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孟,皆:“純陽”|論“純陽流”宗義

什麼是“仁”。“純陽”是:“仁”。道理是↑這樣的。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聼,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出自於《論語·顏淵12.1》)什麼是:“仁”。“純陽”,就是:“仁”。不

原创 福慧雙修,與溫故知新

“陽氣”,是我在26歳以後,接觸了儒家的“四書”(既:《論語》,《大學》,《中庸》,與《孟子》)、“五經”(既:《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同時,以“四書”、“五經”當中的部分內容為論據、論點,從而書寫了百萬餘字論

原创 修養論

如果你看任何還不是透明,説明你‘陽氣’還不足。“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的境界,是“海量”(既:“海量,系舉例、與比喻”)的‘陽氣’......堆砌,而成的。道理是這樣的。“海量”(“海量”,系舉例、和比喻)的‘陽氣’,造就了“本來無

原创 《業力牽引圖》

‘你’的“宇宙”裏,只有‘你自己’。

原创 《養性論》

看別人不順眼,是“心”不正。----李宗奇“心”,是:“性”(既:理)+“氣”的組合。看別人不順眼,大抵是:‘陽氣不足’,才導致的。‘陽氣’,就是:清氣、透亮,清純的‘氣’。“性”(既:理)被透亮、清純的‘氣’所包裹着......←這種狀態

原创 《續六祖慧能正論》----李宗奇

“你”就是:世界......----李宗奇“你”就是:世界。世界的一切......都叫:“你”的側面。這裏的“你”,就指的:‘性’(既:‘理’)。一切,都是:‘性’(既:‘理’)。我們所謂的:“業力”,實際,就是:‘氣’。所謂的:你,是‘理

原创 世間的一切,都為:“你”的側面|論修養

當你真正‘明白’之後......我説的“白”,是指的:“純陽世界”(既:“白茫茫一片真乾淨”、既:“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以後......因為,在這種‘境界’下;雖然,我認為,這並不是一種:“境界”,而是世界:本來的樣子。既:“白

原创 《六祖慧能正論》----李宗奇

陽氣,陽氣,還是:陽氣。----李宗奇我在《月無缺》(《月無缺|論是陰氣,阻礙我們:如是生活。》)一文中,提到了:‘月無缺’。----李宗奇月無缺,不是一個:所謂“概念”,而是:事實。‘月無缺’;而令我們無法‘中性’去看待一切......的

原创 《月無缺》|論是陰氣,阻礙我們:如是生活。

一切都是‘中性’的。如果,你覺得不是,那説明你‘陽氣的量’還不夠。----李宗奇一切都是‘中性’的。“仏”和“人”的:“主要區別”,就是:‘陽氣的相對量’問題。只有←這一個“問題”。道理是這樣的。人的“仏性”,就像:“月亮”(比喻、舉例),

原创 《自己長大(二)》----李宗奇

“聖人傳藥不傳火”。“藥”,可以傳。結論嘛。結論是什麼,可以告訴你。結論是:“A”、結論是:“B”......可以把結論告訴你,也可以給你講:結論(既:“A”,或“B”,舉例、比喻,結論為:“A”,或“B”......)是怎麼來的.....

原创 《自己長大》----李宗奇

寫作,可以譲我對我所感興趣的問題、和知識理解的更清楚,與明白。這是我寫作的唯一原因。對己所感興趣的問題、以及知識的‘渴望’程度,是‘鞭策’我寫作的:源動力。我寫,我就能‘獲得’我‘渴望’的(對知識的......)新理解、及新認識......

原创 《玄字通釋》----李宗奇

水清月現,和水落石出,這是“兩種”修行的:法門。《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出自於《老子》這是《

原创 代價,與‘邏輯學’概論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出自於《論語·子張19.17》)人,思想上的“成長”,往往難以被不太重視你的人......所覺察。但,如果是長期、長久以來......都一直默默,或明着觀察你,且陪伴在你身邊的那些人們

原创 無所住,和大道。——李宗奇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於《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既:所謂的《金剛經》)我認為,這(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能是對於“修煉人”來說、來講‘最重要的一句話’。因爲他(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揭示了:‘大道’。‘大道’,如字義所

原创 《至誠》----李宗奇 至誠。

人一通透了,就會有‘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古人管它叫:‘一心’。我們“普通人”,大抵上,“雜念”太多......睡覺想着各種事兒,各種“幻想”......喫飯想着各種事兒,各種“幻”覺,與“幻想”......走路,也是一樣。我們有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