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笔记-第七章 项目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包括为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而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控制的各过程,从而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工。过程包括:

    7.1 规划成本管理:确定如何估算、预算、管理、监督、控制项目成本的过程。

    7.2 估算成本: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货币资源进行近似估算的过程。

    7.3 制定预算: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

    7.4 控制成本: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和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

2、核心理念:重点关注项目活动所需资源的成本,同时考虑决策对各类成本的影响。

3、裁剪成本管理过程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知识管理、估算和预算、挣值管理、敏捷方法的使用、治理。

4、对易变性高、范围并未完全明确、经常发生变更的项目(敏捷/适应型),详细的成本计算可能没有多大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轻量级估算方法快速生成对项目人力成本的高层级预测,在出现变更时容 易调整预测,而详细的估算适用于采用准时制的短期规划。

 

以下是详细子过程

规划成本管理

1、输入的项目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

2、规划成本管理在整个项目期间为如何管理项目成本提供指南和方向。本过程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应该在项目规划阶段的早期就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规划。

2、成本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规划、安排和控制项目成本。其过程及工具与技术应记录在成本管理计划中。

3、在成本管理计划中规定:计量单位、精确度、准确度(成本区间,如±10%,包括应急储备)、组织程序链接、控制临界值(允许偏离基准的最大差异)、绩效测量规则、报告格式、其他细节(战略筹资方案的说明、处理汇率波动的程序等)

4、沉没成本:已经花费的成本。在决定是否继续一个已经出问题的项目时,不应考虑沉没成本。

5、机会成本:如选择另一项目而放弃这个项目的收益所引发的成本。

6、收益递减率:比如投入两倍,但收入不会翻倍。

7、折旧:大兴资产价值随时间的损失。分两类:直线折旧和加速折旧。

8、价值工程:优化产品、提高质量、增加利润、节省时间等的一种创造性方法。适用于新的产品,价值分析适用于老的产品。

9、学习曲线:如公认的熟练度提高,生产率也随之提高。

 

估算成本

1、输入的项目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范围基准。

2、输入的项目文件:经验教训登记册、项目进度计划、资源需求、风险登记册。

3、会影响估算成本过程的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市场条件、发布的商业信息、汇率和通货膨胀率。

4、估算成本的作用是确定项目所需资金。

    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根据已知信息所作出,需要识别和分析可用于启动与完成项目的备选成本分析。

    需要权衡备选成本方案并考虑风险。

    应该考虑向项目收费的全部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材料、设备、 服务、设施,以及一些特殊的成本种类,如通货膨胀补贴、融资成本或应急成本。

    是对完成活动所需资源的可能成本进行量化评估。

5、项目过程中,应根据最新的更详细信息和假设条件的验证,对成本估算进行审查和优化,使估算准确度随项目进展逐步提高。

6、启动阶段,粗略级估算 ROM 在 -25% ~ +75%,随着信息详细,确定性估算可缩小至 -5%~10%.

7、数据分析:

    备选方案分析:对已识别的可选方案进行评估,用来决定选择哪种方案或使用何种方法来执行项目

    储备分析:成本估算可包括应急储备,用来应对已识别的风险,随项目信息的清晰,可减少、增加、取消应急储备。

    质量成本:估算时,可能用到关于质量成本的各种假设。

8、活动成本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工作可能需要的成本、应对已识别风险的应急储备、应对计划外工作(未知风险)的管理储备的量化估算。

    如果间接成本也包含在项目估算中,则可在活动层次或更高层次上计列间接成本。

9、估算依据可包括:关于估算依据的文件;关于全部假设条件的文件;关于各种已知制约因素的文件;关于已识别的、在估算成本时应考虑的风险的文件;对估算区别的说明;对最终估算的置信水平的说明。

 

制定预算

1、输入的项目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范围基准。

2、输入的项目文件:估算依据、成本估算、项目进度计划、风险登记册。

3、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确定可以据以监督的和控制项目绩效的成本基准。

4、项目预算包括经批准用于执行项目的全部资源。成本基准是经批准且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但不包括管理储备。

5、成本汇总:先把成本估算汇总到 WBS 中的工作包,再由工作包汇总至 WBS 的更高层次(如控制账户),最终

得出整个项目的总成本。

需要对汇总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并进行适当调整。

6、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出应急储备和管理储备。

7、应急储备:针对已知风险;是项目基准的一部分,由项目经理支配;并纳入挣值计算。

8、管理储备:针对未知风险;不是项目基准的一部分,但属于总预算;由管理层支配,项目经理不得随意使用;不纳入挣值计算。

9、历史信息审核:审核历史信息有助于进行参数估算或类比估算。历史信息可包括各种项目特征(参数),它们用于建立数学模型预测项目总成本。类比和参数模型的成本及准确性可能差别很大。模型准确性的前提:历史信息准确、参数易于量化、模型可以调整,对于大小项目及各阶段都使用。

10、资金限制平衡:应根据对项目资金的任何限制,来平衡资金支出。如果发现资金限制与计划支出之间的差异,则可能需要跳转工作进度计划,以平衡资金支出水平。可以通过在项目进度计划中添加强制日期来实现。

11、融资:是指为项目获取资金。长期的基础设施、工业和公共服务项目通常会寻求外部融资。如果项 目使用外部资金,出资实体可能会提出一些必须满足的要求。

12、成本基准:是经过批准的,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不包括管理储备,且经过证实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变更。用于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的依据。是每个时间段的预算之和,通常用S曲线表示。

13、项目资金需求:根据成本基准,确定总资金需求和阶段性(如季度或年度)资金需求。

    成本基准中包括预计支出及预计债务。

    项目资金通常以增量的方式投入,并且可能是非均衡的,呈现出阶梯状。

    总资金需求=成本基准+管理储备

 

控制成本

1、输入的项目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成本基准、绩效测量基准。

2、输入的项目文件:经验教训登记册。

3、输出的项目文件更新:假设日志、估算依据、经验教训登记册、风险登记册。

4、控制成本的作用是, 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成本基准的维护。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5、控制成本只监督资金的支出,而不考虑由这些支出所完成工作的价值。

6、数据分析:挣值分析、偏差分析。

7、挣值管理 EVM:挣值管理是一种常用的绩效测量方法,把范围、成本、进度基准整合起来,形成绩效基准,以便项目管理团队评估和测量项目绩效和进展。

    EVM针对每个工作包和控制账户,计算并检测以下关键指标:PV、AC、EV。

        PV(计划价值):为计划工作分配的经批准的预算。

        AC(实际成本):所完成工作的实际支出成本。

        EV(挣值):实际完成工作的预算值。

8、挣值分析 EVA:挣值分析将实际进度和成本绩效与绩效测量基准进行比较。是一种把时间、费用、范围整合起来考虑的方法。

9、挣值绩效:是用来综合衡量项目范围、时间和成本(资源)实施情况的方法。

10、偏差分析:进度偏差、成本偏差、完工偏差、成本绩效指数、进度绩效指数。

11、趋势分析:图标,预测(完工估算、完工尚需估算、完工尚需绩效指数)。

 

 

 

单词:估算 estimate、预算 budget、完工 at complate、完工尚需 to completion、绩效指数 performance index、方差 Varianc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