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考:看清複雜—何謂系統基模(System Archietype)

幾十年前,當時Intel還是一家剛剛創業的小公司,生產一些微處理器的芯片,當時的廠房還是很小的一間工廠,外面都還是一望無垠的稻田,他們的顧問Jay Forrester教授正是系統思考的創始人也是專家,當時看了他們業務發展的軌跡後,建議他們立刻把外面那一大片稻田買下來,大家問他也不說理由,但一年之後,當時買下來那一大片稻田,已經全部蓋成了工廠,全部滿載忙碌地生產着芯片,當時若不是提前購地建廠,估計今日的Intel不會成長得那麼順利。

當時Forrester教授睿智的遠見,看來像是長者的智能,其實是一種系統動態變化的規律,這樣的規律在各行各業或社會甚至是生態系統都是一樣的規律,經過許多專家數十年的研究歸納,發覺可以把規律找出來,並且用一套新的工具加以闡述並傳承給後進的管理者,這套具有許多前人智慧及專家研究心得的工具,終於問世了,叫做系統基模(SystemArchietype),也就是動態系統的基本規律模型,當年Intel所遭遇到的系統基模之一,就是 成長與投資不足,當業務在快速成長時,往往總是會遭遇到投資不足的窘境。

系統基模目前歸納出來,大概有8~9種,如果管理者能善用這些基模,甚至用這些基模來思考複雜的業務及組織議題,將有機會加速我們面對複雜問題的能力,許多困惑也會在我們逐步掌握工具精隨的同時迎刃而解,後面將會介紹四個最常用的系統基模—飲鴆止渴、捨本逐末、富者越富、成長上限,方便大家的實務應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發現業務上某個崗位缺少員工,而且該業務正在快速成長時,就會想要透過同行挖角的方式,快速補足員工缺口,而忽略了員工應該要找有潛力的年輕人來加以培養(需要時間),雖然短期可以暫時把人力缺口給補足,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這些從同行挖來的人穩定性並不好,不但容易被人再挖走,還會帶了一批人離開,結果會進一步讓人力短缺的問題更加嚴重,這個故事其實在很多公司都在上演着相同的劇目,其背後的規律就是所謂的飲鴆止渴。
系統思考:看清複雜—何謂系統基模(System Archietype)

飲正止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