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蘭河傳》:我一生最大的不幸,都是因爲我是一個女人


文/婉秋W

我第一次讀蕭紅的書,就是《呼蘭河傳》。

1

初讀起來,被蕭紅優美的文字所吸引。

她描寫夏天的雨:“下了雨,那蒿草的梢上都冒着煙,雨本來下得不大,若一看那蒿草,好像那雨下得特別大似的。”

這幾句讀起來身臨其境,我小的時候,也會呆呆地看着雨中的草叢,看草叢將雨勢渲染得更大。

像這樣細膩飽滿的景物描寫潤物細無聲地貫穿在每個章節裏。

讓我不禁感嘆:原來還有這麼美的文字,文字可以這樣來寫,每棵草,每朵花,都表現得那麼靈動。就連荒涼的“我家的院子”,都讓人讀完無比地嚮往。

但是讀着讀着卻越來越感壓抑:書中那些小人物的生命活得那麼得卑微低賤,尤其是女性的命運和遭遇讓人心情沉重,就像將我的喉嚨塞進一團棉花,發不了聲;又像將我扔進一堆沙子,並用沙子把我埋到胸口,讓我感到無言地壓迫,我掙扎、我痛苦,卻毫無用處。

尤其是第五章小團圓媳婦由鮮活的少女到任人折磨到死亡,無比的殘忍,卻又是自然而然的結局。

第七章的王大姐只是作爲一個很小的配角出現在文章裏,文章中只幾次提到了她的背影,但是從周圍鄰居七嘴八舌的議論就可以拼湊出她的形象、她悽慘的命運。

她們的生命如草芥:活着,是愚昧無知人們嘴裏的口舌之快,死得都是那麼微不足道。

2

老胡家的童養媳——小團圓媳婦,在一個下午來到大院裏的老胡家,好多人都去看。

作者也迫不及待跑去,真的見到團圓媳婦,卻發現是一個小姑娘。

鄰居都說:這個團圓媳婦太大方,頭一天來吃飯,就吃三大碗;見人也不知道羞。

但我和爺爺都覺得她挺好。

沒過幾天,就聽到團圓媳婦的哭叫聲,那聲音不管多遠都能聽見。爺爺去勸過幾次,不要打小孩子,有點差錯教導一下就行了。可是,老胡家越打越厲害,不分晝夜,我經常半夜聽到團圓媳婦的哭叫。

過了兩天,又聽到老胡家夜夜跳大神。差不多跳了一個冬天,團圓媳婦的婆婆說團圓媳婦病了,跳神給她趕鬼。一個大神趕不走這鬼,又請了好幾個二神。

鄰居們紛紛給出各種偏方,樣樣說的跟真事似的。先是吃了半斤豬肉和二兩黃連配的藥方,團圓媳婦吃了病卻更重。後又聽信一個“半瘋”的藥鋪廚子亂開一氣的藥方,當然沒法吃。

團圓媳婦的眼睛裏面老充滿了眼淚,夜裏睡覺,她要忽然坐起來,說要“回家”。這明明是一個受過肉體和精神摧殘孩子的激烈情緒反應,在愚蠢又強勢的婆婆看來,這是不吉利的事情。

一天,來了一個“抽貼兒”的雲遊真人,看這婆婆虐待兒媳婦,竟還不自知。藉着治病將婆婆嚇唬了一番,賺了50吊錢,樂呵呵地走了。

要知道,一吊錢就要可以買20塊豆腐哪,十吊錢就可以買12只小雞哪。爲了給團圓媳婦治病,婆婆算是豁出去了。

命這麼賤的兒媳婦,連只雞都不如的兒媳婦,婆婆給她治病卻花了很多錢。自己有病不捨得花2吊錢去買藥,一會兒的功夫就給“抽貼兒”的50吊錢。

後來,婆婆從哪個善人那裏聽說的給小團圓媳婦當衆用熱水洗澡。小團圓媳婦不肯在衆人面前脫衣服,被幾個人把她的衣服撕掉,硬按到盛有滾熟熱水的大缸裏。她在大缸裏叫着、跳着,掙扎着逃命,她旁邊的三四個人從缸裏攪起熱水往她頭上澆。她燙暈過去,衆人將她從大缸裏擡出來,放到炕上。

大神往小團圓媳婦的臉上噴了幾口酒,用銀針扎她的手指尖,將她折騰活過來。如此這般,又洗了兩次。

洗一次就昏過去,洗上三次,人還能活嗎?結果可想而知。小團圓媳婦再也沒有醒過來。

年僅12歲的小團圓媳婦,夏天進門,還沒到第二年的夏天,就在一次次令人髮指的虐待下,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3

100年後的我們,讀着反映當時正常生活的文字,感受到的是難言的心疼。她還是個孩子啊!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就因爲幾千年來,兒媳婦都是這樣打下來的,她就應該捱打。

看看她婆婆說的話:

我也是不願意狠打她的,打得連喊帶叫的,我是爲她着想,不打得狠一點,她是不能夠中用的。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讓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她幾回,打得是着狠點了,打昏過去了。可是隻錯了一袋煙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澆過來了。是打狠了一點,全身也都打青了,也還出了點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雞蛋清子給她擦上了。也就是十天半月就好了。這孩子,嘴也是特別硬,我一打她,她就說要回家。因此我也用燒紅的烙鐵烙過她的腳心。

因爲,有孃的,她不能夠打。她自己的兒子也捨不得打。打貓,她怕把貓打丟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豬,怕豬掉了斤兩。打雞,怕雞不下蛋。只能打自己的兒媳婦了。

兒媳婦的地位真的是豬狗不如啊!

婆婆也是這樣從兒媳婦過來的,曾經也是被婆婆屢次改教,只要婆婆氣不順就要打人,誰都不捨得打,連小雞都不捨得打,打女人天經地義啊!哪個女人不捱打呢?

呼蘭河的女人這樣活着,中國的別個地方的女人是不是也這樣活着呢?

我們這兒有句老話叫“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面”。意思是媳婦必須要打,不打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好媳婦,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就像做饅頭,面要使勁地揉,揉到一定程度,做的饅頭纔好吃,才筋道。

經受不住捱打的,一命嗚呼,就像小團圓媳婦那樣;越反抗捱打越重,直至媳婦順從。

這就是100年前中國女性的地位。落後的國家,貧窮的人民,愚昧的文化環境,造就了卑微的時代,卑微的女性。

我想,即便讓我生活在那個時代,是不是也會是個被打死的團圓媳婦?

與愚昧的社會做抵抗,以一己之力抗爭只是以卵擊石,況且是處於社會地位最弱勢的女人、孩子。

蕭紅當時去北京讀書,在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以至於未婚夫的哥哥怒而退婚。在一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女性要爭取一點讀書進步的權利都是叛逆。

4

蕭紅就用她那細膩的平平淡淡的筆觸,書寫着最普通民衆中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描寫着她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只不過是算計着一吊錢能買幾塊豆腐,一隻雞能用來換多少東西,卻無不圍繞着主題,折射出驚心動魄的力量,讓人在沉重中思考,在悲憫中反思。

小團圓媳婦的婆婆要給不知羞的媳婦下馬威,沒事打着玩,認爲打媳婦天經地義。將媳婦打病了,再花錢請人跳大神。

她四五個月都撈不着吃點葷星,給媳婦治病卻捨得去買半斤豬肉。一吊錢就要可以買20塊豆腐哪,她一個月不捨得買塊豆腐吃;十吊錢就可以買12只小雞,她不捨得買幾隻雞崽下雞蛋。爲了給小團圓媳婦治病前前後後花了5000吊錢,以至傾家蕩產,自己哭瞎了一隻眼。她不知道自己就是就是那個罪魁禍首。

老胡家用大缸給團圓媳婦當衆洗澡,大家都想去開開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癱病 的人,人們覺得她們癱了倒沒有什麼,只是不能夠去看團圓媳婦大規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小團圓媳婦第一次洗澡昏過去被擡回屋,本來看熱鬧的幾十人打算回家睡覺。聽說還要洗兩次,個個眼睛發亮,等着看熱鬧,心裏知道洗一次就昏過去,再洗兩次就不堪想象了,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不要再折磨孩子了。等團圓媳婦再次昏過去,這些善心的人卻又都去設法“施救”。

透過衆人的愚昧,也能看出一點反抗的端倪。小團圓媳婦屢次被打,始終沒有告饒,她婆婆說她“嘴硬”,還咬她,折磨到最後昏迷也沒有說一句求婆婆放過她的話。即便反抗的最終結果是死亡,但也是蒼茫雪地裏冒出的一抹綠色。

團圓媳婦一死,大孫子媳婦也跑了。大孫子媳婦已經看清楚這家人的所作所爲,她怕自己就是下一個團圓媳婦,她選擇了逃跑,這說明她是有反抗精神的。

正是有了這些微不足道的人們一點點、一次次的抗爭,所以,《呼蘭河傳》雖然讀起來寒徹心房,卻從字字中透露出的聲聲吶喊感受到一絲絲的希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