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實踐之需求驗證

驗證能夠保證需求的正確性、展示期望的質量特性並滿足用戶需要。有些需求讀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當開發人員着手工作時又會遇到模棱兩可或遺漏的地方。要想使需求成爲設計、最終的系統測試以及用戶驗收測試的可靠基礎,就必須修正這些問題。

1、需求評審

需求的同行審查,特別是稱爲“審查”的嚴格評審,是一種高回報的質量保證實踐。組織一個小的評審團,讓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分析師、客戶、開發人員、測試人員)仔細審查需求文檔、分析模型以及相關的缺陷信息。需求開發初期的非正式評審也很有價值。訓練團隊成員高效地評審需求並在組織中採用評審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2、測試需求

測試爲需求提供了另一個視角。寫測試也就是你要考慮如何保證系統是否正確實現預期功能。我們從用戶需求中設計測試,就是想記錄特定情況下產品的預期行爲。和客戶一起審查測試,確保它們反映了用戶的真實期望。將測試與功能需求對應起來,確保沒有需求被遺漏,並且每個需求都有對應的測試。測試還可以用於驗證分析模型與原型的正確性。在敏捷項目中,我們通常用驗收測試來代替具體的功能需求。

3、定義驗收標準

讓用戶自己說出如何判斷解決方案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以及是否可用。驗收標準包含一系列活動,例如:根據用戶需求,軟件通過一系列驗收測試;軟件能展示出它具備滿足特定非功能需求的能力;對尚未修復的缺陷和問題進行跟蹤記錄;發佈前準備好基礎設施與培訓等。

4、模擬需求

項目團隊可以使用一些商業工具來模擬計劃中的系統,代替或者補充書面的需求規範說明書。模擬器是原型系統的升級,它可以讓業務分析師和用戶迅速搭建一個可以運行的系統模型。用戶可以與模擬系統交互來驗證需求並作出設計決策,使需求還沒有進行代碼實現之前就被賦予生命力。雖然模擬器並不能替代嚴禁的需求獲取和分析活動,但是它的確提供一個強大的補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