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故事本質是老頭猥褻少女?|《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

文學在我心中一度是個高深的詞語,提到文學,我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一位瘦精精、苦哈哈的作家時而奮筆疾書,時而抓耳撓腮的場景。所以,我對經典文學作品是敬而遠之的。

沒想到,《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的作者托馬斯.福斯特卻把文學解讀的這麼好玩,給我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真想大喝一聲:“原來如此!”

比如吸血鬼一章,書中提到《德拉庫拉》寫吸血鬼專找年輕女子下手,血液能維持他們的陽剛之氣,而被害的人卻會變成吸血鬼,繼續尋找自己的獵物。作爲普通讀者,比如我,只看到了吸血鬼伯爵的魅惑、性感和神祕,而本書作者福斯特教授是這樣解讀的:“一個卑鄙的老傢伙,迷人而邪惡,他蹂躪年輕女子,在她們身上留下痕跡,掠去她們的童貞,同時也使她們對青年男子不再有“用處”,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只得淪爲他罪孽的幫兇。”

“吸血鬼故事的本質是:一個代表墮落陳腐價值觀的年長人物,一名白璧無瑕的年輕女子,年長的男性人物對女子青春、精力和美德的掠奪,自身生命力的延續,年輕女性的死亡或毀滅。”

簡單來說,吸血鬼故事的原形是老頭引誘和猥褻少女的故事!

吸血鬼和鬼魂這類形象不單單暗指性,還可能象徵生活中方方面面。書中舉了大量有趣的例子說明鬼所象徵的還可能是人的雙面性、教育功能、揭示某個祕密、剝削階級等。

爲什麼文學大師不直接描寫呢?因爲很多時候作家不能直接寫的東西太多,只好給禁忌話題改頭換面,特別是維多利亞時代,寫鬼魂、吸血鬼的作家特別多。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過去的文學經典比現代的文學作品更難理解的原因。

作者告誡我們“鬼魂和吸血鬼的故事從來不只是講鬼魂和吸血鬼”,有時候更恐怖的是活人。吸血鬼伯爵就是一自私的老頭爲了達到自己‘永生不死’的目的,竊取別人的生命,對他來說別人的生命不值一提。

維多利亞時代作家們用鬼來象徵那些剝削者、自私的人。在現代,我們更要看到無數如同吸血鬼一樣活生生的人。

作者在書中舉例《飢餓的藝術家》,一羣旁觀者眼睜睜看着藝術家絕食而死。《純真的艾倫蒂拉和她殘忍的祖母》中,女主角被狠心的祖母剝削利用,淪爲娼妓。書中雖然沒有出現鬼怪,但這些人的醜陋心腸真是比鬼怪還不如。

經過作者這樣分析,我心裏不寒而慄,曾經離我遙遠的文學近在眼前,作家們的創作不僅是想象,而更像真實的生活,現實就是這樣血淋淋的。正如作者總結的:“將自己丑惡的慾望置於別人的需求之上,這就是吸血鬼行徑。”,“只要人類還自私自利,剝削同類,吸血鬼就會一直與我們同在。”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的作者福斯特,我真想親切的稱呼他一聲“老福!”,他雖然是西方作者,卻一點不囉嗦,就像一位白鬍子老爺爺,幽默俏皮的話語蘊含有深刻的智慧,跟我們娓娓道來那些大師級作品的玄機,摸摸我們的頭說:“孩子,別被他們唬住囉,他們說的不過就這些事情......”

朋友,你知道我差點因爲西方作者過於囉嗦的本領而失望時,看到此書的心情嗎?我只看了3小篇,就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立刻奔向電腦跟你推薦這本豆瓣評分8.5的好書。

不聊啦,回去聽老福講文學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