影響着每個人思維的是“實踐目的”。

所謂的實踐目的其實就是每個人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目的性”。

在課堂上,我經常和學員做一個快問快答的遊戲,說:現在我們班有多少人?男生多少?女生多少?走樓梯從一樓到教室,一共有多少級臺階?…

很多時候,大家認爲這些問題很無聊。

每個來上課的學員目的很直接,就是來聽課的。至於有多少人,有多少級臺階?…這些關我什麼事?

其實,這個小栗子就說明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意識裏面都有一個目的。與自己目的相符合的信息,就會被關注;與目的不相符合的,自然也就會被大腦給擋在了外面。

每個人在同一個時刻,面對同一件事情,一項工作任務,其目的也不太會一樣。

我曾經看過一部諜戰片(非神劇),說的是一位間諜失憶了。當他和女主角進到一家餐廳的時候,他表現得不太自在。他對女主角說:這個餐廳有19位顧客,男性11人,體重超過200磅的有3位;門口停了8輛車,每輛車的車牌號我都知道…你說介是怎麼肥四?

雖然他失憶了,但是他曾經接受過的訓練依然在隨時護體。因此,他的關注點和女主角完全不同。曾經的他每天都在刀尖上起舞,所以每到一個地方,他都不自覺的會有異於普通人的觀察和思考。目的不同,也就導致了他的思考方向和行爲的不同。

所以,多關注下週邊異於常人的人,因爲TA也許會時不時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嚇!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哲學上,作爲職場中人,需要注意下“熟知非真知”這個經典語錄,出自於德國的黑格爾。你每天經歷的事物、你所熟知的工作,你所熟知的人…其實你並不一定都真正瞭解。

所謂“熟視無睹”和“充耳不聞”,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呢?

其次影響人思維和決策的就是“價值模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所謂,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國歌!(粵語); 錯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觀。所謂“價值觀”就是“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這也就是“價值模式”的最佳解釋。但是,每個人的“兩利”或是“兩害”都不相同。

比如說,我問各位:喜歡喫大肥肉的舉個手!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小姐姐們,絕對不會喫,至少不會在人前喫!理由很充分:爲了健康,其實更多是爲了身材!但是,如果你和那些剛剛能夠喫飯,可以喫些肉食的小朋友一起喫飯的時候,他們卻特別喜歡喫肥肉,很簡單,肥肉不塞牙!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西遊記》的五莊觀一集中,豬八戒一口就喫掉了一個人生果,回頭還把唐長老的一份也給擼了去。而唐長老就不喫,雖然它是土裏長的,但是奈何長得像個嬰兒;和尚怎麼能夠喫人呢?

這些都是“價值模式”在作怪!再次強調每個人的“兩利”或是“兩害”都不相同。因此也產生了不同的價值判斷,所做出的決策結果就會大相徑庭。

同樣是一處瀑布。詩人會歌詠它的壯美與秀麗;畫家一定會將其描繪;而水利電力專家會驚歎,又找到一處絕佳的修建水電站的選址。

最後,影響每個人關注和取捨的還有一個因素。
我們且先看看下面的這段文字: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有誰可以翻譯下上面的這段文字?

其實,我也看不懂,我學習日語的渠道僅限於“抗日神劇”,日語水平也僅限於“有戲”或者“沒戲”!

儘管很多人看不懂,但是我相信,你我在看到上面這段日文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你認識的中文,而其他的“片假名”之類的,你的大腦會幫你忽視掉。

這又是什麼在作怪呢?

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在幫我們篩選信息。

在我們知識經驗裏面的信息,我們會關注;而超出了我們知識經驗的信息,我們的大腦在第一時間就會幫我們屏蔽掉。與其說是我們的主觀意識在做決策,還不如說是我們曾經的知識和經歷在幫我們做決策的選項篩選。

每個人頭腦中所思考的事物和問題,都受制於自己的知識水平。誰都不願意讀自己看不懂的書。

· 如果我們統一用緬甸語講授PBA、PMP或者其他的課程,你還會到清暉報名嗎?
· “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或是“納衛爾-斯托可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是什麼?
· 把3噸重的物體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需要多少燃料?
· 長江每年7月份,通過城陵磯的水流量平均是多少?
靠!關我*事!

看看,不在我們知識範圍裏面的事物,你是不是就自然給忽略或者屏蔽掉啦?!

我們總結下,“實踐目的”、“價值模式”和“知識儲備”這三個因素影響我們每個人思維、決策、判斷、行爲、語言表達、關注力…;這三個因素都值得每位管理者好好研究下。

那麼在接下來的溝通中,面對俗稱“槓精”的羣體,你是不是就有些“釋然”了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作者:程濤
清暉項目管理專職講師;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首批ACP認證師資;獲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P/ ACP認證;武漢市經信委創業天使導師團創業導師;武漢大學西南研究院幹部教育中心企業管理培訓講師。曾擔任美國ObjectVideo,Inc.,及新加坡WPI中國大陸區域戰略策略負責人,並參與多個國家級、省部級政府項目,及解放軍某軍種信息化項目的合作建設。20多年的企業中高層管理經驗,10多年的專業項目管理經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