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灵感枯竭?别卖力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秘钥在这里!

某个寒冷的夜晚,你坐在固定的写字台前,继续尝试写下亟待分享的文字。与以往不同的是:白天,忙碌了一天的你,头脑里依然盘点着白天的事情,根本无法静下情来码字。

眼看着灵感的火光越来越微弱,焦虑的情绪逐渐蔓延。你渴望将文章迅速写完,立即给读者呈上。焦虑的情绪却像剧场的幕布般,将精彩内容全数遮盖。最终,你发现自己根本写不出任何内容,却又丝毫不甘心地坐在桌前继续苦想。

周围依然安静,你试着走进自己的心灵,却无济于事。灵感,久久未曾到来,最终等待而来的,只是你绝望、落寞、困乏的身影。

勤奋和天赋?哪种更重要?勤奋不当,属于蛮干,没有任何进展。倘若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轻松将事情解决,就会看上去很有天赋。

同一件事情,不同方法解决,既不至于如此苦逼,也能收获更多的灵感,使你在创作过程中变得轻松高效。

01:劳逸结合,灵感容易激发而来

在写作过程中,很多人倾向于专注思考。实际上,大脑总是在专注、漫游两种模式中自由切换。如果,大脑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灵感大门也就有可能随之被关闭。

始终紧绷的神经,无法源源不断地产生灵感。有人曾做过类似实验,他让4组人分别构想创意方案。

有的小组允许在构想之前先休息12分钟,有的被要求做简单任务,有的在构思期间被提供了烧脑游戏,最后一组则需要一直构思方案,不允许休息。

最终,要求完成简单任务的那一组,提出了比其它小组高出41%的创意构想,明显获胜。想激活灵感,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不费脑力的简单活动。

如果,你感觉疲惫、困惑、毫无思绪、心情沮丧,不妨果断站起身,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会对激活你的灵感大有帮助。

你可以出去转一圈,打开keep,原地做一段健身操,或者走到窗前眺望优美的风景。

做家务活也是很好的方法,无论是洗碗还是收拾房间,都能使你的大脑暂时停止思考(实际上,潜意识里,它还会继续工作)

如果希望安静,你也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打开绘画本,开始涂鸦;观看一段熟悉的电影;甚至玩一小会儿简单的电脑游戏都可以。这样都能帮助你激发灵感。

02:头脑风暴的创造前提:激发绝思妙想的7个维度。

很多人都知晓头脑风暴是激发灵感的绝妙方法。创作以前,将所有想法罗列出来,无需提前评判筛选。等纸上罗列出越来越多的想法,我们就讲这些想法随意组合,绝妙的点子也就会在组合中浮现出来。

然而,如果没有进行充足的思考,只是照葫芦画瓢回答写问题,也就不可能拥有创新想法。头脑风暴中提出的建议,也会趋向于平庸。

那么,这些想法由何而来?我们可以从7个方向激活各种想法:

方法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个问题。

生活中如果千篇一律就很难有新的想法。在遇到不同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观察。你就会对这件事情有全新的认知。

比如网上出现某个热点话题,你可以站在全局的视角观察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对这个话题进行评论,你就可以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思考观察这个问题对他们的不同影响。再看看细微之处有没有人们忽略掉的某些细节。

通过不同视角观察你在某一实践中就会罗列出各种不同的选题。

方法二:全新的认知是否能为被更多人所用?

每天每时每刻我们常常接受到各种新鲜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很容易成为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既然如此感兴趣,那么这些信息当中是否有许多但是人们感觉到的普遍认识?如果能被更多人所用?我们可以将有用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融入自己的思想之中让它变得更加有用。

然后再将这些,但是人更加有用的内容,记录在纸上,到头脑风暴时通过组合,也将会成为灵感的一部分。

方法三:将内容随意移动,看看它是否会有一些不同?

很多经典的内容是长久不衰的,那么其中肯定有一些内容能引发全人类内心深处的共鸣。

如果,你知道很多这样的内容,你就可以将它们提炼出来进行思考。

比如:《灰姑娘》的故事,很多人都将普通女孩嫁入豪门这个点进行移动。如果你到市面上仔细看,就能发现很多小说、电影都是不同版本的《灰姑娘》

方法四:将毫不相关的物体,相互联系在一起。

有些看上去毫不关联的物体,如果你把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也许就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说头脑风暴是对总体创意的整合,这种方法只是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思考。

比如你在写作过程中不小心拿到了一个非常枯燥单调的选题。不知道如何开始写,就可以尝试将写作内容和其它内容联系在一起,进行写作。

像膝关节损伤,很多人看上去没有任何新意可写。但是有一位优秀记者,却将膝关节损伤和女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一篇最终获奖的专稿。由此可见联想的魔力。

方法五:改变其中的某一部分,结果会怎样?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也许你每天都写一模一样的题材的文章。当有一天感觉枯燥乏味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相似选题或不同文体的文章。

比如你每天都在创造小说。等到灵感枯竭,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写的时候,你可以去尝试写一些心情随笔、散文、读书笔记等等,都是可以的。不需要纠结于一种写作内容。

渐渐地,你也会发现,写作的范围会越来越宽广,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文体。当你重新回来,写自己熟悉的文章的时候,之前阅读、写作面宽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文章有了进步。

无需纠结,勇敢尝试,更多的选择会在前方等着你。

方法六:是否能用它继续创造新事物?

很多题材是可以反复的使用的。如果你阅读了同一位作家的书籍,你就会摸出他的思路。

实际上,很多作家一辈子都在围绕相似的主题在写作。并非很多人想象中那样多变。

试想一下李白、杜甫,他们的诗,内容也大致如此。而史蒂芬.金自己也说过,他创作的主题已经算很多了,也不过区区几种。

你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反复拿来写作的。写作,本就是创造性的活动,围绕同一件事情创作,你也能创造出若干种截然不同的内容。

方法七:想象是创意的摇篮

创意源于想象,想象需要足够的时间,需要一定技巧落实。当一件事情我们知晓,可以在脑中不断盘旋。

在想象中,我们可以将一件偶然事情被无限放大,会对周围人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在新闻中听到某项新技术,我们可以想想这种技术普及以后会对人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想象中我们可以交一些繁琐的事情进行简化。想想如果略过了其中的某个环节会怎么样? 任何奇思妙想都是可以的,然后你就想办法去圆这种想象。

如果你喜欢写小说,你也可以经常想一想,身边的某件事情如果发生了冲突,那么这些人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些冲突?

如果你写的是实用性文章,同样可以依照闭上眼睛想想,这些实用性的方法,当你是一个读者,读完以后,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样的用途?设身处地的观察,你也就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了。

灵感,它是个胆怯而敏感的小家伙。它只会在心情放松的时候,来到你的身旁。放松,才是召唤它来的最加方法。

不过掌握这些技巧,你的心中会有一些底气。等到下次灵感姗姗来迟的时候不妨尝试反复用用这些思考途径,看看是否能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激发创意,还有其他的方法。由于篇幅的原因,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吧。

如果您对关于灵感的问题感兴趣,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会根据留言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写接下来的心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