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初體驗


這兩日開始體驗冥想。

第一天10分鐘,第二天15分鐘。

我設置了計時,選擇了柔和的鈴聲——緩慢上升。這樣冥想結束時,能聽到由低升高、輕快愉悅的聲音,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渡。

冥想的時段差不多,都是在黃昏,六七點的時候,那會兒剛好沒什麼事,也不會被打擾。以後我想能有兩個時段,一個是清晨,一個是黃昏。

簡單總結一下,冥想初嘗試的體驗:


1、思緒不斷。

我有用舒適的冥想墊,特意在網上買的,爲了有一些儀式感。15分鐘安靜着,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在坐姿、時間上都沒有問題。身體放鬆,頭腦清醒着,即可。

只是思緒不斷。

我的思緒是自然而然的,就算在心靜的狀態下,思緒也會飄到這飄到那。有時候想的是剛剛發生的事,有時候想到剛纔讀到的文章和新聞,有時候還想着一會兒要做什麼,怎麼做。

我還很容易被各種動靜打擾,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那聲音發生的情境,比如聽到窗外摩托車的聲音,我會跟着那聲音走一會兒。總之,是自然而然的思緒,且持續不斷。

我知道,人在一般的狀態下都會如此。於是我察覺到這種狀態,就是說,我想着什麼的時候,自己很清楚。


2、當下的呼吸,是歸宿。

每當走神的時候,我會把自己拉回來,專注到呼吸。

在呼吸之間體會一呼,一吸,緩慢的,跟着自己的節奏。沒有刻意做深呼吸,只是隨着正常的深淺、快慢,一點一點地進行。

在體會呼吸的同時,我還體驗到一些其他的感覺。比如,手和腿部接觸的感覺,天熱身體微微出汗的感覺,把頭髮捋到耳朵後面,頭髮和耳朵接觸的感覺,脊背沒有挺直時自己主動調整好了的感覺......

我知道,這些都是對身體本身的覺知,發生在此時此刻。覺知的同時,保持覺察,並且會調整自己迴歸到呼吸。讓一切在自然而然中進行。


3、關於冥想的思考。

進行完冥想之後,我會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昨天的15分鐘冥想結束了,我在想,其實這個過程就是要自己專注於身體本身,別管是呼吸還是身體的其他感受,而專注於身體本身,就是專注於此時此刻,就是活在當下的意思。

每天用這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靜下心來,體驗活在當下的感覺。

因爲日常的時間都是思緒不斷的,而往往我們都沒有覺察。冥想這個儀式,是讓我們在這段時間內有所覺察,覺察到自己的思緒不斷,並且有清醒的意識,讓自己回到當下的狀態中來。

昨天的冥想之前,我是從外面回家不久,有一些疲憊,有一些困。但是稍微休息了一會,開始冥想,因爲坐姿比較舒服,並且讓自己靜下心來,我很明顯的感覺自己進入了狀態。這樣沉靜了15分鐘之後,感覺到頭腦比之前清醒,身體也沒有那麼累了。

雖然冥想是清醒的,但是有小睡一會兒的效果。之前的疲憊減輕了好多。

兒子在旁邊看福爾摩斯探案集,因爲我之前跟他分享過關於冥想的事情,所以我做完之後建議他也嘗試5分鐘,他爽快答應了。

5分鐘很快過去了,我問他的感受。他說,他沒有想這想那,他在呼氣的時候想着“呼”,吸氣的時候想着“吸”,所以基本上沒幹別的,就在“呼”,“吸”之間體會着。

我理解他的意思,他也懂得一些冥想的方式方法,更爲重要的一點:他是孩子。比成年人更加容易活在當下。

我們聊天的時候,小白貓溫順的臥在旁邊,我們看着她。其實,她更是活在當下的典範。此時此刻她所有的感覺,都是當下的。

餓了就是餓了,渴了就是渴了,舒服就是舒服,就會打呼嚕,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就會離開,去找更舒服的地方。或者叫上一嗓子,表達現在的感受。

我們人,尤其是成年人,活在當下的經歷太少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活在自己的腦子裏,思想裏。而冥想,就是讓我們放空一下,專心致志的體會活在當下。

所以要經常做,每天做,這樣才能養成習慣,體驗到它的好處。


這是一點關於冥想的感受,我會繼續,同時加強學習。

這些日子嘗試的事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是需要每天進行的。每天進行,形成習慣,纔會見效,這是其一;在每天的行動中受益,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是其二。

現在是五點的清晨,鳥鳴不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