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筆記-第八章 項目質量管理

1、項目質量管理包括把組織的質量政策應用於規劃、管理、控制項目和產品質量要求,以滿足相關方目標的各過程。

2、質量管理以執行組織的名義支持過程的持續改進活動,包括:

8.1 規劃質量管理:識別項目及其和交付成果的質量要求、標準,並書面描述項目將如何證明符合質量、標準的過程。

8.2 管理質量:把組織的質量政策用於項目,並將質量管理計劃轉爲可執行的質量活動的過程。

8.3 控制質量:爲了評估績效,確保項目輸出完整、正確,並滿足客戶期望,而監督和記錄質量管理活動執行結果的過程。

3、項目質量管理需要兼顧項目管理和項目可交付成果兩個方面,跟進有效遞增排列的5種質量管理水平如下:

    - 通常,代價最大的就是讓客戶發現缺陷。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擔保問題、召回、商譽受損和返工成本。

    - 控制質量過程包括先檢測和糾正缺陷,再將可交付成果發送給客戶。過程會帶來相關成本, 主要是評估成本和內部失敗成本。

    - 通過質量保證檢查並糾正過程本身,而不僅僅是特殊缺陷。

    - 將質量融入項目和產品的規劃和設計中;

    - 在整個組織內創建一種關注並致力於實現過程和產品質量的文化。

4、鍍金:給客戶額外的功能、更高的質量或額外超過客戶預期的東西。

    PMI反對鍍金,鍍金的機會成本比較大,由於資源有限,應該將資源花在滿足項目既定要求上。

5、質量:一系列內在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等級:作爲設計意圖,是對用途相同但技術特性不同的可交付成果的級別分類。

    質量偏低永遠是個問題,等級較低不一定是問題。

    低等級高質量的產品的許多廠商市場份額的重要殺手鐗。

    項目經理與項目管理團隊負責權衡適當的質量與等級水平。

6、預防:保證過程中不出現錯誤。

    檢查:保證錯誤不落到客戶手中。

7、屬性抽樣:結果爲合格或不合格。比較簡單,但需要較多樣本。

    變量抽樣:在連續的量表上標明結果所處的位置,以此表明合格的程度。能夠提供小範圍樣本的更多信息,需要專門人員進行。

8、公差:結果的可接受範圍。

9、控制界限:顯示過程是否失控的臨界值。

10、現代質量管理方法力求縮小差異,交付滿足既定相關方要求的成果,其趨勢可能包括:客戶滿意、持續改進、管理層責任、與供應商的互利合作管理。

11、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就是PDCA循環,主導思想是持續改進。分爲四個階段:

    P:plan計劃,設定爲了達到目標所必須的方法或標準。

    D:do實施,按計劃逐步實施具體工作。

    C:check確認(檢查),確認並檢查實施的效果

    A:act措施,確認實際效果與計劃差異,並根據需要採取措施。

12、裁剪項目質量管理過程。裁剪時應考慮的因素包括(但 不限於):政策合規與審計、標準與法規合規性、持續改進、相關方參與。

 

 

以下是詳細子過程

 

規劃質量管理

1、輸入的項目管理計劃:需求管理計劃、風險管理計劃、相關方參與計劃、範圍基準。

2、輸入的項目文件:假設日誌、需求文件、需求跟蹤矩陣、風險登記冊、相關方登記冊。

3、現代質量管理的基本信條:質量靠的是規劃、涉及、實在和不取巧,而不是靠檢查。

4、數據收集:標杆對照、頭腦風暴、訪談。

5、數據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質量規劃的過程考慮成本與效益兩者間的取捨平衡。對每個質量活動進行商業論證,就是要比較其成本和預期效益。

    成本:開展質量管理活動的所有開支。

    效益:減少返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提升干係人滿意度。

6、數據分析-質量成本(COQ):質量成本是以下成本的總和:

    預防成本:預防質量低劣帶來的相關成本。

    評估成本:評估、測量、審計和測試特定項目的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帶來的相關成本。

    失敗成本:因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與相關方需求/期望不一致帶來的相關成本。

7、質量成本的分類:

    一致性成本:項目花費資金規避失敗,包括:預防成本(打造某種高質量產品:培訓、文件過程、設備、完成時間)、評估成本(評估質量:測試、破壞性試驗損失、檢查)。

    不一致成本:由於失敗項目前後花費的資金,包括:內部失敗成本(項目中發現的失敗:返工、報廢)、外部失敗成本(客戶發現的失敗:債務、保修工作、失去業務)。

8、數據表現:流程圖、邏輯數據模型、矩陣圖、思維導圖。

9、在規劃階段,項目經理和項目團隊決定如何測試或檢查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以滿足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如何滿足產品的績效和可靠性目的。

10、質量管理計劃:說明項目管理團隊將如何實施執行組織的質量政策,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子計劃,爲整體項目管理計劃提供輸入,包括項目的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持續過程改進方法。

11、應該在項目早期就對質量管理計劃進行評審,以確保決策是基於準確信息的,好處是減少因返工造成的成本超支和進度延誤。

12、質量測量指標:專用於描述項目或產品屬性,以及控制質量過程如何驗證符合程度。包括:準確性、預算控制、缺陷頻率、故障率、可用性、可靠性、測試覆蓋度等。

 

管理質量

1、輸入的項目文件:經驗教訓登記冊、質量控制測量結果、質量測量指標、風險報告。

2、管理質量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實現質量目標的可能性,以及識別無效過程和導致質量低劣的原因。

    管理質量使用控制質量過程的數據和結果向相關方展示項目的總體質量狀態。本過程需要在整個項目期間開展。

    管理質量比質量保證的概念更廣,還包括產品設計和過程改進有關的內容。

    管理質量屬於質量成本中的一致性工作。

3、管理質量過程有助於:設計出最有的成熟產品、建立信心、確保質量目標、提高過程和活動的效率與效果。

4、數據收集:覈對單

5、數據分析:備選方案分析、文件分析、過程分析、根本原因分析。

6、數據表現:親和圖、因果圖、流程圖(過程圖)、直方圖、矩陣圖、散點圖(相關圖)

7、因果圖(石川圖、why-why分析圖、魚骨圖):直觀地顯示各種因素如何與潛在問題或結果相聯繫。用於識別問題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

8、直方圖:展現數字數據的條形圖,可以展示每個可交付成果的缺陷數量、缺陷成因的排列、各個過程的不合規次數或項目或產品缺陷的其他表現形式。

9、散點圖:顯示兩個變量的關係,需要在散點圖上標明因變量和自變量,數據點越接近對角線,兩個變量直接的關係就越密切。

10、質量審計:是一種獨立的結構化審查,用來確定項目活動是否遵循了組織的政策、過程與程序。

    通常由項目外部團隊開展,目的是提高接受度,

    目標是:識別全部正在實踐的最佳實踐;識別全部差距/不足;分享所在組織中類似項目的良好實踐;積極主動提供協助,改進過程執行,提高生產率;爲經驗教訓的累積作出貢獻;確認已批准的變更請求的實施情況。

11、面向X的設計(DfX):是產品設計期間可採用的一系列技術指南,旨在優化設計的特定方面,可以控制或提高產品最終屬性。X可以是產品開發的不同方面,使用DfX可以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提高績效和客戶滿意度。

12、六西格瑪管理:是面向X的設計的體現,是建立在統計學基礎上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以追求完美爲目標的管理理念。重點是將所有的工作作爲一種流程,採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找出最關鍵的因素加以改進從而達到更高的顧客滿意度。一般用於現有流程的改進。

13、問題解決:發現解決問題或應對挑戰的解決方案,包括收集其他信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創造性的、量化的和邏輯性的解決方法。

14、使用結構化的問題解決方法有助於消除問題和制定長久有效的解決方案:定義問題、識別根本原因、生成可能的解決方案、選擇最佳解決方案、執行解決方案、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15、質量改進方法:質量改進的開展,可基於質量控制過程的發現、建議、質量審計的發現或管理質量過程的問題解決,常用PDCA、六西格瑪管理。

16、質量報告:包含的信息是可幫助其他過程和部門採取糾正措施,以實現項目質量期望。可以包含團隊上報的質量管理問題,針對過程、項目和產品的改善建議,糾正措施建議,以及在控制質量過程中發現的情況的概述。

17、測試與評估文件:用於評估質量目標的實現情況,可能包括:覈對單和詳盡的需求跟蹤矩陣。

 

控制質量

1、覈實項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以及達到主要相關方的質量要求,可供最終驗收。用可靠數據來證明項目以及達到發起人、客戶的驗收標準。控制質量工作貫穿項目始終。

2、數據收集:覈對單、統計抽樣、問卷調查、覈查表。

3、覈查表:合理排列各種事項,以便有效收集關於潛在質量問題的有效數據,開展檢查以識別缺陷時,用覈查表收集屬性數據特別方便。

4、數據分析:過程分析、根本原因分析。

5、檢查(審查、同行審查、審計、巡檢):指檢驗工作成果,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相關的書面標準。檢查結果通常包括相關的測量數據。

6、測試/產品評估:有組織的結構化審查,旨在根據項目需求提供有關被測產品或服務質量的客觀信息。測試的目的是找出產品或服務中存在的錯誤、缺陷、漏洞和其他不合格的問題。

7、數據表現:因果圖、控制圖、直方圖、散點圖(相關圖)

8、控制圖:用於確認一個過程是否穩定或是否具有可預測的績效,也可用於監測各種類型的輸出變量。規格上限和下限是根據要求制定,反應了可允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上下控制限不同於規格界限。

7點規則:過程處於正常值,就不應對其進行調整;過程如果失控,就必須進行調整。

9、會議:內容包括:審覈已批准的變更請求、回顧/經驗教訓

10、覈實的可交付成果:質量控制的最終結果。是確認範圍過程的一項輸入,以便接收正式驗收。

11、質量控制的一個目的就是確認可交付成果的正確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