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践之需求分析

1、为应用环境建模

系统环境关系图是一种简单的分析模型,展示的是新系统如何适应其环境。它定义了开发中的系统与外部实体(例如用户、硬件设置或其他系统)之间的界限以及接口。生态环境图展示了解决方案中的各个系统如何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

2、创建用户界面以及技术原型

当开发人员或用户对需求不太确定时,需要创建一个原型,一个部分的、可能的或者初步实现的模型,目的是使概念及各种可能性更真实一些。原型可以让开发人员以及用户对所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并有助于验证需求。

3、分析需求的可行性

业务分析师应当与开发人员协同工作,评估在成本可接受范围内每个需求实现的可能性及其在设定环境下的效果。这样可以让干系人了解实现每个需求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不同需求之间的冲突或相互依赖、对外部因素的依赖以及技术上的障碍。我们可以对技术上不可行或实现成本过于高昂的需求进行精简。

4、需求按优先级

需求按优先级排序可以保证团体首先实现价值最高或者最具有时效性的功能。用分析的方法判断产品特性、用例、用户故事或功能需求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决定每个特性或者设定的需求应当归入哪些发布或者增量中。在整个项目过程,根据新需求的出现、客户的需要、市场情况以及业务目标的演进,不断调整优先级。

5、建立数据字典

把与系统相关的、对数据内容和结构的定义存储在数字字典中。这样能够保证项目中的每一个人都使用一致的数据定义。随着需求的开发,数据字典应应收录领域内的数据内容,以促进客户与开发团队之间的交流。

6、为需求健米哦

图标是一种分析模型,与文本方式的功能需求列表不同,它可以将需求可视化。模型可以揭示错误的、不一致的、缺失的或许是冗余的需求。这样的模型包括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状态转移图、状态表、会话图和决策树等。

7、分析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关联系

所有的软件系统都通过外部接口与外部世界联通。信息系统有用户界面,并常常与其他软件系统交换数据。嵌入式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会相互关联。与网络相关的应用会有通讯接口。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确保应用顺利融入环境。

8、将需求分配给子系统

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复杂产品,我们必须将其需求分派到各个软件、硬件以及人工子系统和组件。智能家居系统就是这样的产品,它包括安防类传感器,控制类子产品、边缘计算核心、云服务器、云平台、各种客户端配套软件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