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領導覺得你可有可無,那樣就危險了

俗話說得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此延伸“不經營不知賺錢難,不辦企業不知有風險”。

車間主任是企業生產線的主要管理階層,是一個產品一條線一道工序的直接當家人,怎樣使車間的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當好這個領頭人?

先講小故事“懶馬效應”

兩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得快,一馬慢吞吞。於是主人把後面的貨全搬到前面。後面的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

誰知主人後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幹嘛養兩匹?最後懶馬被宰掉吃了。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懶馬效應。

——讓老闆覺得你可有可無,你被踢開的日子就不遠了。

01

生產現場存在的問題點

1.天天催料、天天趕貨,到處“救火”,忙得一團糟;

2.不良率就象水中的葫蘆此起彼伏,(滾邊、中芯筒)上次質量事故剛處理完,相同的事故又發生了;

3.現場材料,木板,產品推車,亂堆亂放混放、需要的物料不知到哪去找,不需要的一大堆 ,物料也不能及時退庫;

4.半成品、返修品,在製品,越積越多,難以插腳;

5.頻繁地換線,沒有及時清線,致使現場一片混亂 ,整理好了,維持不了一天;

6.員工不服管理:解僱不是辦法,老是罵起不了多大作用,直接管理人員還有點管不動,那種“牛B”勁讓人難以忍受,人員的流失率加劇, 流失的往往是一些有能力的。

急需解決

1.現場很多事情需要依靠下屬和同級部門共同努力,可是經常是出了問題後,人人相互推脫,事情一誤再誤。2.品質既要穩定,又要不斷改善,致使品質在穩定與改善的矛盾中忽高忽低。

3.工作做了不少,每天也忙忙碌碌,管理好像還是理不出頭緒。

4.如何有效的推進車間管理工作?主管要改善,老闆要降本。

5.生產現場如何有效發現問題,持續改進?

6.品種多,計劃變化頻繁,生產任務忽高忽低,如何提高生產車間柔型,往 有效的保證生產進度?

7.生產過程不穩定,機器故障和產品質量問題常常發生,如何有效的控制提高質量和提高設備利用率?

8.如何有效的與他人溝通和協調, 如何激發下屬的主動性和責任心?......

02

車間主任必備條件

其實做車間主任是做管理中最難做的“官”!對下面要每天直接面對員工安排生產;對上面要向經理彙報工作,是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但是凡事都要有人做啊?再怎麼不討好也還要有人去做。做好車間主任,纔有可能往上攀升去做經理或廠長。

1、車間主任自己的技術要過硬

車間主任是安排車間生產的主要領導,如果自己技術不過硬,那是沒有辦法去安排生產的,在生產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都需要車間主任去解決。

有了技術才知道哪一環節比較重要,哪一環節比較慢。在原有的基礎上考慮如何去改進產品或生產流程。所以,技術是第一位的。

2、有良好的組織能力

生產的工藝流程安排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沒有組織能力車間就會象一盤散沙。

有的人忙不完,而有的人卻沒事情做;該生產的出不來,不是很急的卻生產好了!

除了特殊情況很多車間加班都是與車間主任的工作安排不當有關。車間的日常狀態直接反應了管理者的能力。

所以,車間主任必須是懂得生產流程,能夠組織好車間的人員,安排好生產秩序。

3、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在管理員工上不能夠和員工相處的很好就是管理者的失敗。要知道,沒有員工,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

而如何同員工相處,如何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是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內容。

如果是獨斷專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到最後工作做的一灘糊塗或者是隻有走人!

有了良好的溝通,車間主任纔好做,纔不會感覺到自己很孤立。

在企業中沒有孤立的人或事,只有體現團隊的精神才能夠使生產順利進行,企業壯大。

4、理解生產管理的五大目標

車間主任要理解生產管理的五大目標(QCDSM):要搞好生產管理,首先我們應該清楚我們工作 目標是什麼,生產管理的目標是:

1、質 量:要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地滿足客戶的要求。

2、成 本:要將各項成本控制在目標範圍內,並且不斷努力使之下降。

3、交貨期:保證訂單按期交貨,使客戶滿意。

4、安全:保證員工安全生產,給員工提供必需的勞保用品和安全的工作環境。

5、人員士氣: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03

如何實現管理的五大目標(QCDSM)

1、穩定車間人員和培訓新員工

穩定車間人員和培訓新員工是保證產品質量的一種有效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不要讓員工做單一的工作,可以互換工種。

一是怕員工的工作太單一,容易產生煩躁和感覺工作乏味,缺少工作激情。二是爲忙的時候或缺人時可以臨時替代。

2、降低成本

減少報廢,返工,改善工藝,節約低值易耗品用量,就是降低成本,老闆要的是減少浪費。

靠剝削員工工資生存的企業畢竟是少數。因爲做老闆的也知道人是企業之根本,沒有人企業還談什麼發展?

不過,成本覈算是肯定要的。在不損害員工利益,不偷工減料的情況下,提高成本意識,減少浪費是每個老闆都希望看到的。

一個車間,就是一個大家庭,小則幾十號人,大則上百號人,作爲車間裏的一家之長。

車間主任既要管理好家庭的“柴、米、油、鹽”等成本性支出,又要增加“家庭成員”的勞動收入。

這是一個家長既要會過日子,又要會過好日子應有的能力與素質。

調動好“家庭成員”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好生產工具——機械設備的能量,克服和減少操作過程中的隨意浪費,是搞好車間成本覈算,挖掘車間潛能的關鍵,筆者以單板爲例:

(一)斷料工序:應根據產品規格、尺寸,原木的大小,長短,彎直情況,選好材,提高出板率。

(二)旋切工序:定好中心,保持機械完好(刀、壓尺、軸承、絲桿等)不野蠻操作,能減少碎皮,提高整張率,降低主材料成本耗用。

(三) 乾燥工序:控制好單板含水率,減少空網,分檔合理,準確可以增加產量,提高一次性打包率。

(四)切刀工序:小切刀、電刀手合理切削芯板,能大則大,能小則小,能長則長,能短則短。整理工序按工藝要求,拼縫、挖補、粘貼。

控制好以上“三把刀”的操作隨意性,能最大限度減少浪費。

所以,作爲車間主任在節約開支、減少浪費等方面是首當其衝。

把節約的錢加到員工工資待遇裏去或是覈算到產品成本中,老闆和員工都開心,而車間主任做爲主要的帶頭人,誰能不喜歡呢?

3、保證員工安全生產

保證員工安全生產,給員工提供必需的勞保用品和安全的工作環境。思考一下我們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呢?

4、提高員工的士氣

提高員工的士氣可以從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着手。

當員工工作出錯時,單獨教育或批評,工作出色時開會公開表揚,另外做爲基層德才管理者在有條件的前提下應該爲員工的利益着想,

因爲上面對員工工資的確定只是宏觀控制,基本操作還是靠車間主任去安排和定位。

在這時候就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覈定員工的工資。讓員工感覺到你和他們是站在一起的。你的今後工作就好做很多。

5、生產計劃,這是車間工作的前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切工作要有計劃性,計劃不到,一步不靠,要認真調度好各工序的人員,設定機械動力配置,挖掘能量,減少浪費。

車間工作,首先應以計劃目標爲主,根據公司及厂部PMC部下達給車間的計劃、目標、生產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通過指標分解將班組當月的生產任務,質量要求、工藝標準以及員工的操作規程、紀律要求、定額標準逐一列出,並在班前會上動員部署、班中跟蹤檢查、班後總結考覈。

從而讓班組上下人人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工作有奔頭,有目標。

(單板爲例)要根據生產指令單,從斷料開始計劃好、配套好各種產品規格所需材種、長短芯板。

這樣做既能使配板車間材種齊全,不受影響,又能達到壓縮在產品,現場管理規範,取得一舉三得的效果。

04

工作講究方法性,注重實效

常見到這樣的情況,生產過程中我們的主任一旦發現了問題,便立即召集本車間職工開現場會,可謂是雷厲風行。

主任們講得是聲嘶力竭,叫、吼、甚至於罵,說如果以後再出現這樣的問題將如何如何……

但屁股一轉,他說不定已經把剛纔的話忘了一半;或許是事務太多,或許是收不起功,不去驗證,不去跟蹤;

或許還有老好人的思想;或許……難怪員工們把你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一、二天還有改變,三天一過又恢復以前,

於是乎,問題還是老問題,會議還是老會議,話還是那幾句老生常談。

其實,這還是一個工作方法的問題,方法用對,事半功倍。筆者覺得一個車間的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選好班組長:

班組長應從勞動能手,先進分子中選出,要民主選舉產生。切不可以人情、義氣用事,直接提拔。

好的班組長,既要是主任的好幫手,又要是員工的貼心人,正可謂班組長稱職,車間工作會出色。

(二)遇事要帶頭:

有句話很現實“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們主任就是火車頭,要帶好各班組成員勇往直前,敢爲人先,

爲大家樹立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以人格魅力,示範感召力,薰陶影響力,輻射衝擊力,帶動車間各項工作,做事要有超前意識。

技術創新搶在前,工藝改造學在前,發生機械故障維修在前,發現質量問題分析總結在前。

(三)作風講民主:

經常性召集車間會議,生產任務佈置會、質量問題分析會、車間合理化建議會,對車間的工作實行民主管理,

形成“以人爲本,人人蔘與管理,個個肩上有責任,風險共擔,責任共負,榮譽共享的好氣息。

(四)批評講方法:

人與人之間肯定不平衡,十個指頭伸出也會有長短,在車間各班組之中,員工自然而然也會有先進、後進之分;

聰明、笨拙之分,車間主任在批評員工時,要因人制宜,掌握心理,把握分寸。

以此注重以理服人,就事論事,切忌以權壓人“命令式”口吻。

(五)爲人講公平:

在車間各項工作中,職工請假,任務分配工資定額是一個極爲敏感的話題,主任要當好這個家長“一碗水”要端平,

要恪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儘可能獎罰分明,以公平、公正、公開辦事。

05

運作講究數據性,這是車間工作的基礎

數據管理工作是車間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生產運行質態好壞的主要依據。

車間主任數據管理要抓好三性:

(一)是講求可操作性:

針對工序設置,崗位設置,流程設置,設定科學的表式,要一環套一環,上道工序數據流轉下道工序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是講求真實性:

車間主任應挑選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作風正派、做事踏實的同志擔任班組長或數據員,當日生產,當日跟蹤檢查,當日數據彙總。

務必做到真實、準確。應給員工的勞動所得,一分不少;搞花樣、玩水份、混水摸魚多拿酬薪,一分不給。

必要時,樹立正反典型,獎真罰假,促使員工通過自身的工作來挖掘機械能量,減少浪費,工藝創新,達到增收的目的。

(三)是講求連續性:

考勤數據、定額數據、交接數據、首檢數據構成了車間的正常生產活動。

而主任每月三次的盤點數據和運行分析數據,是建立在前者基礎之上的分析彙總,前者工作抓好抓實抓習慣了,對後者工作就會了如指掌、應對自如。

反之,數據管理有佈置無檢查,有今天無明天,有交待無跟蹤,有發覺無措施,只會造成思路不清,數據不實,情況不明,陷入工作的被動之中。

最後的忠言: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否則問題會越變越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