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联通iPhone策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在上篇“联通版iPhone依然风韵犹存”中,我分析了一下联通版iPhone的优缺点及前景,本篇接着分析联通搞iPhone的战略意图以及应对办法。
  
  一、iPhone不可能给联通带来利润
  在最理想状态下,假设联通iPhone 500万的销售目标全部完成,且假定用户ARPU达到150元,那么iPhone一年可以给联通带来90亿元收入。
  90亿元,在非运营商人士看来,已经是不菲的一笔收入。但是,对于年收入近1600亿的联通来说,这只是很小一笔收入,估计都不可能有利润。
  没在运营商呆过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运营商成本之高。做个比喻:同样捡一颗芝麻,对于蚂蚁来说是不错的收获,但对于大象来说是得不偿失。
  其实,运营商盈利的秘诀只有一个:规模效应,运营商搞小众业务基本都是赔钱,而iPhone就是一个小众产品。
  运营商做终端补贴的潜在成本非常之高。无论是营销和服务的成本,还是中间的损耗,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说这次联通与iPhone的合作避免了流量分成,但是国内用户的ARPU水平要比国外低的太多,盈利很难。
  我相信,若严格搞财务核算,联通搞iPhone肯定是赔钱的,区别只是赔多赔少的问题而已。
  关于这一点,看看海外运营商跟iPhone的合作结果就知道了。最后真正赚大钱的都是苹果,合作运营商的利润率都会下跌。
  
  二、联通iPhone的战略意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但是,iPhone对于联通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
  3G发牌中,国家把最好的一张牌给了联通,把最差的牌给了移动。联通拿到的WCDMA,不仅技术最为成熟,而且产业链更是无比强大,终端非常的丰富。
  拿到好牌后,联通并没有大肆进攻,反而颇有偃旗息鼓的味道。当然,WCDMA网络的建设、服务和资费改进、人员的融合,却是一刻不停。
  显然,联通高层吸取了CDMA的教训,明白“心急吃不下热豆腐”的道理。为了真正用好WCDMA这张牌,为了让WCDMA一炮打响、形成真正的口碑效应,联通没有借机大力发展用户,反而是通过资费门槛限制用户规模。
  联通这一切,可能都是为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WCDMA终端虽然丰富,但如果没有一个核心,也难以发挥出真正的影响力。所以联通找到iPhone,可能是期待iPhone扮演WCDMA终端的“统帅”角色,期待通过iPhone的示范效应来凸显WCDMA的优越性,从而吸引潜伏在移动网络中的上千万WCDMA水货机用户前来投奔。
  对于联通来说,iPhone只是“统帅”和“旗手”,但却不是进攻的主力,真正的主力还是其他众多的WCDMA终端。
  所以,移动千万不能只防着中高端用户被联通iPhone所勾引,而忽略了广大普通的爱好手机上网的用户,否则就是中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三、中国移动应该如何应对
  联通W网建设进度很快,一年时间已经覆盖了几百个城市。但是,超快进度的背后必然会有不少潜在隐患,何况联通W网所用频段也是高端频段,室内覆盖问题必然同样显著。
  所以,我判断:联通WCDMA真正爆发还需一年时间。
  这一年,将是留给中国移动最后的战略缓冲期,必须好好利用。
  为此,我有以下建议:
  1、全面强化和武装OPhone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联通WCDMA终端的优势还是得用终端来应对。
  中国移动TD最大劣势不是网络,而是终端,所以移动投入巨大精力搞OMS操作系统,搞oPhone,为的就是对抗对手的终端优势。
  为了突出oPhone的特点,建议oPhone全面捆绑CMMB和WAPI。另外建议对于中高端客户和手机上网爱好者全面赠送RF-SIM以支持手机支付,以此打造移动特色。
  目前,中国移动WLAN热点建设了不少,但因为采取了收费策略,使用率实在太低。我认为,WLAN的收费策略白白浪费了资源,必然失败,不如改成全面免费。具体实施可以可以改成:每消费XX元就赠送一个小时上网时长,并可累计使用,最多累计N个小时。
  免费WLAN不仅可以削弱WCDMA终端很多支持WiFi的优势,而且这一招可以同时应对电信的天翼计划,使其这一招落到空处。
  
  2、MM,你大胆地往前走
  对于用户来说,3G与2G最大的区别其实不是上网速度,而是应用丰富程度。
  所以,目前三家运营商都在搞应用商场,移动的Mobile Market(简称MM)、电信的天翼空间、联通的WO Store。
  MM在8月17日正式发布,目前还是相当的差强人意,必须加快前进的步伐。
  
  3、确保用户手机上网的体验
  3G大战中,TD最近两年还难堪大用,移动实质是用2G来对抗别人的3G。
  无论是EDGE,还是TD,带宽都极其有限。但是,今年移动却大搞鸡肋般的上网卡、上网本,使得本已拥挤的带宽更加拥挤。而无论是搞按时长计费的呼声,还是大搞WLAN的建议,无非都是这种思路的延续。这说明,很多人还真把鸡肋当牛排了,这样做其实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然,这个策略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其最大好处就是吸引对手也大力发展上网卡,加速对手带宽的消耗和浪费。
  上网卡市场是个鸡肋市场,手机上网才是真正金矿。为了获得这个金矿,就必须保证用户的手机上网体验,就不能发展这些超级消耗带宽的业务。
  现在的EDGE已经出现显著拥塞现象,而EDGE网络估计还要坚持战斗很多年,所以建议尽快将EDGE全面升级到EDGE+,这样达到1Mbps以后,手机上网用户的体验会好很多。
  
  4、尽快调整手机上网资费
  关于手机上网资费存在的问题,我从去年就开始分析和批判,写过很多相关博文。
  前一阵子,也听说集团在讨论调整手机上网资费,但直到目前都没有看到任何实际举措,颇为失望。
  调整那些本已极不合理的资费,确实在短期内会影响一些收入,影响一些KPI。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是不能尽快采取措施,失去的将是整个未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