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吃飯的時候...


最近學到一個新的概念:正念進食。

從本質上來說,“正念進食”就是學着慢慢地吃東西,品嚐每一口食物的滋味,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把食物吞到肚子裏去。在“正念進食”地過程中,你每咬一口食物,都應該停下來關注它的氣味、它的滋味、它的口感以及它的顏色。


我理解正念進食的意思,就是踏踏實實的坐下來,認認真真的吃一頓飯。

在這頓飯的過程中,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食物本身,和我對食物的感受上。而不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影,一邊吃飯一邊翻手機,一邊吃飯一邊聽音頻,一邊吃飯一邊打電話……

食物本身,就是食物自己的樣子。它的氣味、味覺、顏色、口感,當我吃到嘴裏的時候,我的感受是怎樣的?很喜歡,還是覺得一般?我在吃的時候,有沒有一種滿足感?

如果是純天然的食物,我能否品嚐到他的原汁原味,如果是加工過的食物,我能否嚐出它的原材料,它的製作過程,以及有哪些調味料?

當我慢慢的吃它的時候,我能否體會到自己的肚子被慢慢填飽?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是否有情緒存在,我是單純的因爲肚子餓吃東西,還是因爲其他的不滿足,想要通過吃來尋找安慰?

當我吃飯的時候,有沒有過這種情形。就是我的注意力早已被其他的事情吸引走了,那或者是一本書,或者是電影、連續劇裏的故事情節,又或者是娛樂節目的豐富多彩和搞笑……

當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事物上,食物雖然在眼前,但我根本就不在乎它了。不知不覺我發現盤子都空了,似乎都不記得那是我剛剛吃過的,更別說細品它的滋味了。

當我這樣吃東西的時候,我無意中剝奪了自己享受食物的樂趣。更爲可怕的是,當我因爲內心不滿足而吃的時候,無意識會吃很多,而忽略了自己的胃容量。

又或者在感覺到壓力,內心焦慮的時候,我的潛意識想爲了平復焦慮而吃……

倘若這一切成爲了習慣,我就會忽略自己真正的需求,不是爲了餓而吃。如果在吃的過程中,我都沒有體會到食物的滋味,胃口就被填滿了,但大腦卻不記得自己剛剛吃過,那該是一種多麼遺憾的經驗。

於是,比較慘的事情就可能發生。我吃了飯,但是並不滿足,我還想吃得更多,去尋求更大的滿足。

我在吃飯的同時做別的,別的事情激起了我的興趣,而吃僅僅是陪伴,於是我養成了邊做事邊吃東西的壞習慣,並且停不下來,我早已過度飲食了而自己還不得而知。

我可能還會養成一個更壞的習慣。就是我將不滿足於吃普通的食物,我喜歡吃刺激的食物,味道更濃、調料更多、更加香辣鹹的重口味。這樣,不健康的食物就被我塞進了嘴裏,貌似滿足了,其實是我的味覺麻痹了,而真正受到傷害的,是身體。

以上的理解和延伸,我思考得比較多。我想,我必須深深的挖掘其它的不好,才能更加體會到正念進食的好。


正念進食,就是摒棄這一切的好的進食習慣。

吃飯的時候,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食物本身,和自己對食物的感受上。我專注於當下,因爲細品食物的滋味,而使吃飯的速度慢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飽腹的感覺,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什麼時候該停下來。

換言之,我就象投入的看一場好電影一樣,認真的吃每一頓飯。欣賞它,享受它,滿足於它。

當我吃飯的時候,我的當下就是吃飯本身。這就是正念進食。

正念進食就好像冥想,或者說,它就是關於吃的冥想。冥想的時候,注意力專注於呼吸,正念進食的時候,注意力專注於食物本身。它們都是把當下的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刻正做的事情上來。

以前經常聽老人們說,邊吃飯邊幹別的不利於消化吸收。而現代人,吃飯的同時往往離不開“別的”。而真正的放下一切,坐下來認認真真的吃一頓飯,反倒成爲難於實現的奢侈行爲。

而其實,吃飯本來就該只是吃飯。不是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