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苦苦工作看不到未來”:在常規工作中找到“突圍點”,是成功職場人的必備能力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今天的話題源於一則讀者後臺留言,很有代表性,大意如下——

“曉璃老師,你好,我是一名北漂媽媽,關注你的公衆號兩年多的時間了。我目前在一家大公司做採購,已經第四個年頭了,工作沒有什麼成就感,也看不到未來。但是現在我的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了,我們夫妻倆就把孩子接了過來,這樣的話我就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家庭上。但是工作這邊,我總感覺不滿意,可我又不敢跳槽......我也想學習一些新技能,但又不知從何開始。曉璃老師,你能幫幫我嗎?”

事實上,這則讀者留言很具有代表性: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很多人結了婚生了娃,你我突然發現自己不能和年輕時一樣率性而爲了,要考慮到事業家庭的平衡。

這個時候的你或許想要擼起袖管大幹一場,卻赫然發現,這個時候的職場和你想象中的大不相同——

三十多歲,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如果再不積極尋求突圍,更待何時?!

但是如何突圍,怎麼突圍,纔是真正考驗你我職場生存能力的關鍵所在。

一、

說個真實的故事吧。

林子(化名)找我諮詢的時候恰好也是三十出頭的年紀,按照她原先的設想,本以爲自己三十多歲至少可以做個主管級別的人物,然而一結婚一生娃,這一切好像都變了。

首先,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從懷孕到生娃帶娃,林子至少耗費了三年左右的黃金時光。

結婚前的她曾經單純地以爲,找個好老公過着不錯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可結完婚生完孩子之後,這才發現原來女人的經濟獨立纔是一切,於是她又重回職場,然而要命的是,她感覺自己不論體力還是腦力,好像再也找不回曾經精力充沛的自己了。

其次,她感受到了重出職場的艱辛與不易。

在面試的時候,林子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結婚了嗎?你有孩子了嗎?你打算要二胎嗎?”當一個個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變成了面試時公開的追問,林子深深吸了口涼氣,她覺得對一個三十歲的女人而言,能找份工作真的太不容易了。

最後,職業發展的困惑讓她傷透腦筋。

林子心知肚明,人在職場,混下去的結果終究還是要被淘汰的,如果在未來的幾年不去積累經驗不去提升自己,五年之後將面臨更爲慘烈的生存困境。

對於三十出頭每天從事常規工作的職場人而言,到底要如何才能實現職業突圍呢?

二、

第一個問題,你覺得目前這份工作能否滿足你的職業訴求?

之所以說起這個案例,因爲巧合的是,林子最終應聘上的崗位也是採購。

由於公司規模不大,採購部就她一個人,這份工作做起來並不繁瑣,每天都是些日常工作內容,比如採購的詢價、比價以及和供應商具體的接洽等,工資也還說得過去,關鍵在於公司離家近,能顧家啊。

所以,從目前的職業訴求來看,林子並不需要迅速切換職業軌道。

第二個問題,五年之後你打算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林子遲疑了一下,她覺得自己胸無大志,但還是希望能夠漲漲工資。

你覺得林子的願望是簡單還是不簡單?

其實,她的願望說簡單也不簡單,因爲就單純的漲工資這個目標而言,如果職位無法得以提升,想通過工作年限的增加獲得工資的增加,這個是幾乎不可能的,即便有一點點增長,比起通貨膨脹來說,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不是因爲你的工作年限增長,工資就一定要增長;在職場中,工資的增長往往伴隨着你的崗位職責,最顯而易見的標誌就是職位。

所以,針對林子的漲工資目標,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能夠做到主管或以上的職位。

第三個問題,如何你發現公司的目標職位另有他人並且對方地位穩固,那麼這場努力會白費嗎?

自然不會。

你爲了崗位提升進行的努力,其實已經遠遠超過單純的技能方面了,更有溝通、系統思考以及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個人成長,如果現任主管最後離職了,這個空缺的職位正好是你的有利契機;如果你不願意苦等也不願意通過權謀將主管替換下來,你可以另尋機會向其他企業的中高層職位應聘。

三十多歲,是時候打一場漂亮的突圍戰了,總比渾渾噩噩持續性混吃等死要好的多。

三、

想要完成一場漂亮的職場突圍戰,到底要如何着手呢?

第一步,梳理你的工作內容,看看讓你感到力不從心或者痛苦的點在哪裏。

痛苦往往是命運的溫馨提示,意味着如果你能從這裏突破,將會迎來不可思議的成長。

林子告訴我,她最大的糾結點在於,每次她做的詢價比價工作讓她感覺沒有什麼價值,因爲如果不出意料,老闆往往選擇價格最低的那個報價,然而技術部總反饋說購買的材料不好用,說她工作不到位,她總感覺自己總在受節骨眼的氣。

第二步,繼續深挖,弄清問題背後的實質。

在企業裏,其實很多矛盾都是因爲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對一件事情產生不同的評判標準產生的必然結果。

通俗說來,大家都在“盲人摸象”,只看到了問題的局部,由於意見不統一,往往產生爭執與糾紛。

比如,很多技術崗位的人都有一種“匠氣”,他們出於對職業精益求精的要求,總是希望把事情做的盡善盡美,然而這一點往往和市場角度有所衝突。

而站在市場的角度考慮,並不是所有產品都要追求精益求精的;如果一個企業不能迅速佔領市場先機或者一種產品沒有市場訴求,企業不可能盲目投入。

所以,不妨跳出你目前的崗位看待你現在的問題,是否會有新的發現?

第三步,在目前的工作中,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到位的?如果你是老闆,你覺得目前的崗位還可以做哪些積極的嘗試與努力?

經過分析,林子覺得自己在採購這個職位上有待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比如她感覺自己在和供應商談判的時候總顯得底氣不足,所以每次她都硬着頭皮做這件事,本來一份可以有成就感的工作在她那裏變成了煎熬,她可以從溝通這裏開始改變(當然學習方式有很多,可以看書也可以參加線下的溝通課程等等);另外林子也發現,按照目前的最低價採購習慣,企業未必能真正意義上降低採購成本。

如此一來,林子對自己面臨的工作困境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第四步,要學會用數據說話。

林子告訴我,鑑於老闆的採購習慣(批量採購選擇價格最低的那家),每次有臨時訂單需要零星採購時,批量合作的那家單位生產任務過於飽滿,所以不接受零星採購任務,於是林子每次都不得不找一些臨時合作單位,而這些單位經常趁機擡高價格,林子一算,由於目前公司很多訂單都無法批量生產,這類採購越來越多,由於無法固定長期合作關係,每次公司只能被動接受對方的高價,所以採購這個環節的成本處於很難掌控的局面。

面對這種情況,我建議林子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將公司近一年來此類零星採購的物料名稱、數量、單價、金額以及佔採購總額的百分比做個對比,看下除了低價採購策略之外,可不可以變成組合採購策略(也就是綜合其他情況進行採購決策,選出對企業更有利的供應商),並尋找適當的機會和老闆進行溝通,可以嘗試幾個月,看下新的採購政策是否能從總體降低企業採購成本。

諮詢後的林子按照諮詢建議,給老闆寫了一份詳細的採購工作計劃書,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鼓勵,如今,隨着企業的發展,林子被任命負責公司供應商開發及管理工作,不論是待遇還是職位,都得到了相應的體現。

不知道林子的故事,能否給你帶來一定的啓發呢?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作爲三十多歲的職場人士而言,轉型不是毫無可能,但關鍵在於你是否爲轉型做過積極的努力,你是否積累了必要的轉型資源,畢竟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職業與家庭,另外加上年齡的因素,你不可能再像十年前的自己那樣,做事橫衝直撞意氣用事,而如果你沒有更好的選擇,倒不如面試現實,學會更加系統全面地考慮問題,在現有的工作中找到突破口,來一次漂亮的職場突圍。

“所謂生活的滋味不一定是在你住在高級酒店的一刻,也不一定都是你一覽衆山小的感慨,而是我們乏味似水的時時刻刻。”——朱白。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爲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爲職業規劃領域爲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