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碩士寶媽的糾結:工作很low很無聊可工資高,怎麼辦?

文|徐天坤、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今天的話題源於一則讀者留言。

問題描述如下——

“我是一個寶媽,兒子兩歲多了。

我的教育經歷是211碩士,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研究生畢業後就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已經工作6年了。

公司主要是做數控機牀的,我在研發部門做材料相關的分析和測試工作,崗位是材料工程師,工資待遇在行業內中上等。

工作清閒,很多時候都無所事事,不受重視(因爲是輔助崗位,沒有升職的機會和空間)。有同事辭職了,領導就給我分配一些行政助理的工作,應該是領導覺得我工作閒,沒事情幹。

當前的困惑是:目前的工作沒有任何的晉升空間,繼續幹下去,等於浪費青春浪費生命;不幹吧,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想轉行,也沒有方向。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兩年一直想換工作,也嘗試過,要麼是待遇差,要麼是地理位置離家太遠了,最終都放棄了。”

今天這篇回答,要感謝徐天坤老師的傾囊相助,我在後面會加一些點評,希望能給到這位寶媽,以及懷揣類似問題的職場朋友一些啓發和幫助。

                                                                                                                               ——曉璃

一、

您好,首先感謝您對我們諮詢師團隊的信任。

您的主要困惑在於:

從事輔助性專業技術崗位6年,感到工作清閒,沒有晉升空間,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工資還可以);想換工作,卻總也不滿意;想換行,也沒有方向,爲此十分迷茫。

今天我打算和您說兩個真實的故事,或許會對你有所啓發。

先說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案例。

我是1997年考上的合肥工業大學,很巧合的是,我的本科專業就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天真傻氣的我當時填報志願的時候壓根兒就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學什麼、幹什麼的......  

直到報到那一天,我們流着汗、拖着行李從大巴車上下來時,才聽到接我們的大二學長們半開玩笑地說:“歡迎來到‘打鐵系’!”

我的心當時就涼了!但那時的我確實很傻,進了大學以後也沒有想過能不能換專業,因爲坦白地說,那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專業。

然而四年大學,不是所有人都像那時的我那樣懵懵懂懂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來自山東的同學,他個子不高,也不喜歡本專業,卻自有打算。

從大二開始,他就下定決心要到國外留學,於是我們經常能見到他在寢室裏一邊笑嘻嘻的舉着啞鈴一邊聽VOA的樣子。我們經常會抱怨學業、焦慮前程,但卻很少見到他發牢騷。

畢業前,他順利考上了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實現了他的留學夢。


二、

再說一個我的真實經歷。

2001年大四時,我報考了華中科技大學的材料成型CAD/CAE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在出現了數學二漏做了最後一張試卷(大約20分)的重大失誤的情況下,我依然獲得了複試機會。

可是,就在我接到那邊碩士研究生導師親自打來電話問我爲何沒去參加複試的電話時,我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我內心裏就不喜歡這個專業,即便讀到了博士,即便未來年薪十萬(那個年代這可不是小數字),我的人生依然是悲催的。

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在抱歉和感謝聲中掛斷了那位導師的電話。

及至後來,我大學畢業工作兩年左右,發現自己心中燃起了強烈的想要擺脫工科專業去學習、從事跟人有關的專業和工作的渴望,這渴望讓我顧不上風險,顧不上利弊權衡,只想着一件事:我必須這麼幹!

於是我毅然提出了辭職,並報名參加了考研輔導班。

經過了四個月的備戰,我以高分考取了企業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實現了我轉換專業的理想。


三、

從這兩件事中我得出了兩個啓示:

第一,凡事首先要尊重內心真實的渴望,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

太多時候,我們決定是去是留,並不是根據我們的大腦如計算器般理性算計以後作出的,反倒往往是我們的感性甚至是衝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擔心選錯了會後悔?

在我看來,任何的選擇都意味着取捨,也意味着風險和不確定性,既然如此,我們眼裏就只有前方,何來後悔?

大不了暫時失業,大不了被人瞧不起,只要我們還有健康和自由,我們就有機會,不是嗎?

原來,勇敢一點只是對自己說的話。 

第二,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想盡一切辦法,終究能實現目標。

這就如同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同學,他會想辦法向高年級的同學打聽,會問遍家裏親戚和朋友,會爲TOEFL和GRE考試而一遍遍刷題。

——但他表面上絕不張揚,一切卻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暗潮涌動。

不要怕自己做事不夠有毅力,不要怕計劃總是完不成,要知道一旦我們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我們就一定不會辜負自己的。

四、

對您來說,如果您的內心燃燒着一顆不甘平庸的火苗,渴望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站上更廣闊的事業舞臺、獲得更高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那麼新的工作的工資待遇、離家遠近、工作生活平衡等等都不會是關鍵問題,爲什麼?

無論反對您跳槽的聲音有多少有多強烈,您都只會用一句話迴應:這是我的決定。

當然,既然決定了,就要做好承擔與之相伴而來的種種代價的心理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

不過,熱情之後需要冷靜,如果您能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職業領域,且經過理性分析之後認爲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可以轉型謀求發展,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這些工作都需要藉助諮詢師使用專業的諮詢工具來幫您發現您內心的真正熱情與渴望、個性特徵、能力長短板,您才能更自信地作出明智的決定。

以上就是我最想對你說的話,願你早日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

                                                          ——徐天坤

曉璃老師的話:

你好,看到徐老師前面如此懇切的分享,我謹站在諮詢師的角度說些客觀但略有些扎心的話,希望你不要介意。

或許,你內心想說但沒有說出來的那段話是這樣的——

“我之所以不敢貿然辭職,因爲以我目前的實力和積累,在市場上是無法拿到如此豐厚報酬的。也就是說,這份報酬和公司或行業紅利有關,並非和我能力相關。所以我心虛啊,我害怕啊......我捨不得好待遇,又擔心這樣下去,自己的競爭力越來越低,萬一公司不行了或者行業出現了變故,到頭來我的職場之路會越來越窄。”

——這,纔是你真正擔心或者焦慮的地方吧。

再說句扎心的話吧,據我的諮詢經驗來看,80%以上的中年危機,就是源於實際競爭力嚴重縮水,與該年齡應有的能力及市場期待值偏差過大,導致“高不成低不就”,這才陷入了職業發展的困境。

要我說,你真的需要儘快做出改變,事不宜遲。

對於您的當前困惑,我的預判是這樣的。

從性質上來看,您正在經歷的困惑煩惱是非常典型的職場發展型問題。

即經過了剛入職時的職場適應期以後,工作能力迅速得到了提高,已經完全能夠勝任當前工作內容,但工作內容重複,缺乏挑戰性,能力缺乏提升的空間,爲此感到焦慮,甚至考慮要不要換一個職位、企業甚至行業發展。

從理論上來講,職場發展型問題往往表現爲工作興趣缺失,其實本質上還是工作能力發展受阻導致的。

既然已經工作了6年,我們就要往前看(而非往後看您當初爲何選擇了這份工作)。

爲此,可以嘗試以下分析思路:

1、這份工作是不是您真正感興趣的?

從您的資料來看,似乎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想必您也很少能夠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吧?

2、這份工作提供的回報(全面報酬)能否滿足您的需求?

從您的描述來看,這份工作爲您提供的行業中上等的待遇應該基本上符合您的需求,這應該也是您遲遲無法下決心離開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是這份工作在工作內容上過於簡單(甚至無所事事),無法滿足您進一步提高能力、實現職業成長的內在需求。

3、如果順着這個思路往下分析,我們就需要逐一探索您的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訴求。

比如,對於工作最看重的是什麼?

薪酬、平臺、見識、挑戰性、能力提升還是穩定性?

您既擅長又喜歡的能力(即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您對工作和事業的穩定興趣和志趣又在哪裏?

另外還要分析您可能的個性特徵、較爲匹配的職業性向和職能崗位,再要考慮您的家庭狀況,比如家庭總體的經濟收支狀況、孩子撫養教育壓力狀況等等,才能做出較爲理性而長遠的職業選擇與判斷。

——這是我根據你有限的文字呈現,給你提供的初步諮詢方案和思路,也希望你不要遲疑,長痛不如短痛,儘早做決定,不論是去是留還是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改變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作者簡介:

徐天坤,高校管理學在職講師,職業生涯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微博認證職場博主,“璃語職美人”長期合作個人發展顧問。

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爲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爲職業規劃領域爲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