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摘抄與心得 | 讓自己正確

瑞·達利歐在從業8年時遭遇了一次因錯誤斷言而導致的大崩盤,將近破產。

但是,在那之後,他把這次的一敗塗地看作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好的事情,從而獲得了謙遜的品質,用以平衡他原有的進攻性。

深入的獨立思考之後,他總結了自己的目標與想要成功的唯一途徑。




想要追求卓越,就必須挑戰自己的極限,而挑戰自己的極限可能會使人一蹶不振,這會帶來很大的痛苦。

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總結這些失敗提供的教訓,學會謙遜和極度開明的心態,從而增加成功的概率,然後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

達利歐發現,一些人傾向於過度冒險,而其他人的風險規避性過強;一些人過度關注細節,而其他人的思維過於宏觀。大多數人都是在某個方面過度,而在另一方面不足。

通常,當人們遵循自己的自然秉性做事時,可能考慮不到自身的弱點,這將導致人們走向失敗。

最重要的是失敗之後怎麼做。成功的人改變他們的做法,這使他們能夠繼續利用自己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而不成功的人不會這樣做。

基於這樣的總結與反思,於是,達利歐把橋水打造成爲了一個創意擇優的機構。使人們相互對立的觀點公開化,並對其進行分析,以便對人們的思考方式有更多的瞭解。



在橋水的背後,達利歐挑戰了“既承受低風險也享受高回報”這一目標的探索。他發現,在面對兩個都需要但看起來相互矛盾的東西時,需要耐心的做出選擇。且幾乎總是存在一條還沒有發現的有利的道路。

這就是橋水成功的祕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