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3.三種“變”:知能水平抽象程度扶放程度98--101

進階理論告訴我們,對大概念的理解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在學校場景下,我們主要討論大概念發展的逆向過程,因爲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激活相關的生活經驗和日常概念,通過具體案組健構大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大概念的。從前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哈倫說的大概念學

原创 大概念教學的單元設計101--106.望遠鏡思維

在進行單元設計時,要保持兩種思維方式同時運行,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內看,如果用兩個隱喻來表示的話,就是望遠鏡思維和放大鏡思維。一 單元設計的望遠鏡思維望遠鏡思維意味着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總體框架”,只有這樣目標才能被層層落實。

原创 我理想中的語文教師

首先要熱愛教育,喜歡孩子,專注閱讀,懂得生活。其次,是淵博的知識,對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要掌握準確,有較強的文本解讀能力,能緊跟時代步伐,有終身學習理念,積極投入到新課標的學習過程中,轉變觀念的同時,更要不斷在課堂上實踐。課堂上是孩子們的良師

原创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課堂上學生能沉下心來讀書、思考,能圍繞關鍵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小組合作有序又有效,同學間能互相傾聽,教師能真正走到孩子們中間去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交流、一起探討,關鍵處的指點讓孩子們豁然開朗。課堂上沒有學生因爲害怕說錯而畏懼發

原创 【海拔五千】20230216星期四體檢

早上4:30起牀,完成簡書和打卡,5:30洗漱,喝湯藥,6:00喫湯圓,6:15下樓,6:25坐上三路車,7:15下車,7:25到達指定醫院和兒子見面。孩子懂事了昨天做完核酸打電話告訴我,今天起早督促我帶照片。上午體檢兒子他們最早出來,帶要

原创 迭代邏輯的“變”93---95

1.認識的發展從具體到抽象的結構化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所提出的動作“圖像——圖像——符號”的發展路徑也是從具體過渡到抽象。韋伯根據知識的深度標準劃分了四個層次的認知水平,即1:回憶與再現(對事實、術語、概念和過程的回憶)——2:技能與概念(涉

原创 【海拔五千】20230212星期日聽課買血糖儀購物

早起閱讀《項目化學習設計》完成兩篇簡書,隨着閱讀量的增加,再讀這些理論書籍一部顯得不那樣困難了。能把相關內容進行很好的鏈接和打通。上午心靜不下來,找了很多的視頻培訓都無法安靜學習。聽了嚴老師的《青鳥》解讀的一半內容。12:30出發去電信營業

原创 母語項目化學習設計《項目化學習設計》夏雪梅142--148

學科項目化學習源於對學科本質和世界關聯的思考,需要對每一個學科進行深入的探索。142爲什麼要進行母語項目化學習母語項目化學習,首先一定是指向母語習得本身的,是指向學生的語言素養培養。它對語言的理解要說出一般的語文課,它將語言看作一種社會性的

原创 【海拔五千】20230211星期六出院 反思 虛驚

早起聽了陳美麗老師的《詩詞課程的三重對話》很受觸動,完成聽課反思。下午聯繫了美麗老師。9點多突然接到馬大夫的電話,父親的核磁結果出來了,顱腦外有血,需要做手術。急忙聯繫弟弟和妹妹一起去醫院。聽了大夫對父親病情的介紹,考慮到他年齡大的原因,先

原创 六維度的設計要則《項目化學習設計》夏雪梅148--151

母語項目化學習在具體設計時同時要遵循六個維度,體現學科項目化學習雙線並進的特徵——一方面要指向母語學科的關鍵概念或能力,另一方面指向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探究與問題解決、合作等重要的跨學科素養。148可以採用的形式和類型是豐富多樣的,比如

原创 聽《詩歌作品的三重對話》後的反思

今早起牀聽了陳美麗老師關於晨讀課程的第十一講《詩歌作品的三重對話》,對晨讀課程尤其是農曆天空下晨讀課程有了深刻的認識。我的簡單實踐跟隨着網絡做晨讀課已經有五年的時間了,在這方面帶着孩子們也收穫了一些成績。無論是在我們當地區域範圍內還是在互聯

原创 素養 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

簡單第說,素養指的是沉澱在人身上的對人的發展、生活、學習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素養”就其本義而言,指的是人生而有之、先天具備的東西。按照《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解釋:“素”,即本色;“素質”,即事物本來的性質、特點或人生的生理上的先天特點。

原创 99.怎樣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p528--532

學齡前的幾年是打下道德基礎的時期。在家長學校學前組,我每年都要講到下列題目《怎樣培養關心別人的品質》《怎樣打下尊重長輩的根子》《怎樣培養學生愛善憎惡的態度》。在講課中,我用實例來說明,應該怎樣限制孩子的不合情理的願望,同時又要發展善良的友誼

原创 99.怎樣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526--529

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開篇直接說出了本文要表達的觀點——學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父母、親屬是兒童的早期的教育者。兒童從兩歲到六七歲,從周圍環境中和他經常接觸的人那裏獲得大量知識,這些知識好像都砌進了他的心理

原创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上》第二章智力85--116

請你努力做到,使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爲最終目的,而要成爲手段;不要讓知識變成不動的、死的“行裝”,而要使他們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的相互關係中,在精神財富交流的生動的、不斷的過程中火起來,沒有這種交流,就不可能設想有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