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組合、項目集、項目管理實踐經驗及思考

2018年11月,我參加了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下午試題中有道關於項目組合、項目集試題,如下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回答【問題1】:
1、請簡述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和項目組合管理的概念。
項目管理:項目管理就是把各種知識、技能、手段和技術應用於項目活動之中,以達到項目的要求。
項目集管理:項目集管理綜合應用知識、過程、技能、工具以及技術來對其所包含的項目進行管理,以便滿足項目集的需求,並能獲取採用單一項目管理方式所達不到的收益和控制。
項目組合管理:項目組合是將項目、項目集,以及其它方面的工作內容組合起來進行有效管理,以保證滿足組織的戰略性的業務目標。
2、結合案例,分析該項目適合用哪種方式進行管理,並簡述理由。
使用項目集方式管理。
理由:
項目集是經過協調管理以獲取單獨管理所無法取得的收益的一組相關聯的項目、子項目集和項目集活動。項目集內的所有項目通過共同的目標相關聯,該目標對發起組織而言具有 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本案例的幾個子項目是按資源配置和專業分工,它們合起來整體交付的成果是手機無線充電器,符合項目集管理的定義。

前幾年,我曾經實施完成甲方統一打包的項目,如下所示。我的任務是整體負責(名義上)這個打包項目,職責是項目立項、利潤分割、整體進度跟蹤、驗收、考覈項目利潤,具體負責管理支持系統平臺升級項目。

當時,我未全面、系統性的按項目管理協會(PMI)標準思考,是採用項目組合,還是項目集管理。我在參加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學習、考試後,回頭思考自己所完成的項目,這個方面是我一個較大的收穫,先分析看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軟件開發打包項目”是甲方信息化部門統一、集中管理的體現,其中每個項目在業務、技術上都是獨立,但是在企業信息化投資、信息化建設戰略上卻是按統一規劃、建設、運維等進行集中管理的,按用戶需求分類、分級別落實到具體項目中,因此,甲方有3個項目經理(客戶代表)。

我幾乎年年參加甲方,以及其上級集團的信息化規劃,對信息化建設及投資有所瞭解,按PMI體系,我用圖標示這項目整體層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裏,管理支撐系統是項目集管理,因爲日常開發依賴平臺,平臺升級的需求來源於日常開發需求,項目中的技能、資源、資金需要統一協調,獲取更大的優勢,同時,項目目標又是很接近,滿足用戶管理支撐信息化的需求。

這是我回頭總結經驗,按上述模型管理項目將會獲取到更好到結果。

事實上,我是乙方項目經理,而且是很弱矩陣型的項目管理,理論上是參照甲方的體系進行項目管理,但是,根據項目任務書,沒有甲方清晰的項目管理層次、體系,而是涉及到各個職能部門和相關主管副總。

再看考試題【問題2】,答案如下:

屬性 項目組 A 的項目經理 協同小組
變更 項目經理儘量讓變更最小化 要預測並擁抱變化
計劃 爲交付物提供詳細的項目計劃 爲詳細的項目計劃提供高層領導
監控 監控產生項目交付物任務和工作 在治理框架下,監控項目工作

參照【問題2】答案,這個項目的協同小組是虛擬的,由我和採購負責人、客戶經理、其他項目經理構成,主要由我發起協同,例如項目利潤分割變更。

公司的職能體系很完善,流程管理嚴緊,項目管理也被控制的很好,有時,項目經理權限也很大,但是,在這樣經營體系中,項目管理體系某些部分相對弱化了。主要體現在:

1、沒有中制度、體系中規定項目組合、項目集管理,也就沒有協同小組,資源協調、利潤分割靠各層領導博弈;
2、項目經理間、客戶經理間協同較差,爲了各自利益爭搶,甚至設置障礙。

我所思考的是:項目組合管理與組織戰略。
組織戰略和組織目標:定義了組織如何通過日常業務原作的方式,或者通過項目集和項目的方式來達成組織的戰略要求。
組合管理方式意義:有助於提升項目的選擇過程和執行過程成功的可能性,組織戰略計劃識別出組織的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組織確定戰略方向並設置戰略目標,戰略目標中還應包含組織的遠景和使命。
將項目組合管理與組織的戰略相關聯,就可以在組織的項目集、項目以及日常運作活動之間應用資源平衡的方式,使得組織的整體利益最大化。

不久將來通過PMO來實現項目管理戰略和資源平衡!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歡迎讀者反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