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真是君子——《回到春秋讀論語》第95章

美好品德的養成,是和環境、教育分不開的,還有就是刻苦好學並付諸實踐

孔子評價子賤:“此人真是君子啊!魯國要是沒有君子,他從哪裏取得這樣的好品德呢?”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論語》公冶長篇之三

外因是重要的條件,君子的好品德是從許多別的君子那兒學習來的,一個人好不好,看看他周圍的人和環境就知道了。子賤這位同學在孔門弟子中從不發言,而含金量卻是最高的,他一語不發,只是踏踏實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就被孔老師譽爲君子。上一章已經談及,孔門弟子中,只有他和南容兩位同學,被孔子稱爲君子。

子賤(公元前521或502-公元前445),姓宓(fú),名不齊,字子賤。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小孔子30歲(也有說小49歲),在《論語》中只出現過這唯一的一次,卻被孔子贊爲君子。原因是他有才智,具有仁愛之心,曾在魯國一個叫作單父的小縣做過縣長(單父宰),即現在的山東單縣。他知人善任,集思廣益,爲政三年,把單父縣治理得井然有序,百姓安居樂業,德治教化爲一時之盛。

“君子哉若人”,這個人真是君子啊!“若”,代詞,這、這樣的。“若人”,此人,這個人,指子賤。“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魯國要是沒有君子,子賤他從哪裏取得這樣的好品德?“斯”,代詞,此、這。前一個“斯”指子賤,後一個“斯”指體現在子賤身上的優良品行。“焉”,疑問代詞,怎麼、哪裏。“取”,取得,取法、學習的意思,即通過學習而獲取到好的品德。

孔子把子賤的好品德歸功於魯國多君子,沒有把功勞記在自己的賬上,沒有說因爲有了我這個好老師,才教出這樣的好學生,可見聖人是比較謙虛的。這也說明了美好的品德的養成,是和環境、教育分不開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並不看重人的天分如何,而是強調道德氛圍以及刻苦學習對君子人格形成的作用,即後天的環境條件、見賢思齊的好學精神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子賤在一個有着許多君子的好環境中成長,身邊有很多學習的榜樣,更重要的是有好老師的言傳身教,這樣看來,主要功勞還是孔子的。

據說孔子曾去單父考察過子賤的政績,問到有什麼心得體會時,子賤第一條就充分肯定了是老師教誨得好,稱自己只是把老師傳授的學問努力付諸實踐,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加以總結,這樣對老師學問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入了。一番話把孔子聽得心花怒放,於是說出了“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這句評價極高的話。不過這可能是後人附會的傳說,《論語》中子賤從來沒有開口說話。

宓子賤在單父當縣長時還流傳下來很多事蹟,其中最著名的是“鳴琴而治”的故事。說的是他在單父縣衙裏辦公,每天彈琴取樂,悠然自在,很少走出公堂,卻把單父治理得很好。而他的一位叫作巫馬期的同學兼後任,在接替他治理單父時,雖然也同樣成爲一位模範縣長,卻做得很辛苦,成天累死累活地拼命幹,樣樣事情都親自辦理,披星戴月深入基層,搞得日夜不得安寧,通過這樣的努力才把單父治理好。

這位巫馬期同學向宓子賤請教經驗,子賤說:“我的辦法是任人,用合適的人才,憑藉衆人的力量;而你的辦法是任力,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出力去拼命幹,那當然辛勞了,知人善任呢,自己就比較安逸了。”(《呂氏春秋·察賢》)


拓展閱讀:

【先賢精義】

《論語註疏》:此章論子賤之德也。明魯多君子,故子賤得學爲君子也。

朱子:子賤蓋能尊賢取友以成其德者,故夫子既嘆其賢,而又言若魯無君子,則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見魯之多賢也。

蘇氏:稱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師友,厚之至也。

張栻:意者子賤資質成就,君子人也。夫子謂使魯無君子,則子賤亦何所取法而若是乎?此非特嘆魯國之多賢,蓋言美質系乎薫陶之效如此也。

《論語後案》:有夫子之教,諸君子聚於一門,子賤所取,正聖門諸賢敬業樂羣之益。……苟獨學孤陋,將無以自進於道德也。

李炳南:子賤之賢,孔子歸功於魯之君子,聖人謙虛如是。魯國多君子,亦是事實。……孔子贊子賤能尊賢,以成其治,《說苑·政理篇》略同。皆見子賤之賢,與魯多君子。

《韓詩外傳》:子賤治單父,其民附。孔子曰:“告丘之所以治之者。”對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有二人,所師者一人。”孔子曰:“所父事者三人,足以教孝矣;所兄事者五人,足以教弟矣;所友者十有二人,足以祛壅蔽矣;所師者一人,足以慮無失策、舉無敗功矣。惜也,不齊爲之小!不齊爲之大,功乃與堯舜參矣。”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子賤其似之矣。

陳祥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不染自黑”,此不齊在魯所以取君子之名也,故曰“魯無君子斯焉取斯”。不齊於君子,有以父事者,有以兄事者,有以友事者,此其所以取君子之名也。

錢穆:孔子之於人,每不稱其質美,而深稱其好學,如顏淵。此章言君子成德,有賴於尊賢取友之益,亦稱子賤之善學。

【學習參考書目】

《論語集解》 《論語註疏》 《論語集註》 《癸巳論語解》 《論語正義》 《論語全解》 《論語新解》 《論語講要》 《論語集釋》 《論語後案》 《呂氏春秋》 《韓詩外傳》 《顏氏家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