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與項目管理那些事:從單項目到組合管理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呈現多樣化和深度化,外部合作和內部協作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緊密,很多企業開始面臨多項目、項目組合管理,更關注對項目的選擇和整合,以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下項目投資收益最大化。

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單項目管理方法和模式顯然難以滿足企業對項目管理的更高要求,而涉及戰略落地、財務預算、收益分析的項目組合管理方法則備受推崇。

從單項目到項目集、項目組合管理的推進,反映企業管理能力的逐級躍進,每一次管理的升級伴隨着更爲複雜的管理環境,因此對三者的理解有助於對企業項目管理的順利開展。

一、單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項目組合管理分不清

根據項目管理的複雜程度,企業的項目管理一般分爲三個層級:單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和項目組合管理。

單項目管理是涉及某個項目全生命週期的管理,關注項目從啓動到收尾的全過程管理,管理考慮的是短期的、戰術層面的內容。

項目集管理是由多個單項目組成的,將業務或技術有關聯的項目在同一階段進行組織建設,統一管理制度和資源,管理考慮長期性、戰略性層面。

項目組合管理是由多個項目或者項目集構成,考慮項目與項目之間的聯繫、項目與戰略之間的聯繫,管理按照季度或者年度進行管理週期的綜合評估。項目組合管理站在企業戰略視角下思考,在有限的資源之下,通過對項目的最優化配置和資源的有效利用,使項目與企業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並且考慮全部項目組合的投資回報率,如圖1所示。

圖1 易趨公開資料

單項目管理、項目集與項目組合管理並不是對立的關係,三者之間是統一的,具體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目標不同

單項目管理的目的是完成項目交付;項目集管理的目的是通過統一管理和協調,以獲得超過項目單獨管理時所獲得利益的總和;項目組合管理是通過對項目或者項目集進行優先級排序,選擇項目和優化項目,以實現戰略業務目標的前提下獲得投資收益最大化。

管理層次不同

單項目管理的視角是自下而上的,聚焦於某個項目的全生命週期,側重於項目交付;項目集管理的視角是自上而下的,多個項目爲同一目標而建設,側重於所有項目的利益總和;項目組合管理也是自上而下的,企業根據戰略目標選擇項目,並對項目的成本和效益綜合評估,是戰略型的項目管理,側重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管理視角不同

單項目管理強調“怎樣做項目”,對項目的質量和效率負責,主要負責人是項目經理或資源經理。在PMBOK、PRIENCE2等通用的項目管理方法論下,單項目管理關注的是項目的全生命週期,包括項目的啓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五大過程組,以及範圍、進度、成本、質量、溝通等十大知識領域。

項目集管理強調“如何協調資源做項目”,對項目集的目標負責,主要負責人是PMO。項目集的管理主要關注資源的分配和協調,強調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集目標。

項目組合管理強調“做什麼項目”,是從企業的整體戰略出發,對企業的效益和發展負責,涉及企業高層領導。在企業目標和效益的要求下,項目組合管理主要關注項目的成本、收益,以及如何進行項目組合內的項目分析和選擇。

當企業發展壯大,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企業對項目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單項目和項目集無法支撐企業業務和戰略,項目組合管理的需求隨即誕生。

二、如何運用項目組合管理幫助企業戰略落地?

根據項目組合管理方法論,在項目組合管理模式下,企業將考慮內部資源和項目成本並對其綜合評估以選擇投資價值最大化的項目。

企業將戰略與項目結合:首先,由管理層自上而下進行戰略規劃和項目選擇,確定組合項目,把握項目的整體節奏和方向;其次,將項目逐級分解到管理責任人和具體執行人;最後,執行層將執行的項目進度、風險、問題、費用、工時等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和數據反饋到戰略管理層,爲管理層分析決策提供更多、更準確的依據,如此形成完整的管理閉環。

不過光有方法論並不能幫助企業實現戰略落地,項目組合管理工具伴隨項目組合管理方法論被推上臺面。下面以易趨項目管理軟件爲例,展示項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如何幫助企業戰略落地。

1.財務規劃+收益分析

對於項目組合管理來說,如何在既定成本內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因此精細化管理項目財務很重要。管理層對項目財務成本(費用、採購)和收益進行分析規劃,執行層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彙報實際成本,再由管理層統計、分析實際與預算的偏差,根據偏差進行收益分析和決策,使得組合的項目成本可控、收益實現最大化。

在易趨,管理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財務規劃,對每個項目制定相應的費用預算、採購預算和收益預算,實現成本控制和收益評估,如圖2所示。

圖2 易趨項目費用預算視圖

執行層則通過費用單、採購合同、銷售合同彙報項目實際發生的費用和收益,系統對所有數據的收集爲管理層後續的收益分析提供實際、準確的數據,如圖3所示。

圖3 易趨費用單費用—列表視圖

2.里程碑計劃+項目分解計劃

根據財務規劃和商業論證,企業最終確定組合項目和對組合內所有項目進行執行和監控。在易趨系統,管理層可以通過組合功能模塊進行項目監控和管理。組合視圖以紅綠燈顯示組合內項目的狀態,包括階段、交付物、進度、風險、問題等,如圖4所示。

圖4 易趨組合監控—健康狀態視圖

階段和交付物可在里程碑計劃中進行查看和監控,其中里程碑計劃是重大節點的項目計劃,是面向管理層的,方便管理層查看和監控重大階段的項目進度和交付物情況,有助於管理層掌握具體某個項目的質量和進度情況,如圖5所示。

圖5 易趨項目管理階段視圖

而對於項目經理來說,里程碑計劃的管理顆粒度太大,他們更關注具體項目的計劃和任務,通過WBS實現。最終以WBS、甘特圖、關鍵路徑等豐富視圖展示具體的項目計劃,讓執行層一目瞭然,如圖6所示。

圖6 易趨項目計劃—甘特圖

3.團隊管理+資源能力規劃

組合管理要對企業的利益和收益負責,所以合理分配資源十分重要。對於管理層來說,他們需要看資源的整體分配情況;對於執行層來說,他們需要執行具體的資源調撥計劃。

在易趨,管理層可在資源能力規劃模塊總覽資源情況,瞭解人員的工作負荷情況,方便管理層掌握資源動態,如圖7所示。

圖7 易趨組合資源能力規劃視圖

執行層的資源分配權限在團隊經理或者資源經理那裏,他們負責給團隊成員定位角色,並根據項目經理的資源申請,合理分配角色和工時,如圖8所示。

圖8 易趨團隊人員調撥視圖

總結

任務管理

企業在不同階段對項目管理有不同的要求,大多數小微企業主要是基於職能管理模式下的日常運營,一般主要關注任務管理,協作工具即可支持,比如企業微信、釘釘等。

單項目管理

企業內部有初級項目經理,關注每個項目的全生命週期,但不涉及戰略層面,期待能夠運用項目管理工具來提升效率;市面上單項目管理的工具主要有project、禪道等。

項目集管理

隨着業務發展,項目的數量增加,企業開始關注項目集管理,一般需要配備專業的項目經理和PMO。此時,企業內部的項目管理水平相對成熟,項目會按照某個目標來組建項目集,關注的重點在於資源調配和管理;項目集管理涉及資源管理和項目整合,需要藉助專業程度高的項目管理工具來管理。

項目組合管理

當企業開始關注項目管理的戰略層面,項目需要支撐戰略落地,關注成本、收益、績效指標評估等,這時候需要專業的項目組合管理工具,只有少部分企業級項目組合管理工具才能滿足需求,如上文所提到的易趨。

無論企業目前屬於哪個階段,項目管理始終貫穿其中,併爲企業帶來管理上的效率提升和效能增進。從管理思想的角度來說,不管企業規模大小,每個企業都應該學會用項目管理思維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幫助企業在有限的條件下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PMP備考學習資料需要的同學可以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