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閱讀術》讀書筆記

日本的一個哥們寫的書,槓桿系列的,關於怎麼閱讀商業書籍的,本人覺得也適用於讀技術書籍,所以自己總結下。

 

1、讀書是一種投資,而且沒有比這個收益更大的投資。

 

       爲什麼這麼說? 讀書是一種自我投資,想比金融產品有更快的產出,而且風險下。

 

       讀書這種自我投資你看完了,就立刻見效果了,而不像別的金融產品那樣,還得等一段時間,還要耗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在上面。

 

2、多讀書,多練習,多實踐。從而能夠達到持續累積的效果,自己要不斷“內化”,使個人的隱性資產增加,而且能夠達到直覺反應般靈活運用。

 

3、讀書的方法: 1)設定時間限制。比如你規定自己一個星期內讀完一本書。

 

                                2)懂得捨棄,並不是書中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你,有些部分是作者爲了拼湊字數而已,要懂得鑑別。

 

                                3)讀書的前言和目錄,基本上對書的大體內容有個瞭解。

 

                                4)讀書的時候,要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去讀,尤其是經驗類的書籍。比如,如果換作我,我該怎麼做。

 

                                5)不要愛惜書,書是你作爲投資的東西,所以不要吝惜,在需要的地方劃線,折角。

 

                                6)原理類的書,可以多讀幾遍。經驗類的書籍,讀一遍,然後記筆記,總結,對比,實踐。

 

                                7)讀過好書,分享給別人,這樣能產生共鳴,而且能夠加深自己的理解。

 

4、人與人的差別不大,只是做與不做的區別。在大家都不讀書的情況下,你能夠靠讀書脫穎而出,這不是很好的機會嗎?

 

5、不要說沒有時間讀書。正是因爲你總不讀書,所以你沒有知識方面的積累,所以在你遇見問題的時候,不曉得怎麼處理,纔會耽誤更多的

時間。

 

      優秀的人,都會一直讀書。在他們還沒成功的時候,就一直養成了讀書的習慣,等遇見機會成功以後,也是因爲一直讀書,才一直保持着優秀的狀態。

 

      所以我們要從現在起,養成多讀書的習慣,向良性的好的循環發展。

 

6、選書的方法.

 

      1)首先選定一個主題,然後去買五本相關主題的書,讀了至少五本以後,你就會形成自己的觀點。

 

      2)要利用網絡書店的優勢,可以篩選主題,可以查看書評,一定要選質量品質好的,不然的話,投資就有風險了。

 

      3)實體書店可以瞭解書的內容,可以翻閱下,不過要浪費時間,所以網絡書店和實體書店的選擇比例在7比3吧。

 

      4)從業界的牛人,身邊的牛人那裏瞭解下,那些書籍是經典的,然後自己買來,蹂躪,踐踏,徹底喫透。

 

7、摘錄 羅伯特.清崎 的一段名言:

 

      人生最有害的詞彙是“明天”,用這詞彙最多的是窮人,不成功的人,不健康的人。他們常說“明天開始減肥和運動”,“明天讀書”等。

 

      我從未看過明天。在我身上只有今天。今天是勝利者的詞彙,明天是失敗者的詞彙。

 

8、本書最最核心的部分,讀書的流程:

 

      1)讀書的目的要明確,要有個明確的主題,比如你要學習Java的多線程,確定那該讀,哪該捨棄。

 

      2)設定時間限制,比如你要一個星期把這本書讀完。

 

      3)瀏覽書的內容,查看“前言”, “目錄”,“後記”等,對整本書有個輪廓。

 

      4)開始讀書。分清輕重緩急,重要的部分多讀,其他的地方抓重點,劃線,折角等。

 

      5)最重要的事情是讀完了,要整理讀書筆記,一個星期一次就可。把自己認爲是重點的地方整理到電腦,然後編排下,打印出來。

 

      6)總結,實踐,內化。經常翻看讀書筆記,多在實踐中運用,高手的境界,就是遇見問題,頭腦中立刻出現解決問題的方案,

 

             我們通過讀書,也能像專家那樣,就像生理的直覺反應那樣靈活運用。

 

      7)重複第一步,加快閱讀速度,持續領先,一直保持一流的水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