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大底層能力,決定了你的職場競爭力

工作3年,仍羞於跟領導提升職加薪,這是缺乏基本談判力的表現。

那個被嘲笑的同事,卻升職成了領導,這是職場思維力帶來的差異。

例會上同事的創意令你驚歎不已,因爲他們具備優秀的產品營銷力。

剛升職開始帶團隊,但只能凡事親力親爲,這是缺乏領導力的表現。

而談判力、思維力、營銷力、領導力正是“職場四大底層能力”,也是我們的認知能力。

如果從投資的角度看世界,在這個時代,恐怕沒有什麼投資比投資認知更重要了。

一、談判力

首先是談判力的訓練。

其實,談判並非商業人士專屬,日常生活中,我們說服領導認可自己的方案,買房時爭取最優折扣,巧妙引導男友不再打遊戲,讓孩子乖乖按時睡覺,都是在進行談判。而且,任何人都可通過談判爭取更多。

哈佛商學院法學博士斯圖爾特·戴蒙德教授在沃頓商學院開設的談判課近20年來一直被評爲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他的談判技能讓自己斬獲了普利策獎(新聞領域最高獎項)。

在此,我們簡單總結了戴蒙德教授的六大談判準則。

1. 目標至上

很多人採取的行動往往和自己的目標相悖,因爲他們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方面。無論是購物還是談戀愛,這種人都暴躁易怒,喜歡攻擊錯誤的對象。

在談判中,你應該專注目標,而非追求人際關係、雙贏結果或其他東西。

2. 進行情感投資

世界是非理性的。對個人而言,一場談判越重要,談判者越不理性。

無論是事關世界和平,還是一宗百萬美元的交易,或是你的孩子想要喫冰激凌。

不理性就會導致情緒化,情緒化會導致無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因此別人無法說服他們。

3. 不等價交換

每個人對事物的評價各不相同,首先要搞清楚談判雙方在意什麼,無論大或小,有形的或是無形的,理性的還是感性的。接下來,將一方重視而另一方不重視的東西拿出來進行交換。

例如,用節假日加班換取更多假期,用允許孩子看電視的辦法讓孩子做更多家庭作業,用壓低價格的方法讓對方爲你介紹更多客戶。

4. 重視對手

如果你對談判對手頭腦中的圖像一無所知,就別指望說服他們。

談判對手頭腦中的圖像包括他們的觀點、情感、需求、承諾方式、可信賴度。設法找出令對方尊敬的第三方以及有助於自己的人。要把自己看作談判中無足輕重的人。

利用權力或手段最終會破壞談判雙方的關係並招致報復。

5. 談判沒有萬能的模式

同樣的人在不同時刻進行同樣的談判,談判形勢也會完全不同。必須對每種形勢做出分析。

如果你想和談判對手在今天和明天實現更多目標,那麼所謂的常見談判情況、談判趨勢、各項談判數據或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都不重要。

6. 不要欺騙對方

謊言遲早會被揭穿,而且長期回報率很低。要以真實面目示人。不要假裝強硬,也不要假裝謙恭有禮,不要假裝成任何與你不符的樣子,因爲對方會識破欺騙的僞裝。

二、思維力

其次我們來看思維力。

積極幫助他人是成功者的思維邏輯。

現實中,付出者常被視爲又傻又不討好的loser,看完以下幾點,也許你可以成爲一位聰明的付出者。

✦如果一個團隊成員通過付出的方式,贏得了特殊認可,互利者就會給他一種許可,允許他偏離團隊的規範和期望。

✦合作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在大多數領域,個人都很難通過“獨狼”策略取得成功。

即使一位醫生在一家特定醫院表現很優秀,他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成功帶到另一家醫院。原因是,主刀醫生的成功和配合他的護士、麻醉師等有很大關係。團隊的互相熟悉,能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如果現實只是一錘子買賣,顯然獲取者會成功,付出者會血本無歸。

但是,一方面現實是重複博弈,另一方面現實中不總是零和遊戲,在這兩個前提下,以付出作爲主要風格的人,就能獲得回報,取得成功。

✦有“硅谷人脈王”之稱的裏德·霍夫曼就說過:

“如果你幫助別人,你可以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名望,拓展更多的可能性。而當我們看到一個獲取者時,我們會將他們排斥在自己的關係網之外,限制自己的信任和幫助,以此來保護自己。”

三、營銷力

再次,我們來看營銷力。

在個人崛起的時代,營銷不僅是產品經理和管理者經營公司的需要,同時也是每個人都需要鍛造的“個人品牌”。

精心經營朋友圈的朋友,你的PPT彙報,甚至在例會上的發言,都是一次自我營銷。

✪差異化不是一些簡單的騙人把戲或者是吸引注意力的噱頭.

要想使差異化與衆不同,不僅要遠離平均態,還要與其保持足夠的距離,遠到足以引起反響。

要想使差異產生巨大的魅力,就必須擺脫常規,必須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如果我們想要逃離以產品升級爲主要形式的產品營銷,就要看到市場調研機構提供的碎片化數據以外的東西。

這些數據當然是嚴謹客觀的,但它們並不完整。如果我們想看到完整的事實,就要完成這項艱苦的工作: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超越行業的”(蘋果在生產電腦外,開發了iPad等新產品)品牌對抗行業界限,同時挑戰我們對事物的固有認知,提醒人們把看似無關的事物聯繫起來,不僅能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些事物,也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對於已經厭倦了傳統營銷的人們,反營銷就是出路。

我們通常認爲,“敵意品牌”能激起強烈的感情,能發出不和諧的聲音,能引起爭論,而且還能打動人心。

四、領導力

最後是領導力。

現在很多年輕人進入職場,希望先拿高薪,再認真工作,心裏想的是我工資待遇夠,憑什麼努力工作。但實際上最後真正在職場取勝的,是那些不計較個人得失辛勤工作,持續不懈努力的人。

原因是老闆和員工的思維差異,員工希望先得到報酬再工作,老闆喜歡那些先拼命工作不計報酬的人,然後就會重用這樣的人。

對老闆來說,當你身處職場,你的時間和其他資源都很稀缺,這時你和你的員工在做出重要決定前,最好先知道你們的方向和願景,這樣抵達目的地就容易許多。

★當領導者進退維谷時,他們利用時間的方式經常難以和業務上最迫切的需求相互匹配,而這通常會導致真正重要的方案沒得到足夠重視,整家公司的運作逐漸偏離正軌。所以,領導者根據願景和要務分配時間至關重要。

★很多領導者都會宣稱,培養人才是公司成功與否的關鍵。

儘管說得對,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公司及其領導者在這方面的表現都很差。高效的領導者不但本身就是好教練,同時也會主動爲自己尋找教練。

★領導者肩負的重任中,其中一項便是“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上”。

換句話說,吸引、招募、培養人才,以及恰如其分地將這羣人才放到重要位置上,對大部分公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成功要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