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高大上的企業都愛OKR?

作者:沈嶺 專偉 Zest Learning

導讀:OKR源自英特爾,在谷歌、Facebook等知名企業發揚光大並助力衆多組織成功轉型、創新並實現指數級增長。本文節選自《培訓》雜誌2017年1月刊,由《培訓》雜誌記者吳逸芳根據專偉Zest Learning首席顧問沈嶺老師的OKR公開課程內容編輯提煉而成,對於全方位瞭解OKR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也是專偉Zest Learning OKR谷歌+英特爾實戰團隊的研究和實踐成果之一。

OKR(Objectives-Key Results 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法)適用於企業高速擴張、面對不確定的業務模式時期,有助於建立公平透明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的自驅力。1954年,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提出了目標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1976年,英特爾爲實現從存儲器到處理器的轉型,創始人兼CEO安迪·格拉夫(Andy Grove)發明了促使員工同步工作重心、統一目標、“上下同欲”的方法——iMBO。之後,英特爾的員工約翰·杜爾(John Doerr)將iMBO引入谷歌並發揚光大,升級爲OKR(Objectives-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法。

用關鍵結果促成遠大目標

在商業模式穩定、業績穩步提升的企業,KPI是員工業績考評的重要工具。但是,很多企業定下了宏大的目標,追求指數級增長,這時,KPI往往會暴露出侷限。而OKR則能夠突破這種侷限,激發員工的主動性與企業發展潛能。

Objectives-目標即一個具體的方向或承諾,鼓勵設置足夠挑戰的目標,以激發出員工的野心和熱情去實現它。

目標不應超過3~4個。好的目標應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通常以年爲期,並且儘量用SMART原則描述、觀察、測量。

Key Results——設置關鍵結果(KR)

關鍵結果即達成目標所需的可預見、可衡量的里程碑,每一個目標的關鍵結果應有3~4個。關鍵結果通常以季度爲期,每一關鍵結果應包括數個具有時間節點的交付物,直至最終完成目標。

設置關鍵結果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助於目標達成,如不能則應及時調整。好的關鍵結果能夠確保目標得到實現,可以描述業務交付結果或個人發展期望。應避免將日常工作寫進關鍵結果,防止出現“寫不寫OKR事情反正都要做”的誤區。

支持增量業務

初創公司,抑或是大型企業的轉型變革,都希望業務能夠從存量市場往增量市場突破,甚至實現指數級的增長。這是一個遠大的目標,相應的,業務模式也必須有所轉變,纔有可能實現目標。甚至有時候,目標或許還不那麼明晰,業務模式更是需要探索。

在這種情況下,設置KPI比較困難,而OKR則更能引導團隊思考,用相對一致的語言設定和調整目標,進行有效的戰略規劃,並與員工清晰溝通,讓大家瞭解公司的戰略變革,調動整體資源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同時,支持創業或者變革的過程中不斷試錯,幫助企業面對不確定性,尋找業務的突破點和創新點,共同實現轉型變革乃至指數級增長的遠大目標。

如OKR的實用情境圖所示,在存量發展的狀況下,且業務模式確定時,KPI無疑是個好選擇;從存量市場往增量市場突破且模式確定時,KPI與OKR結合是比較有效的績效管理方式。而當業務模式不確定時,無論是存量市場還是增量市場,OKR都更適合。

科學制訂OKR

設定OKR時,除標準的流程外,還需要注意以下要點:

適當精確衡量:

鼓勵運用SMART原則衡量OKR的最後結果,而這意味着在一開始,OKR的制訂就得精確。但是這並不需要簽訂任務書,而是通過商談的方式解決,也不是硬性要求,在“摸着石頭過河”的過程中,OKR可以不用拘泥於SMART,而是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在此過程中,領導者在心中應對保底OKR有數,並帶領團隊向着挑戰性OKR努力。

注重溝通:

建議領導者每兩週與團隊成員面談,溝通OKR實施狀況,幫助解決困難、及時調整、聽取員工建議。而在溝通的時候,領導者要注意儘量讓員工思考並表達想法,不要做過多幹預。

與企業使命、願景看齊:

OKR必須與企業的使命、願景、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並寫進OKR表單,以讓每個員工都銘記於心,並以此思考自己真正應該做什麼。這樣,即使公司業務調整較快,OKR也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並且,OKR是由員工主導的,可以根據變化在需要時調整。

不需要目標分解:

OKR不用將目標自上而下分解到每個團隊成員,而是將目標公開,由團隊與成員自己思考,爲了實現目標,我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所做事情的價值與意義,從而制訂自己的OKR。

先試點再推廣:

OKR可以在整個組織中使用,也可以先在團隊中試點,進而推廣到需要的部門。首先應建立起OKR相關的共同語言,必要時還可引進具有實戰經驗的外部專家資源予以指導。此外,要給予員工充分的主動性,如果有成員認爲某項工作對於實現目標十分有好處卻不在OKR裏,也可允許他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去實施。

打造透明且主動的績效文化

OKR不僅是一種適用於企業高速增長、商業模式轉型變革時期的業務和目標管理工具,還有助於激發員工自驅力,建立公開主動的企業文化,並融入績效管理,打造卓越管理流程。

配合人才發掘:

OKR會讓組織考慮招聘更多Y型員工 (有關X、Y理論,請查閱有關MIT-麻省理工知名學者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研究成果),也是發現高潛人才的參考工具。員工若能做到OKR的制訂與組織目標協調一致,具有一定的組織影響力,並經常能夠完成自己的OKR,就必定是真正的高潛人才。

重視基層員工:

按照“公司-團隊-個人”的順序制定OKR時,OKR的目標由領導層與員工共同商討而來,鼓勵各級OKR都對員工公開,激勵員工自己發掘有價值的工作內容,創造一個使人得以發揮才能的工作環境。

在這種環境下,員工承擔更多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和自主權,甚至可以參與決策和管理;領導者的主要職能則是定期、相對高頻地指導和服務,鼓勵放手讓員工去思考、去嘗試,60%的目標和關鍵結果可以根據基層的建議修改或調整。

帶動團隊有效溝通:

OKR提供了一個結構性的方法,專注於整個公司的短期、長期目標與可交付的結果;便於部門、團隊之間的協調統一,不同部門坐下來討論彼此團隊和公司的OKR,互相瞭解對方的工作內容,資源也能因此得以集中,避免衝突、浪費;通過溝通、評估和調整,確保實踐關鍵結果能夠達成目標。

與績效管理軟性銜接:

OKR不是績效管理工具,而是通過業務目標的管理,思考如何將目標落地,重在目標設置與過程管理,之後再與績效管理掛鉤。

績效管理≠績效考覈

現今,很多所謂的績效管理還停留在考覈階段,只看結果,不問過程,通過對結果的考評,評判員工的表現,或者據此將員工分級甚至作爲淘汰的標準。結果,員工通常疲於完成考覈指標,很少在不考覈的地方花費精力。而績效管理在注重結果的同時也關注過程,鼓勵員工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各級OKR,做一切真正有助於組織發展的工作。

融入績效管理:

OKR能夠輕巧地將績效管理日常化,與招聘等其他模塊相配合。OKR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用於考覈,納入績效體系,並與薪酬掛鉤,但絕不是績效考覈的唯一指標。在實施OKR的過程中,也可從績效體系的設置上進行引導,確保OKR的實施受到重視。

建設卓越領導力:

管理者應在所做的事情上追求卓越,建設具有高度生產力、積極上進的員工隊伍,着重建立兼顧的上下級關係。OKR可以幫助管理者建立完整的計劃流程,鼓勵主動性與抓住重點,提倡將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並通過管理者與團隊成員持續與定期地溝通,實現團隊氛圍提升與領導力發展,確保目標實現,共同打造卓越管理流程。

注:專偉Zest Learning 的OKR實戰團隊由來自谷歌+英特爾背景的資深顧問組成,在OKR的研究、導入與輔導領域已耕耘數年並已爲衆多知名企業如諾亞財富、微盟、九言科技、360(花椒直播)、新奧研究院、中航國際、中智關愛通、用友雲、玫琳凱、歡聚時代(YY)、多益網絡、獵豹移動、騰訊(投資企業)、經緯創投(投資企業)等知名企業提供OKR相關導入和輔導服務

注:本文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責任。如需轉載,請聯絡發佈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