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悦色最难——《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4章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尽孝的基础,却最难做到,从脸色能看出子女的孝心与爱心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和颜悦色最难。有事情,由小辈代劳;有酒有食,先让长辈吃。这样就算是孝了吗?”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篇之八

子游问过孝,子夏紧接着也要来问孝。这两人也真是针尖对麦芒,有事没事就对着干,谁也不是省油的灯。——这是第四个向孔子问孝的人了。

子夏的为人,在《学而篇》里已领教过,为了他那个暧昧不明的“贤贤易色”,让人们争论了两千多年。这里子夏问孝,孔老夫子回答他一个“色难”。妙极了,以色对色,看来这个“色”字,让子夏困扰了一辈子。

孔子说“色难”,“色”指脸色,“色难”就是难在脸色上。这里有个笑话,说是乾隆读《论语》时读到色难,以为是对对子。想了半天想不出来,说太难了。正好纪晓岚在旁,就说这个容易。乾隆不服,便叫他对,纪晓岚说已经对出来了。原来“色”与“容”都是脸色的意思,“难”与“易”都是改变的意思。纪晓岚说“容易”两字,语义双关,对仗工整。

那么孔子为什么说“色难”?这要从孝心与脸色的关系来理解。脸色体现出态度,态度反映出情感,情感是孝心的表露,这是一个由内向外、内外协调的过程。子女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孝要发自内心,是一种心理情感的滋养和积累,真正的孝顺,必须出于对父母的真爱与真情,这样孝心才会自然表露为和悦的神情与脸色。

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很多不对都能容忍,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子女给脸色看。有些子女却不能理解父母的这份心情,不耐烦了,就抢白一通,话说完自己心里痛快了,可父母心里却堵住了,心头的病就来了。

那么子女为什么难以给父母好脸色?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是年轻人的成长壮大,成熟了,独立了,俗话所说“翅膀毛硬了”,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了;另一方面是老年人的衰老退化,变得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拉四了。这两个因素如果再遇上外因刺激,比如子女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老人遭上病患,久卧在床,这样子女的脸色就会越来越难看。

脸色作为情感的晴雨表,保持一颗孝心,确实远比为父母做事与请父母吃饭要困难多了,非得真正的孝子才能做到。正如《礼记•祭义篇》中所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父母面前要有好脸色,关键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情。有了这样的心意,与父母说话的态度语气,自会和颜悦色,不会戗着说话;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设身处地为父母考虑。

做子女的不妨调整心态,从小处做起,有空与父母扯扯小时候的故事,听老人唠唠他们的过去,用心体会父母的感受,遇到父母的教诲或责备呢,那就认真聆听,虚心悦纳。

关于“色难”,还有另一种解读,认为是指父母的脸色。什么意思呢,就是子女要孝顺父母,必须学会观颜察色,从父母的脸色上去体会父母心态的细微变化,并及时作出应对之举,为父母排忧解难,这样做了才是孝。这样解释当然也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后面孔子所作的举例说明,就能明白“色难”指子女的脸色比较符合孔子的思路。

在说了“色难”两字之后,孔子接着以师生关系来作举例说明:“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老师遇到事情,由弟子代劳;有酒有食时,弟子请老师先吃先喝。“馔”指饮食吃喝。这是弟子事师之道,但如果把这一套用在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上,仅仅如此,那难道是孝道吗?“曾是以为孝乎?”“曾”在此用作副词,竟然、难道。孔子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师生之道重在尊敬,学生在老师面前要肃然起敬,毕恭毕敬,如果学生成天对着老师嘻皮笑脸,那肯定是不正经。而子女和父母之间则应着重于亲情的表露,对父母必须要和颜悦色,不能板着一副冷面孔。“颜色”不同,正是师道与孝道的不同之处。对父母的亲情,应该超出学生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所以,如果照着师道来行孝道,就不足以为孝了。

孔子对子夏的教诲,巧妙地借“弟子”来指代子女,借“先生”来指代父母,既传授了师道,又阐明了孝道的本质,可谓是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至于为什么孔子要跟子夏讲“孝”难在“色”上,这又要联系到孔子因材施教的一贯原则了,据说子夏为人爽直,无所畏惧,但对父母缺少温润之色,所以孔子以“色难”来提醒他。不过这也仅是后人的猜测,并无确证,对此不必深究。

共计四章,孔子都是回答同一个问题——孝,因为对象不同,所以孔子的回答也就因人而异。古人对孝道的重视,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是现代中国人所无法理解的。

古代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这种“家国同构”的格局是由氏族社会血缘关系演化而来的,儒家之所以强调“孝悌”是“为仁之本”,因为亲亲之情是人最真挚的情感,也是形成仁德观念的根本来源。为政以德,必须要基于孝道上去生发。孝是为政的基础,也是走向仕途的开始,古代所谓举孝廉之说,就是与此密切相关的。古人要当官,组织人事部门对考察对象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孝与不孝,如果不孝,就一票否决。理由是一个不孝之子谈不上有“仁”,而一旦不仁不孝者当政,就会危害社会,危害百姓。

孔子不厌其烦地对问孝作答,可见“孝”是孔子干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所以把四个人的问孝,都集中放在《为政》篇里了。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何屺瞻:曰弟子,曰先生,则以幼事长之常道也;罔极之恩,可以是为报乎?

郑浩:夫子言此,乃弟子事先生之礼不足以为孝也。

江熙:或曰,劳役居前,酒食处后,是人子之常事,未足称孝也。

《四书反身录》:服劳奉养,古人尚不以为孝,若并服劳奉养而有遗憾,罪通于天矣。

刘沅:此章言敬而不爱,亦不得为孝也。服劳奉养,凡弟子事尊长皆然;事父母则深爱,和气自心。

颜延之:夫气色和,则情志通;善养亲之志者,必先和其色,故曰难也。

《礼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朱子: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

张栻:色难,《记》所谓“愉色婉容”者是已。盖非爱敬之至,和顺充积,则形于外者不能常然也。

孔广森:“有事弟子服其劳”,勤也;“有酒食先生馔”,恭也。

蕅益大师:根于心而生于色,孝在心而不独在事也。

钱穆:人之面色,即其内心之真情流露,色难仍是心难。

钱穆:以上四章皆问孝,而孔子所对各不同。或疑乃孔子因人施教,针对问者之短处与缺点。于是疑子游或能养而稍失于敬,子夏或对父母少温润之色,凡此皆属臆测。《论语》文辞简约,或当时间语有不同,孔子针对问语而各别为说,记者详孔子之言,而略各人所问,遂若问同而对异。学者且当就文寻绎,知孔子言孝道有此诸说,斯可矣,不宜离此多求。

李炳南:以饮食养父母,不算是难事。唯以和颜悦色侍奉父母,才是难得。一个孝子,与父母相处时,心中自然和顺欣悦,形之于外,便是和颜悦色。此色是孝心的表现,能养父母之心,所以是难。《礼记·檀弓》篇记载,事亲与事师,皆须奉养与服勤,但丧礼有分别。师去世时,弟子心丧三年,不须穿丧服。平时事师虽然与事亲要同等的奉养服勤,但事师着重于尊敬,事父母则着重于亲子之情,须有和颜悦色,所以只拿事师之道来事父母,不足以为孝。

云门隐者按:上章、本章言不敬、不爱俱非孝也。

【学习参考书目】

《礼记》 《论语集注》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论语注参》 《论语义疏》 《癸巳论语解》 《论语点睛》 《论语会笺》 《论语集注述要》 《四书反身录》 《经学卮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