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的最後一堂課》讀書筆記-<向前看>

導讀摘要


  1. 轉折點總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有利的、不利的、簡單的、困難的、明顯的、微小的。你要麼積極抓住機會利用它幫你實現價值,要麼就放棄機會任命運擺佈,無論你將以何種方式迴應,你的態度都是至關重要的。

  2. 從終點開始意味着回到原點,爲自己繪製出一幅未來的藍圖——一幅指引你生活和職業走向的藍圖。

  3. 關於時間:它就是一切的基礎。最終都會像沙漏中的沙子:時間總會過去的。

  4. 如果你只想要一杯橙汁,爲什麼還要花時間榨一加侖葡萄汁?

  5. 如果你想完成某個特定的職場目標,以此來獲得職場的滿足感 ,並把它們歸入你的精神遺產,你就該好好想想,你有沒有具備相應的能力。

  6. 自信不等於自滿。知道自己的優勢何在也不代表你就能得到自我提升 。

  7. 這不像你從架子上取下一件西裝,西裝上面還標註着“成功”“圓滿”或“富足”,你只要穿上就行了,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8. 只要我還能幫助別人,我就有義務出手相助,只要我還要開始新的征程、接受或挑戰,我就一定要從前人身上學到點什麼。

  9. 當你身處困境時,需要的不是一羣人七嘴八舌地爭論你怎麼才能擺脫現狀,而是需要一個人跳下來對你說:“我經歷過這種情況 ,讓我們一起努力走出困境吧”。

  10. 對我們個人來說,瞭解我們工作環境的企業文化-那種讓我們樂於接受的文化——可以更容易獲得成功 。“你能否適應這種文化 ,決定了你是僅有份餬口的工作還是有份願爲之奮鬥終身的事業”。

  11. 天生的探險家偶然進入商圈,但大多數人都痛恨冒險,這些人知道如何管理自己對風險的恐懼,他們只是選擇規避風險 ,而不是不在乎風險 。

  12. 別人眼中的失敗在我看來卻充滿意義-充滿了新數據,也提供了新的機會,以便評估和重新調整既有策略。

  13. 活在漣漪中。



電影

《阿波羅13號》

《龍兄虎弟》




Book

《四個四重奏》

《恰如其分》-霍華德

《答應我》-南希

《經濟興衰學》



Keyword

【自我極限】

確定精神遺產的第一步就是把它當作一項有意義的選擇去做;你可以決定在你的一生中你要成爲什麼樣的人,界定你的職業在你生活中的意義。一旦你接受了這種選擇的力量, 便擁有無數種進行“深入思考”的方式。




他曾如此熱愛這個世界。

我們永遠都不能停止探索,如果我們的探索有終點,那也會是我們下一次探索的開端...

人類一計劃,上帝就發笑。

“瘋狂和不可預知的事情”還有一個名字叫“轉折點”。

與老鼠比賽的問題就是即使你贏了你也還是老鼠。

哦了自我成就我們都把自己看作無所不能。

一個一流的經理人會僱用一流的員工 ,而一個二流的經理人只會僱用三流的員工,以此類推,一個三流的經理人只會讓整個團隊的能力也降到三流。

只要能提出問題,就終將能找到答案 。

保險起見,千萬別做你在心裏沒底的事。在你擅長的領域發展,能夠激發你更雄厚的力量。記住,即使需要你發揮能力,也不意味着需要你做到事事完美 。

還是做你自己吧,別人的自我已經有主兒了。——查爾斯·舒爾茨

關鍵不是你身邊有多少人圍着,而是你身邊有多少對的人。縱觀你過去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這些人是不是具備經驗和專業知識來幫你認清方向 。

如果你身處一個並不理想的環境中,不做改變就是一種冒險,即使表面看起來沒這麼嚴峻,接受你的生活和事業裏不會一帆風順這個現實吧。

失敗就像伴侶一樣伴其左右,即使在成功時也是如此 。--《環球》

失敗會播下將來成功的種子 ,而成功也攜帶着失敗的種子 。

艱難困苦有其科學價值,聰明人絕不會錯過這些學習機會。

如何界定失敗,要通過具體事例具體分析,我們追求成功並付出努力的過程就像是在跳一場複雜的舞蹈,我們充滿熱情並拼盡全力。然後,依據我們的長遠目票評估我們的努力成果。最後我們重新上路。

首先要內心強大 ,然後再探究事實、瞭解本質 。

不僅要預防水花 ,對漣漪也要有所準備。



職場

  1. 在成立董事會的時候,公司會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能力突出,發展全面,在經驗、學識以及公司要求具備的方面具有突出表現的經理人身上,以保證公司的長遠持續發展。雖然他們的個人能力各有千秋,曾遇到的轉折點也不同,但這些不是爲了公司的單一方面而存在的,他們對公司的整體表現、方向、戰略方針進行評估和指引。最重要的是,他們要足夠公正和坦率。

  2. 文化具有多層次性,但不管這個集團是大是小,營利還是不營利,最基本的元素有兩點:一個是企業衡量工作任務、價值和獎勵制度的體系,還有一個是力量的權衡和信息和共享的制度。從本質上看,這些是建立一切的基礎,就好比這個宇宙中有無數的物種,但都是以碳和氫的不同形式組成的。

  3. 入職前我最在乎的問題:

(1)大家的步調是否一致?“你該做些什麼,你爲什麼會在這兒?最看重什麼”工作任務 工作意圖 工作價值,這些都是組成文化體系的核心元素。有自我意識的公司擁有更有效的文化 ——這些公司會投入大量精力不斷爲自己的員工指明他們的經營意圖和存在價值。

(2)如何做一個好領導。怎樣發揮自己的作用,對文化的影響可以從很多方面反映出來 。(一般有三個因素 :領導言行是否統一 ,領導者如何保持一種個人與集體間的責任感;領導者對權力的運用。)

(3)誰從信息儲備中汲取信息?信息是公司資源的必需品,資源共享的數量決定了文化塑型的模式。

人們在同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接觸時,完全顛覆他們以往思想與行爲的交流,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價值無法估量,這種交流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爲進步的主要源頭之一。

(4)這個公司是以團隊爲中心還是以個人爲中心?(企業之星的損害,易千萬追求個人崇拜,是一種約束了才華的文化 )

(5)公司如何評估員工的表現?透明、可預見性、進步這個組合是一個人工作滿意度和個人成就感的基礎。客觀評價。

4.永遠向前看

5.在努力過程中不存在失敗。

6.做你自己,利用你擁有的能力,儘自己一切努力 。

7.爲了更好地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失敗,最好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要獲得成功我應該對自己做什麼投資,或者爲了獲得機會我要放棄些什麼?換句話說,有必要費力去榨果汁嗎?

反之,如果我失敗了,是不是我沒有足夠投入?是因爲我預估失誤,還是潛意識裏我根本沒有儘自己最大努力?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獲得了成功 ,賺了大錢,獲得了地位,爲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學富五車,等等,我是不是就會感到心滿意足?

8.更多情況下,我們會被失敗擊倒。一個主要但卻不被人注意的原因就是我們找到了失敗的原因,從中只獲得了錯誤的教訓。如果對失敗進行剖析,失敗分爲3種:

(1)受外力影響 ,對此我們的應對能力有限 

(2)出於我們自身的原因,因此我們也更容易對付

(3)道德方面的失敗,這種失敗經常被僞裝成成功。

應對失敗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搞清楚我們面對的是哪一種。

9.這需要我們客觀、誠實、主動地承認自己的缺點。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真的無能爲力,你需要擁有足夠的自信說:“這不是我的錯,我沒有辦法,我不能因爲這件事而改變我努力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