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和編程一樣,也是一門藝術系列1(最佳的溝通態度)

      生活、學習、工作離不開溝通,在目前更加註重團隊合作的時代,溝通顯得更加重要,讓溝通上升到藝術的層次,筆者在此分享一直以來所學到的關於溝通的心得、體會,希望對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所幫助和啓發。

1  最佳的溝通態度

1.1  要明白自己的溝通方向

       溝通有三個方向:

     (1)對上:長輩、上司、領導

     (2)平行:同事、同學、朋友、兄弟姐妹

     (3)對下:後輩、下屬

       溝通首先明白自己是哪個方向,對於不同的溝通方向,我們要採取不用的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下面的文章中,會一一和大家分享。

1.2  溝通要讓別人有心理準備

       溝通一定有目的,但是不能赤裸裸地說出自己的目的,一般人不敢直說“我今天找你幾個目的”,有些話在心裏面不能講出來,做人不是只要有誠意就可以直話直說,這種開門見山的做法往往很魯莽,沒有心理準備的人,一下子接受不了,比較容易傷害到人。

1.3  對待電話的溝通

      電話溝通更加要小心,因爲完全不知道對方的情況(所處什麼環境、周圍存在哪些人等),打電話的時候要注意說話內容,抓住重點。

1.4  關於私隱

       不要隨便問別人私隱的問題,以免對方給你難堪。比如工資、婚姻情況等,一般人都不願意講,我們別輕易問這些東西,或者公衆場合談論別人這些問題,很多人自以爲和對方熟悉,就經常在QQ羣談論這些東西,其實當事人是不願意公開的,但是礙於情面不出聲,傷害別人的往往是以爲和對方關係好,而放肆了自己。

1.5  溝通過程

        溝通需要慎始善終,三思而後行,在溝通的過程中,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只聽對方說話的內容,分析話裏面的道理,不要太在乎他的語氣等,能夠確保溝通的質量。人一旦沒面子就會生氣,生氣就會變得蠻不講理,一旦蠻不講理,再正確也沒有用,所以要穩定對方情緒情況下溝通。

1.6  不要採取二分法

       要明白別人的話裏話,好就是不好,沒事就是有事,不會就是會,不要就是要,辛苦就是不辛苦。比如,你和你的下屬說,你們辛苦了,即使很辛苦,他們一般都會說不辛苦,心理也會願意幹,當你破口大罵他們說這點事情都說辛苦,他們心理會說“不辛苦你來”,並且消極怠工。

1.7 溝通原則

       溝通不能夠欺騙,也不要說實在話,說穩當話,直話直說一般效果最差。溝通要懂得投石問路,別打草驚蛇,話不投機不是溝通的時候,就算對方心情好,也不要隨便。舉個例子,A要和B進行比較久的深入溝通,A在路上遇到了B,A問B,“吃飯沒有?近來可好?”,A的這句話就是石頭,問的是B的心情,如果B回答“哪有你這麼好命啊,這麼早有飯吃”,證明B心情不好,不適宜溝通,如果B回答“剛吃,還過得去拉,你近來好像混得不錯嘛”,證明B心情還可以,可以進一步溝通,A就說,“那我們一起走走,聊兩句”。於是A和B一聊聊了三個小時。如果A一開口就說“我要和你聊兩三個小時”,早就把人嚇跑了,這就是打草驚蛇。

1.8  銷售的溝通

       做銷售的要知道,顧客很希望買東西,但是不希望被打擾,當我們去買東西的時候,老是有個銷售員在旁邊,我們本來想買的東西,最後可能都不想要了,這是什麼道理,在以後的文章會進一步分析。

1.9 成功的溝通

    溝通要知己知彼,隨機應變。

    參考案例:

    (1)孔明哭周瑜

       當年周瑜被孔明氣死後,孔明要過來東吳弔喪,但是當時東吳的人都認爲是孔明害死周瑜,都想殺了孔明,但是如果孔明不過來弔喪,這個結就解不開,影響聯盟抗曹的大計,對於孔明來說,這是必要的溝通。

       孔明非常聰明,什麼解釋客套的話都不說,還沒下船就開始哭,一邊哭一邊拿出畫的周瑜的像,還一邊吟唱自編的弔喪的詩詞,一直哭到周瑜的靈位,最後哭到想撞頭,全場最傷心的結果是孔明,大家還攔着他不要他撞頭,最後大家都覺得孔明不是那種人,也許周瑜的死跟他關係也不會很大,成功的溝通!

    (2)劉備甩阿斗

        當年劉備逃難的時候,把兒子阿斗丟了,趙子龍單騎救主,把阿斗抱回了劉備的身邊,劉備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把兒子往地上一丟,因爲劉備的手臂很長,過膝蓋(手過膝蓋帝皇相),所以高度也不會太高,緊接着說了一非常重要的話句話“爲了你一個小孩,差點害我損失了一名大將”,此話不是單單說給趙雲聽的,是說給在場所有人聽的,在場所有的人心理都會想,以後你劉家有什麼事,我們都會拼死相隨。

        如果劉備換一種方式,直接對趙雲說謝謝,或者按照西方的工作導向,先關心阿斗有沒有受傷,所有人都會心裏都會涼涼的。

        一言可興邦,一言可喪邦,特別管理者,領導人。

1.10 溝通的平衡

     當管理者,不能一直打氣,也不能一直泄氣。這邊泄氣,那邊加強。

     先要求自己,穩定自己情緒,再想辦法穩定對方情緒,再進行溝通,叫事緩則遠。

     急事緩辦,把事情辦好的同時,也要對方情緒穩定。

1.11 管理者的溝通    

       居上位的人不要隨便發佈命令、政策,讓其他人先說,自己還有機會改。不然自己改了就朝令夕改,不改就剛愎自用。

       做錯事,基層道歉結尾,幹部請客結尾,高層罵人結尾。高層經常當衆道歉以後很難做人。所以我們看到高層發脾氣的時候,他多半是道歉了,要懂得見好就收。

 

 

推薦文章:

溝通和編程一樣,也是一門藝術系列2(溝通前應該有的心理準備)

http://blog.csdn.net/minidrupal/article/details/38962483

Author: Piano
Introduction: 師

Sign: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發佈了6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5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