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麥肯錫方法

麥肯錫方法

作者:Ethan M Rasiel

序:四洗:洗心、洗腦、洗手、洗腳

洗心:說的是受到麥肯錫文化的薰陶,對於專業服務和幫助企業的理解與承諾,在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過程中,積極地影響(改變)商業實踐。 《麥肯錫傳奇》

洗腦:怎樣從思維方式上,真正成爲一個團隊合作的、面向對象(也許是客戶)的、強調改善與結果的解決問題者?《麥肯錫意識》

洗手:強調不管在什麼工作環境下,都可以更爲有效解決問題的技巧性很強的工作方式、小竅門。《麥肯錫方法》

洗腳:從更有研究和證據的角度,把這些方法、打發、套路上升爲方法論、工具箱、武器庫,是對那些更尊重邏輯尋求道理的學習者、閱讀者的一個深入滿足。《麥肯錫工具》

一、思考問題:以事實爲基礎;系統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剛開始工作時,收集和分析事實就是你存在的首要理由。事實的重要性:

事實彌補了直覺的缺陷。

事實可以提高可信度。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原則:

解決商業問題時,要形成自己的觀點,解決思路必須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同時避免混淆和重疊。

Me-See,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是不是每個問題都是獨立、不同的?

是不是解決了所有的子問題就解決了母問題?

一級標題不少於兩個,不多於五個。

用其他問題保持MECE原則。

初始假設 The Initial Hypothesis, IH

定義初始假設:在工作正式啓動之前就形成問題解決方案。

生成初始假設:初始假設產生於事實以及通過事實解決問題的邏輯架構。因此,必須要從研究事實開始。根據議題生成議題樹。

檢驗初始假設: 檢查該初始假設是不是你的項目組能設計出的最好的假設?項目組是否考慮到了所有議題?是不是考慮到了所有關鍵驅動因素?是不是所有的建議都是可行的並且是可以證實的?

分析問題的方法

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當問題來臨時,一定要先確定你接到的問題是對的 — 它或許不是你要解決的那個問題。

大多數商業問題的相同點都比不通點多。這意味着運用少數幾個問題解決方法,就可以回答廣泛的問題。

商業問題有相似點,但這並不意味着對它們要採取類似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只有一把錘子,往往就會把每個問題都看成釘子。

若不想讓千篇一律的解決方案出現,就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直接。隨着經驗的積累,見過和解決過的問題增多,你對所在行業的因素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雖然你的直覺常常是對的,但從美國前總統里根的話裏我們可以得到些啓示:“信任但要驗證”。

不要尋找事實去支撐你的觀點,要時刻準備接受證明你錯誤的事實。

確保解決方案適合客戶,要了解客戶的優劣勢和能力,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事。

所謂政治就是人在爲自己的利益而行動。

二八法則。都是與數據相關的。

以大局爲重:時不時停下思考,問自己幾個基本的問題:你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如何幫助解決問題的?它是如何推進思考的?眼瞎做的事情是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所做的工作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爲何還要繼續?

不接受“我沒有想法”這種答案。

其他

面試時更注重意識、方法和工具。客戶是指出現問題需要你解決的組織。你或者你的組織就是你自己的客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