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30日作業

項目成本管理重點梳理

項目成本管理的概念:項目成本管理是項目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爲了保證完成項目所花費的實際成本不超過其預算成本而展開的項目成本估算、項目預算編制和項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行爲。

其中

成本估算是編制一個爲完成項目各活動所需要的資源成本的近似估算(業主/甲方做)

成本預算是將總的成本估算分配到各項活動或工作包上,來建立一個成本的基線。(集成商/乙方做)

成本控制是控制項目預算的並更(甲方、乙方和監理方都參與做)。

成本失控的原因:

成本估算工作和成本預算工作不夠準確細緻。

許多項目在進行成本估算和成本預算及制定項目成本控制方法上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可行。

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爲項目具有創新性,因此自然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將有太多變量和變數太大,實際成本超出預算成本也在所難免,理所當然。

 

成本估算的概念:成本估算是指對完成項目各項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資源的成本做出近似的估算。

項目成本估算和項目造價的聯繫和區別:項目造價=項目成本+盈利。

編制項目成本估算需要進行三個主要步驟:1、識別並分析項目成本的構成科目,2根據已識別的項目成本構成科目,估算每一成本科目的成本大小,3、分析成本估算結果,找出各種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協調各種成本之間的比例關係。

成本估算會隨着項目的進展而不斷的清晰和準確

成本估算的輸入:

1、     企業環境因素

2、     組織過程資產

3、     項目範圍說明書

4、     工作分解機構(WBS

5、     WBS字典

6、     項目管理計劃,包含進度管理計劃、員工管理計劃和風險事件。

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術*****

1、    類比估算法

類比估算法又稱“自上而下估算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操作步驟是:首先,項目的上層管理人員收集以往類似項目的有關歷史資料;其次,會同有關成本專家對當前項目的總成本進行估算;再次,將估算結果按照項目工作分解結構圖的層次傳遞給相鄰的下一層管理人員,在此基礎上,他們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和活動的成本進行估計;最後,繼續向下一層管理人員傳遞他們的估計信息,直至項目基層人員。

優點:簡單易行,花費少;

侷限性:準確性比較差。

2、    確定資源費率

估算單價的個人和準備資源的小組必須清楚瞭解資源的單價,然後對項目活動進行估計。

3、    自下而上的成本估算

自下而上法也叫工料清單法。這種成本估算方法是利用項目工作分解結構圖,先由基層管理人員計算出每個工作單元的生產成本,再將各個工作單元的生產成本自下而上逐級累加,彙報給項目的高層管理者,最後由高層管理者彙總得出項目的總成本。

優點:詳細,準確

缺點:耗時間,耗經費

4、    項目管理軟件

輸入相關數據或者成本函數,可以方便快捷得到項目成本的估算結果。

5、    賣方投標分析

用於競標項目

6、    準備金分析

由項目經理自由使用的估算費用,用來處理預期但不確定的事件,這些事件被稱爲“已知的未知事件”,是項目範圍和成本基準的一部分。

7、    質量成本

成本估算必須考慮的因素。

 

成本估算的輸出:

1、     項目成本估算結果

2、     相關支持性細節文件和結果

3、     請求的變更

4、     成本管理計劃(更新)

 

成本預算的概念:項目成本預算是進行項目成本控制的基礎,它是將項目的成本估算分配到項目的各項具體工作上,以確定項目各項工作和活動的成本定額,制定項目成本的控制標準,規定項目意外成本的劃分與使用規則的一項項目管理工作。

項目成本預算的三大作用:

1、     項目成本預算是按計劃分配項目資源的活動,以保證各項項目工作能夠及時獲得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2、     項目成本預算同時也是一種控制機制。

成本預算的輸入

1、     項目範圍說明書

2、     工作分解結構

3、     WBS字典

4、     活動成本估算

5、     活動成本估算的支持性細節

6、     項目進度計劃

成本預算的工具和技術*****

使用的工具包括:

1、     成本總計

2、     管理儲備(與準備金不同,屬“未知的未知”,項目經理在使用之前必須得到批准)

3、     參數模型

4、     支出的合理化原則

成本預算的步驟:

1、     分攤項目總成本到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的各個工作包中,爲每一個工作包建立總預算成本,在將所有工作包的預算成本額加總時,結果不能超過項目的總預算成本。

2、     將每個工作包分配得到的成本再二次分配到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項活動上。

3、     確定各項成本預算支出的時間計劃以及每一時間點對應的累計預算成本(截止到該時間點的每期預算成本額的加總),制定出項目成本預算計劃。

成本預算的輸出:

1、     成本基準計劃

2、     項目資金需求

3、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4、     請求的變更

 

成本控制的概念:項目成本控制是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進行對比、檢查、監督、引導和糾正。

項目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

1、     識別可能引起項目成本基準計劃發生變動的因素,並對這些因素施加影響,以保證該變化朝着有利的方向發展。

2、     以工作包爲單位,監督成本的實施情況,發現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之間的偏差,查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做好實際成本的分析評估工作。

3、     對發生成本偏差的工作包實施管理,有針對性的採取糾正措施,必要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成本基準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同時要確保所有的相關變更都準確的記錄在成本基準計劃中。

4、     將覈准的成本變更和調整後的成本基準計劃通知項目的相關人員。

5、     防止不正確的、不合適的或未授權的項目變動所發生的費用被列入項目成本預算。

6、     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應該與項目範圍變更、進度計劃變更、質量控制等緊密結合,防止因單純控制成本而引起項目範圍、進度和質量方面的問題,甚至出現無法接受的風險。

成本控制的輸入:

1、     成本基準

2、     項目的資金需求

3、     成本績效報告

4、     工作績效信息

5、     批准的變更申請

6、     項目管理計劃

成本控制的工具和技術:

1、     成本變更控制系統

主要通過建立項目成本變更控制體系,對項目成本進行控制,包括三部分:成本變更申請、批准成本變更申請和變更項目成本預算。變更申請可以甲、乙方或者其他項目干係人提出。,有甲方/客戶決定是否批准。

2、     績效測量

3、     預測技術

4、     項目績效評估

5、     項目管理軟件

6、     偏差管理

成本控制的輸出:

1、     成本估算(更新)

2、     成本基線(更新)

3、     績效衡量

4、     預測完工

5、     請求的變更

6、     建議的糾正措施

7、     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8、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項目質量管理重點梳理

項目質量的定義:ISO9000的定義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需求的程度。

項目質量管理主要包括質量規劃、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等三個過程。

質量計劃——確定適合於項目的質量標準並決定如何滿足這些標準。

質量保證——用於有計劃、系統的質量活動(例如審計或同行審查),確保項目中的所有必須過程滿足項目干係人的期望。

質量控制——監控具體項目結果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制定有效方案,以消除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

項目質量管理不但對該項目本身的交付物進行質量管理還針對項目管理過程本身。

質量規劃

不在項目啓動過程中,而在項目計劃過程中。

質量規劃的輸入:(*****

1、     項目章程

2、     項目管理計劃

3、     項目範圍說明書

4、     組織過程資產

5、     環境和組織因素

質量規劃的工具和技術(*****

1、     成本/效益分析

2、     基準分析

3、     實驗設計

4、     質量成本

質量規劃的輸出

1、     質量管理計劃(是整個項目管理計劃的一部分)

2、     質量度量指標

3、     質量檢查單

4、     過程改進計劃

執行質量保證的輸入:

1、     質量管理計劃

2、     質量度量標準(含清晰的規格說明和使用完善的標準)

3、     過程改進計劃

4、     工作績效信息

5、     變更請求

6、     質量控制測量

執行質量保證的工具和技術(*****

1、     質量計劃工具和技術

質量計劃的工具和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基準比較法、實驗設計以及質量成本等方法。

2、     質量審計

質量審計是對其他質量管理活動的結構性的審查,是決定一個項目質量活動是否符合組織政策、過程和程序得獨立的評估。質量審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其他質量管理活動的審查來得出一些經驗教訓,從而提高該項目以及實施項目的組織內的其他項目的質量。

3、     過程分析

過程分析遵循過程改進計劃的步驟,從一個組織或技術的立場上來識別需要的改進。這個分析也檢查了執行過程中經歷的問題、經歷的約束和無附加價值的活動。過程分析是非常有效的質量保證方法,通過採用價值分析、作業成本分析及流程分析等分析方法,質量保證的作用將大大提高。

4、     質量控制工具和技術

5、     基準分析

執行質量保證的輸出

1、     請求的變更

2、     建議的糾正措施

3、     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4、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執行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的概念:質量控制(QC)就是項目管理組的人員採取有效措施,監督項目的具體實施結果,判斷它們是否符合有關的項目質量標準,並確定消除產生不良結果原因的途徑。

項目的質量控制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項目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控制

(2)項目管理過程的質量控制

執行質量控制的輸入

1、     質量管理計劃

(1)  工作結果

(2)  操作定義和質量檢查單

2、     質量度量標準

3、     質量檢查表

4、     組織過程資產

5、     工作績效信息

6、     已批准的變更請求

7、     產品、服務和結果

質量控制的工具和技術(*****

用於質量控制的7種工具:直方圖、控制圖、因果圖、排列圖、散點圖、覈對表和趨勢分析,其中,覈對表和排列圖(又名帕累託分析)僅用於識別;直方圖、散點圖和控制圖僅用於分析;因果圖(因果分析)和趨勢圖(趨勢分析)既可以用於識別,又可以用於分析。

1、檢查檢查包括諸如測量、檢查和測試等活動,進行這些活動的目的是確定結果與要求是否一致。

2、控制圖

控制圖又稱爲管理圖,用於決定一個過程是否穩定或者可執行。

控制圖有助於及時判斷異常波動的存在與否,將質量特性控制在正常質量波動範圍內。

3、     帕累託圖

常說的80/20定律,即20%的原因造成80%的問題。

Pareto圖又名ABC分析圖法。

4、     統計抽樣

樣本大小=0.25*(可信度因子/可接受誤差)2

常用的可信度因子

期望的可信度

可信度因子

95%

1.960

90%

1.645

80%

1.281

 

5、     流程圖

常用的流程圖包括因果圖和系統或程序流程圖

6、     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設計根據歷史結果,利用數學技術來預測未來的成果。可用來跟蹤一段時間內變量的變化。趨勢分析經常用於監控。

7、     缺陷修復審查

是由質量控制部門或者相類似的組織進行,以確保產品的缺陷得到了修復,並且符合需求。

8、     其他工具

(1)直方圖

(2)散點圖

(3)6sigma管理法

質量控制的輸出(*****

1、     建議的糾正措施

2、     建議的預防措施

3、     請求的變更

4、     建議的缺陷修復

5、     已確認的缺陷修復

6、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7、     質量控制度量

8、     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重點梳理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就是有效地發揮每一個參與項目人員作用的過程。

主要過程包括以下內容

1、     組織計劃編制

2、     組建項目團隊

3、     項目團隊建設

4、     管理項目團隊

人力資源計劃編制的輸入:

1、     活動資源估計

2、     環境和組織因素

3、     項目管理計劃

人力資源計劃編制的工具和技術:

1、     組織結構圖和職位描述

2、     人力資源模板

3、     人際網絡

4、     組織理論

人力資源計劃編制的輸出:

1、     角色和職責

2、     項目的組織結構圖

3、     人員配備管理計劃

組建項目團隊的輸入

1、     角色和職責

2、     項目的組織結構圖

3、     人員配備管理計劃

4、     環境和組織因素

5、     組織過程資產

組建項目團隊的工具和技術

1、     事先分派

2、     談判

3、     採購

4、     虛擬團隊

組建項目團隊的輸出

1、     項目人員分配

2、     資源日曆

3、     人員配備管理計劃(已更新)

4、     資源可用性

項目團隊建設

項目團隊建設的兩個目標:1、提高項目團隊成員的個人技能,以提高他們完成項目活動的能力;2、提高項目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感和凝聚力,以通過更好的團隊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項目團隊建設的四個階段:形成期、震盪期、正規期和表現期/發揮期。

項目團隊建設的關鍵

1、 激勵理論

2、 影響和能力

3、 提高有效性

項目團隊建設的輸入

1、 項目人員分配

2、 人員配備管理計劃

項目團隊建設的工具和技術

1、 一般管理技能

2、 培訓

3、 團隊建設活動

4、 基本原則

5、 同地辦公

6、 認可和獎勵

項目團隊建設的輸出

團隊績效評估

 

管理項目團隊

輸入:

1、 項目人員分配

2、 角色和職責

3、 項目的組織結構圖

4、 人員配備管理計劃

5、 績效報告

6、 團隊績效評估

7、 組織過程資產

工具和技巧:

1、 觀察和對話

2、 項目績效評估

3、 衝突管理(*****

(1)         衝突的產生和衝突的類型

項目的高壓環境、責任模糊、多個上級的存在、新科技的流行

(2)         衝突的解決方法

問題解決、妥協(求同存異、撤退、強迫)

4、 問題日誌

輸出

1、 人員配備管理計劃(已更新)

2、 變更請求

3、 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人力資源的負荷和平衡的調節

並行任務和串行任務的相互轉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