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媽媽的艱難抉擇:想賺錢要顧家愛自由,這樣的出路在哪裏?

文|徐天坤、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今天的話題源於一則讀者留言。

A女士提問:

我之前從事了多年會計職業,生二胎後我對做保險經紀人感興趣,認爲時間自由可兼顧家庭,於是應聘了一家保險代理公司,從零做起了保險經紀人,學習了三個月,還沒有業績收入。

老公認爲我放着專業的會計知識不做會計,而去做保險業務,一沒人脈,二沒經驗,沒有收入,不能減輕家庭重擔,他並不支持我。迫於賺錢壓力,我又找了份會計職業,是另一家保險代理公司,薪水不高,事情雜多,周旋於老闆與同事複雜關係中也很痛苦,我也做厭倦了會計工作,感覺無前途。

在現在的這家保險代理公司裏,我是應該繼續做會計呢,還是做回保險經紀業務?我該如何選擇呢?

職業諮詢師徐天坤解答:

A女士您好,以我的經驗來看,您目前遇到的情況是比較典型的職業決策問題,下面我就試着來進行分析:

首先,決策的核心在於目標,職業決策的核心就在於您是否明確了決策的目標?

是爲了立刻賺小錢的現在還是爲了未來賺更多錢的可能?是爲了個人興趣還是爲了現實壓力?

其次,任何決策都必須考慮到當下和未來這個時間維度的問題。

對您來說,就是在分析會計職業和保險經紀職業兩者之間的利弊時,必須既看到當下的狀況,以及對未來的發展演進作出預測。

再次,任何決策都必須明確決策的限制因素,它們往往構成了決策標準。

換言之,爲了實現決策目標,您必須儘量滿足某些約束條件,比如您的學歷、專業、經驗等資質條件、能接受的工作時間、地點、壓力大小等等。

最後,任何的決策都意味着取捨,意味着選擇了一些最想要的價值的同時也必須主動放棄另一些同樣重要的價值。

所謂有舍有得,意思是說您得首先大膽捨棄一些東西,纔可能會得到另一些東西。

當然,任何的決策也同樣意味着不確定性或風險,您必須事先考慮到儘可能多的糟糕情況,並衡量自己能否承擔最爲糟糕的結果。

具體到您的情況來說,我認爲您可以做以下分析:

第一,您目前面臨的是兩個選項:

選項A,您做熟了的能穩定帶來回報的會計工作,但收入低,事務雜,沒前途,您對此已經厭倦了;

選項B,您感興趣,時間相對自由的保險經紀人工作,但至今尚未產生業績收入。

第二,您的決策目標分析:

到底是爲了短期的家庭經濟收入呢,還是考慮更長遠的職業發展和更大經濟回報的可能?

在我看來,會計職業的特點就決定了它的收益是“細水長流”的,快速增加收入的可能性較低。而保險經紀人的職業特點恰恰相反,起步不容易,需要不斷磨練銷售技巧,不斷應對被拒絕的挫折、沉重的業績壓力並能較好地調適心態,能自己克服成長過程中的有形和無形障礙,但未來能力提升以後產生的經濟報酬也會相當可觀,不過會有波動性。

因此,這就需要您結合自身和家庭的各種現實和未來需要,好好地想想這個重要的職業決策想要在未來達到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第三,您的決策限制因素分析:

您的家庭是否迫切需要您做會計帶來的這份或許並不可觀的收入?如果有現實的經濟壓力,有沒有其他辦法(比如嘗試做兼職)來解決暫時性的經濟壓力?

如果您的先生基本能承擔家庭經濟壓力,您在考慮決策目標時,就會有更大的自由度了。

另外兩個決策考慮因素是您的興趣和能力:

您認爲自己對於做保險經紀人感興趣,不過三個月過去了沒有產生業績。對此您需要認真反思:到底是因爲我們的運氣不夠好導致的,還是我能力不夠導致的(不夠努力或者能力提升的方法不對),還是我並不像曾以爲的那樣喜歡這份職業?

做了分析以後,您就可以初步作出判斷了:

如果您認爲是運氣原因,那就不用爲此擔心,因爲運氣不可控;

如果是能力的原因,那就啥也不說了,紮下去提升能力,相信時間會給出回答;

如果是興趣問題,您還要當心是不是受到了負面反饋的干擾,即:您喜歡的這份職業的特點(比如時間自由、可以與人溝通、能帶來成就感等)是不是因爲您暫時沒有做出來業績而被您有意忽略了?如果是這樣,您就更需要再次反覆澄清您是否真的看重這份工作內容裏讓您感興趣的這些特點了。

另外,所謂人脈和經驗其實是一個僞命題,這兩者其實都可以在您付出持續的努力之後自然而然地產生,您需要關注的焦點還應該是如何提升您陌生拜訪潛在客戶、分析客戶真實需求、熟知各類保險產品特性、幫客戶做好匹配、有技巧地引導和說服客戶等業務環節的能力上。

最後,在考慮這個職業決策時,不容忽略的一點可能是:您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是怎樣規劃的?

如果您認爲家庭需要是第一位的,爲此可以犧牲興趣和個人事業,那您也要說服自己,能夠明明白白地做一份哪怕不喜歡、沒前途的工作,內心可以不用承受痛苦的折磨;

如果您志在事業,那麼您應該明智地選擇一個您感興趣且能把握住的優勢能力,以此作爲您的職業生長點,不斷努力讓您的優勢能力發展壯大,枝繁葉茂。

祝您的職業道路順心如意!

曉璃老師想說的話:

在我看來,你之所以猶豫糾結,是因爲這個兩個選項並沒有明顯的好劣標準,或者說,它們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一邊是做了多年依然沒有起色的會計行業,一邊是看似有興趣但前途未卜的保險經紀人。

不知你發現了沒有,這兩個選擇或者這兩份職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看似人人都能做。

但問題在於,越是看起來人人都能做的事情,能把它做好纔是最難的。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很多人錯把做事的衝動當做了能力本身。

你現在之所以對保險經紀心生渴望或嚮往,甚至認爲自己對此感興趣,很可能是因爲:

1、你在會計這個行業沉浸已久,成就感體驗極度匱乏,甚至沒有什麼成就感的體驗;

2、保險經紀對你來說是完全陌生且新鮮的,加上它的工作時間看似自由,不用坐班,對你而言自然感覺不錯;

3、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由於你在原來職業中成就感價值感較低(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會把對美好的職業期許寄託在你涉足未深的保險行業,這也是人之常情。

套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距離產生美”——距離近了,美就漸漸消失了。

放在職業中,同樣如此。

你所認爲的會計行業穩定且工資低,只能說是你的體會和看法,無法代表這個行業的事實真相,事實是,如果你能在這個行業做到專業,你能夠給老闆提供專業的建議和參考,想必工資也好成就感也罷,一定不是今天這般,你也不會想到做保險。

你認爲自己對保險感興趣,更多的是因爲,你現在目光所及的範圍內,滿滿都是這個職業光鮮而看似輕鬆容易的一面,或許在你的認識裏,和人聊聊天似乎並不難,但問題是,這份工作的本質是銷售,銷售必然會存在業績和考覈壓力。

而要真正做好銷售,核心恰恰在於兩點,信任與影響力。

反過來,如果你擁有銷售的核心能力,即,擅長和他人建立信任關係,同時也擁有一定的專業影響力,你在現在的會計工作中,表現自然不會差。

因爲你會深知,真正的職業發力點在哪裏。

放眼望去,會計從業人員比比皆是,但有誰真正精通業務,能夠給老闆提出專業而有建設性的決策參考?

放眼望去,市面上保險品種繁多,保險經紀人比比皆是,又有誰能夠清楚地告訴客戶,每樣保險的優劣勢到底在哪裏?買保險到底會有哪些坑?能夠給客戶提供專業而具有建設性的投資參考?

信任關係建立的核心無非兩點,一是你的專業能力,二是你待人接物的水平。

而影響力的建立和發揮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信任關係的前提下,你還需要在業內做到可圈可點的水平,例如負責過一些項目、取得過拿得出手的業績、發表過專業性的文章或者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等等,讓大家一想到某個領域,就能自然而然想到你。

——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不論是從事會計還是保險,你將無往不勝。

“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着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劉瑜

作者簡介:徐天坤,高校管理學在職講師,職業生涯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微博認證職場博主,“璃語職美人”長期合作個人發展顧問。

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爲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爲職業規劃領域爲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