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易說話——《回到春秋讀論語》第88章

不是因爲說句話有多難,而是要一諾千金,言而有信,所以話纔不會輕易說出口

孔子說:“古人話不輕易說出口,以自身行動做不到爲可恥。”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說話要算數,說到要做到,言而有信最重要,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光說大話,沒有實際行動,說了做不到,說了也白說,那太可恥了。

“古者言之不出”,“古者”,古時候的人。“言之不出”,言語不輕易出口,不隨意說話。“言”字還有人解釋爲著述,但著述不應叫“出”,而應叫“述”,或者叫“作”,孔子說他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古者言之不出”,孔子眼中的古人,應該是指殷商以前直至堯舜時期的人了。孔子心中所敬仰的古代聖賢,具有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說話把握分寸的美德。至於嘰裏咕嚕亂說話的大嘴巴,不管什麼年代都有,在古人中也不會少見。

“恥躬之不逮也”,“恥”,“以……爲可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躬”,身體。這裏指躬行,即自己的行動。“逮”,及,趕上。“不逮”,趕不上。“躬之不逮”,自身的行動趕不上,做不到。自己做不到的事,卻要口出狂言,大言不慚,或者對人隨便許諾,答應了的事卻做不到,口惠而實不至,這些都是應該感到可恥的事。誇誇其談的人,由於喜歡言過其實,往往被人一眼看穿,很難取得他人的信任,還會因此招致人身的羞辱。

一個知恥的人,就會對自己有所約束。平時不輕易言語,並不是因爲說句話有多難,而是要付之行動,在行動中兌現自己所說的,纔是最難的。因爲擔心行動跟不上言語,所以話纔會輕易不說出口。一個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的人,必定是平時不隨便亂說的人,極有可能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而一旦開口說話,那就是一諾千金,說話算數,言而有信。相反,沒有行動,光說不練的人,纔會成天嘰嘰喳喳,喋喋不休。

孔子常常感嘆今不如昔。他是感慨於古人的許多美德正在泯滅,社會上言行不一的浮誇之風愈演愈烈,因而從言行關係上,把知恥和誠信作爲重要的人格精神來強調。


拓展閱讀:

【先賢精義】

包鹹:古人之言不妄出口,爲身行之將不及。

《論語義疏》:古人不輕出言者,恥身行之不能及也。

錢穆:躬行不及,徒自輕言,事屬可恥。本章誡學者當訥於言而敏於行。舉古人,所以警今人也。

《論語註疏》:此章明慎言躬身也。

朱子:行不及言,可恥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爲此故也。

範氏:君子之於言也,不得已而後出之,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則出諸其口必不易矣。

《禮記·緇衣》:子曰:“言從而行之,則言不可飾也;行從而言之,則行不可飾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則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惡。”

《四書詮義》:非行不得,便不言;正要行得來,方敢言。存一“恥”字,其於躬行必甚力也。不然,則身不孝而不敢言孝,身不弟而不敢言弟,雖言之不出,何足貴哉!

《論語傳注》:身之所行,比及其言,則言自不輕出矣。

《四書反身錄》:古人尚行,故羞澀其言而不敢輕出;今人尚言,故鼓掉其舌而一味徒言。若果學務躬修,自然沉潛靜默,慎而又慎,到訥訥然不能出口時纔是大進。否則,縱議論高妙超世,總是頑不知恥,總是沒學問沒涵養。

《黃氏日鈔》:夫子此意,正欲學者訥於言而敏於行耳。蓋理有自然,本不待言。四時行,百物生,天不待言而有自然之運化,大之爲三綱五常,微之爲薄物細故。人亦不待言而各有自然之準則,此夫子所以嘆“天何言哉”,而謂“予欲無言”,其有不得已而見於問答者,亦皆正爲學者躬行而發。凡今見於《論語》二十篇者,往往不過片言而止。言之非艱,行之爲艱,聖門何嘗以能言爲事?

《論語訓》:凡雲古者,皆謂殷時也。出,出位也。處士而言治道,侯國而謀天下,身所不及無以驗其行,跡近可恥也。故殷以前無著書者。

【學習參考書目】

《禮記》 《論語集解》 《論語義疏》 《論語註疏》 《論語集註》 《論語新解》 《論語正義》 《論語集釋》 《論語訓》 《論語傳注》 《四書詮義》 《黃氏日鈔》 《四書反身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