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的進退之道——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四十六

曾國藩的湘軍打下了天京,朝廷對其功勞予以重賞,賜封他侯爵,賜封曾國荃伯爵。曾國荃不服氣說:“大哥,我出生入死打敗洪秀全和太平天國,戰功顯赫,我也應該如你一樣被封爲侯爵,你能不能到朝廷幫我說說。”曾國藩說:“九弟,你現在要趕快歸隱,要隱遁。”

原创 愛是感同身受——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四十五

王陽明被貶龍場時,隨行家僕紛紛病倒。沒有僕役能夠做事,王陽明便親自生火造飯,照料病中的家僕。被貶之人患病,多半是因水土不服,也有小半是難捨故土、積鬱成疾。王陽明深知其中的苦楚,想方設法安慰家僕,爲他們唸誦家鄉的詩歌和民謠。不久家僕病癒,忠心

原创 學習也要有所付出——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四十三

毛禹居,毛澤東小時的私塾老師。1959年, 已是黨和國家主席的毛澤東重回故鄉韶山, 毛澤東親自向毛禹居老師敬酒,毛禹居老人說:“主席敬酒, 豈敢豈敢!”毛澤東卻說:“尊老敬賢, 應該應該! ”楊昌濟, 楊開慧的父親,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就學

原创 啓發式教學的鼻祖——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四十四

圓悟克勤大師是宋朝臨濟宗楊岐派著名僧人。克勤自幼稟賦聰異,一天偶然到妙寂寺遊玩,看到案上的佛經,再三翻閱,愛不釋手,遂出家爲僧。他參訪過許多著名禪師,後來投到五祖法演的門下。後來,有一位曾在朝廷任職的吏部提刑大人,剛巧辭官返回蜀中,特來向法

原创 做一個有趣的人——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四十二

1952年,鄧小平在西南局工作的時候,有一次路過四川內江,遇到一位朋友教會了他打橋牌,從此打橋牌成了他工作之餘的主要娛樂活動。他常說:“唯獨打橋牌的時候,我才什麼都不想,專注在牌上,頭腦能充分地休息。”退休以後,鄧小平有了更多的時間打橋牌。

原创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四十一

稻盛和夫在他自傳性質的《幹法》一書中,提到一些工作中的“神祕”經歷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話題。那些他稱爲“神的啓示”的瞬間,是真實的。把成功歸結於自身的努力、超常的能力往往都是可以理解的,而稻盛和夫將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歸於“神啓”,值得玩味。“鎂橄

原创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真知

《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玄奘,爲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裏,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在他決心西行之前,玄奘先在中國大地上游方,到處拜訪僧人,可以說找遍了他能找到的所有高僧。但始終沒有解決心中的困惑,他才下決

原创 成功的人謹慎而決斷——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九

張瑞敏領導的海爾如今很叫響了,但當初的海爾經營管理可是一塌糊塗啊,張瑞敏入主海爾後制定的第一條制度竟是“不許隨地大小便”,可見海爾昔日情形。1985年,海爾着手內部管理,爲此編寫了10萬字的《質量保證手冊》,制定了121項管理標準,49項工

原创 心頭無事便是好時節——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四十

唐代著名禪師從諗和尚,長年居住在趙州的一個寺院裏。他在年輕時一直弄不明白佛教的解脫之道是怎麼回事。爲此,曾向普願禪師諮問:“如何是道?”普願回答:“平常心是道。”從諗還是不明白,又問:“道可以追求嗎?”普願又說:“有了追求就違反道了。”從諗

原创 智慧來自學問純篤——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八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術否)?王陽明回答:哪裏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王陽明舉個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

原创 進步從來都是接着走——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七

孔子時期,周室衰微,禮樂敗壞,《詩》、《書》等典籍殘缺不全。孔子追溯夏、商、週三代的禮儀制度,重新編成 《書傳》。古代留下來的 《詩》有上千篇,孔子刪去重複的部分,選取可以用於禮儀教化的篇章,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詩經》又稱 “詩三百”。孔子

原创 仁始於腳下——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六

梁武帝見到達摩,有點自誇的說道:“大師,我在國內建造了很多的寺廟,印送抄寫了很多佛經,同時在全國範圍內供養了衆多僧尼,請問大師,我所做的功德如何呢?”原本以爲此問一出,定會得到高僧的一番讚揚,可是結果卻出人意料,達摩祖師只回答了4個字:“無

原创 中庸不是平庸——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五

道在平常日用中。臺灣有一本道德小冊子,規矩定的很細。“長輩和女士,若未先伸出手來,不得握手,應先鞠躬以爲敬”“使用西餐餐具,動作應從外向內。”規矩說起來很小,但未必人人能做到。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的老婆,叫做夫人,其實是不對的。在古代,“

原创 想要遠離是非很難——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四

孔子見南子到底發生了什麼?有的注本說:南子跟孔子說,衛靈公接見了你,我也可以接見你,這是禮。孔子愛禮,所以就見了南子。史記裏面有些記載,說兩人隔着一層很薄的布簾子,相互跪拜行禮。那是坐就是跪,所以跪拜不算什麼大禮節。隔着簾子這句話,有人揣摩

原创 學問是做出來的——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三

儒學歷史上有個鵝湖之會,發生在宋淳熙二年(1175年)春天。當時呂祖謙訪朱熹至武夷,二人共同讀周、張、二程書,編輯《近思錄》。後來朱熹送呂祖謙至信州鵝湖寺,呂知道朱熹、陸九淵二人在理學觀點上有分歧,就想調和統一,所以約陸九齡、陸九淵來鵝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