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個合格的記者就是知道自己只是個記者

我曾在網上被人啓蒙過。那時我才二十郎當,喜歡泡論壇。有一次,論壇上有一篇自稱是某記者寫的報道。該記者採訪一個日本政界退休的老人,問及侵華戰爭問題,對方的回答會讓中國人覺得很混賬,怎麼個混賬回答我已經忘了,總之有美化侵略戰爭的意思。那個記者寫

原创 大隱於市,自欺欺人!

文/常書遠這兩天聽了一位叫王東嶽學者的音頻講座,有些收穫。他從生物學的角度論文化,說世界上所有的動物萬古以來都是半飽半飢生存下來的,人類也是。所以生理機能是爲半飽半飢而設計的,人只有半飽半飢才能保持身體機能的平衡。自從人類吃飽以後,疾病比過

原创 不認命的,除了哪吒還有龍王。可敬的卻是“認命”的敖丙!

《哪吒之魔童降世》將一個原本殘酷、扭曲、深邃且不無危險的古代神話改編成了親子關係、成長勵志的現代人生寓言。故對它的評價也就不拘泥於原著,僅從其現代寓言切入。《哪吒》的動畫製作體現出國產動畫近年來步入了高水準,但是思想表達上仍顯笨拙。價值觀雖

原创 經驗主義狂想·棲息

六月,毒陽又至年復一年他的蒼白如紙一頁又一頁紙裏裹着休克的青春曾絆倒於少年時一個埋伏的韻腳從此長眠的囈語有時他甚至懷疑自己會不會死因他不曾死過悲夫!隨之而來的自嘲他恨自己只是棲息於大地的器物當如是問:憑何相信你會順利活到下一秒?因爲你也從來

原创 所謂無力

所謂無力就是拉得開弓,卻射不出箭是蓄勢太久而懷疑待發之意義的一矢反詰或如水中隨手一抓都是水卻什麼都抓不住是我明明可以回答你,卻選擇沉默化爲心裏一聲長長的嘆息甚至這嘆息也沒有一個有力的解釋無力就是我有一腔熱血卻忽然凝固是無水的幹鍋好像在兀自沸

原创 【詩學札記10】有限與全能的二位一體:詩歌中的視角問題

自現代小說興起以降,敘事視角便不再囿於傳統的“全能視角”或者說“上帝視角”,“有限的敘述視角”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發現,當敘述視角固定在各種有限的角度,同一件事情便能產生新意,甚至產生不同的事實。但就視角的有限性這一點,詩歌卻可以說是先驅。

原创 爲什麼如今喜歡《簡·愛》的女性讀者不如喜歡《傲慢與偏見》的多?

文/常書遠  《簡·愛》與《傲慢與偏見》,分別爲兩位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與簡·奧斯丁的代表作,自譯介到中國後,常爲喜愛外國名著的女性讀者所樂道。記得近年曾看到過一個文學名著投票活動,《傲慢與偏見》的票數大大超過了《簡·愛》,雖然這種局部

原创 實驗小說:《張華沒有死》

暗黑集之五文/常書遠  自從我遷居到懷這個小城,我就力圖過着一種與外界無關的生活。我的寓所是一間平房,坐落在城西一塊小樹林旁邊,小樹林裏主要是杉樹,是我無事休閒時的處所。這種僻靜的居住環境符合我閉塞的生活追求,而依然選擇生活在城市,說明我對

原创 詩學札記7:詩歌中的戲劇化是怎樣產生的

關鍵詞:主觀、客觀、第二自我、行動、內心獨白  戲劇性與戲劇化應該是兩個概念。  戲劇由情節和衝突構成,有一個主觀行動,或意志、慾望來驅動情節發展,行動有其對立面。  可見,戲劇裏面有兩個核心要素:主觀性和行動化。  這裏不討論有故事情節的

原创 詩學札記9:敘述是語言的自述,事件是主體的事件

一 、外部事件被過濾爲“內部事件”  詩歌主要不是用來敘事,但語言都是敘述的。因爲語言是線性的,秩序井然,即使是並列的意象,當它們被說出,就有了先後。一首詩不過是一個複雜的長句。  而且,敘述仍然與“事”有關。因爲所有的事件都可看成主體的事

原创 詩學札記6:我是這樣理解反諷的

  反諷就是在陳述的過程中實現了對陳述的否定——這是我對反諷的本質的理解。  布魯斯克對反諷的定義是:語境對一個陳述語的明顯的歪曲。  我覺得我的定義更通俗易懂,大概因爲我偏重操作性,但也不排除侷限的可能。在陳述的過程中實現了對陳述的否定,

原创 詩學札記8:意境產生的原因:道在物中

  詩歌中有一個東西是中國獨有的美學概念,以至一些現代西方詩人也要從中取經,謂之“東方情調”。這個東西就是“意境”。意境在中國的美學範疇中不獨文學作品,還包括繪畫及園林景觀等空間藝術。中國古人寫詩,尤重意境。  意境是難以言傳的。因爲不是可

原创 她說:梅花真勇敢!於是那夜,我們親臨話語現場……

  那一夜的話都交給滿天星斗了,唯憶她說:梅花真勇敢!而那個傍晚是屬於秋天的。  羣鳥撲哧掠過頭頂,飛回湖心小島上的密林中歇息。我們卻攀上夜幕,高臺四下無人,與萬家燈火齊相瞭望。她說:梅花真勇敢!  此話過於樸實無奇,卻成爲我對那夜話語最深

原创 孩子的性覺醒都是拜成人所賜(仇恨小孩的情緒正在悄然醞釀)

安徽省臨泉縣一名年僅7歲的小男孩被女體育老師毆打,原因是在玩耍中觸摸了女老師的胸部,被女老師視爲非禮,而遭到扇臉、腳剁、腳踹等兇狠施暴行爲。儘管校方對涉事女教師張某做出了通報批評,張某也寫下檢查,但在網民的評論中卻分爲兩端。粗粗刷了下評論,

原创 金庸小說是怎樣化平庸爲神奇的

“金庸”二字正是其小說意義的詮釋  金庸去世了,但並不如他自己說的“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相反,去得很熱鬧。短短一天不到,朋友圈、互聯網刷屏,兩岸三地各個階層齊悼念,連國臺辦都發了言,稱兩岸同胞紀念他責無旁貸,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一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