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錢錢》掙錢是快樂的

我們不缺理財書籍,要想找到理財方法,一搜一大堆,爲什麼這本書可以這麼火?我想是因爲這本書用故事的形式重新讓我們看到那些直抵人心,長久以來被人忽略的簡單道理。

小女孩吉婭救助並收留了一隻會說話的小狗,取名錢錢。吉婭在錢錢的引導和很多有趣的人的幫助下,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並開啓了理財之路,在此過程中她實現了夢想,做到了曾經做不到的事,比如可以幫助父母解決財務危機,去美國旅行,買筆記本電腦,在全校同學面前發表講話等。小女孩吉婭面對的問題和我們的一樣,面對熟悉的場景,很有代入感,更能引人入勝,如果吉婭能夠克服困難,實現夢想,我想我們也可以。

以前,我對錢的概念很茫然,錢看似很好,它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但中國自古有“視金錢爲糞土”的說法,特別是女性愛財,會被稱作“拜金”,與花錢大手大腳對應的詞語是“斤斤計較”,“錙銖必較”這一類帶有貶義的詞語。

吉婭父母被債務纏身,日子過得緊巴巴,經常怨天尤人,自有一套道理:“金錢只會給人帶來不幸,學會知足纔是最重要的。”,彷彿金錢是詛咒,是魔鬼。吉婭爺爺奶奶,他們把錢存了一輩子,捨不得動一分,金錢在他們心中成了令人敬畏的東西。

讀這個故事,就好像站在上帝的視角,審視書中那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我茅塞頓開,“錢”是中性的,錢在人們眼中應該是一種最自然不過的東西。我們應該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夠賺到錢,合理的分配金錢,讓錢生錢。《小狗錢錢》告訴我們,“你是否能掙到錢,最關鍵的因素並不在於你是不是有一個好點子。你有多聰明也不是主要原因,決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

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記“成功日記”。就是讓人記錄自己的成就事件。人是多角色多面的。我小時候是非常聽話的乖乖女,甚至懦弱、自卑;讀大學時,決心改變,做很多實踐活動,所以大家都認爲我有領導能力,積極熱情。當我不自信時,我就會一遍一遍提醒自己大學時的成就,慢慢的我就真的有自信了。

書中的小女孩吉婭因爲賺錢和理財,重新認識了周邊的鄰居,發現他們並不像自己曾經想象的那樣,他們有的很善良,有的很有智慧,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收穫到很多道理。吉婭的世界變得不一樣了。這是一種開放的心態,打開內心,迎接世界,世界就會更開闊。我剛教書時,每天腦袋裏想的都是怎麼提高教學能力,如何講課。但我的同事們聚在一起總是談論八卦和狗。有一次,我把困惑告訴了一位前輩,我到現在都記得她告訴我:“你的同事們談論狗很正常,是你沒有打開自己。”賺錢需要打開自己,生活也需要。

人到中年,有時候勸自己,人生不就是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相夫教子嗎。但前幾天我同姐妹說起,回想這一兩個月,感覺如同一天,說不出來做了什麼事情,沒有什麼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記住。我突然意識到,如果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下去,我會後悔的吧,後悔把20多歲的人生過成了同一天。

所以哪怕每天10分鐘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堅持下去,我至少不會被未來的自己嫌棄。也許有一天我也能像吉婭一樣,做一些“不可能”的事,若干年後,邀三五友人,品三杯兩盞淡酒,我也可以自豪地講我的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