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殉罪者》--見證黑暗中的成熟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是看完《心理罪》才繼續看雷米的《殉罪者》。方木以真正的城市之光的身份現身於城市之光(非殺人的城市之光)的結尾。他以心理洞察的天賦偵破一起又一起的疑案,相信,他天才的形象已經映入讀過心理罪的讀者。而《殉罪者》中的魏炯則是從青澀走向成熟的小夥子,他並沒有像方木那般的天賦,卻有方木般的執着。《殉罪者》讀起來同樣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文章中處處鋪墊,處處埋下伏筆,從紀乾坤詢問法律問題到錯案浮現,再到真兇落網,層層遞進,給人一種入勝的感覺。情節看似平淡卻又暗含起伏,讀完整本書,有一種想要深入思考的感覺。

  二十三年前的一起錯案爲整本書拉開序幕。心中總有疑問:“爲何二十三年前都未告破一起案件,爲何又成爲一起錯案而被保留下去?”一枚帶刀痕的指紋,一撮豬毛,一個黑膠袋而剝奪一個人的生命。由於上級的壓力,而對一個只有證據指向,而沒有殺人動機的嫌犯許明良進行嚴刑逼供得出所謂的“口供”。這難道又要回歸到舊社會?更可氣的是,駱少華查出兇手,卻不昭告天下,還死者一個清白,而是自己對兇手進行制裁。僅僅是爲了自己團隊的榮譽和名聲,這難道是一個警察該有的?到最後,戰友去世,寧願和兇手同歸於盡也要將事實埋進土堆。或許也是他有警察的氣節,或許是對去世戰友的致敬。究其原由,仍是心中對戰友的敬與愛,只是在此案中表達的方式不正確罷了。

  由於投訴無門,他採取了極端的手段來使警方再次關注這起殺人案。紀乾坤將嶽筱慧的母親樑慶芸殺害並分屍,但還是沒有引起警方的關注,而將此案作爲疑案處理。或許是對妻子的愛讓紀乾坤如此癲狂,或許是因爲那黑暗的污穢抹殺掉他原本光明的前途,或許是因爲那污濁染指了他原本清白的生活。倘若警方一早查明真相,或許悲劇便不會發生,只是受害者的親人永遠生活在痛苦之中。同樣,愛讓林國棟變得狂躁,變得痛恨那個搽有蝴蝶夫人的女孩。他越來越喜歡那種佔有慾,從而犯下滔天罪行。倘若女孩早早與他劃清界線,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相比之下,杜成顯得更爲冷靜,因爲查案失去在家等候的妻兒。他忍受喪妻喪子之痛來查這起案件。他不偏激,不頹廢,只是採用正當的手段來找尋答案。在黑暗之中前行,與其狂躁地摧毀障礙物,倒不如仔細摸索尋找前行的路。

  嶽筱慧和魏炯經歷這件事後變得更加成熟。在母親去世後,嶽筱慧擔起家庭的重任,照顧着失落的父親。每當父親用酒來忘記傷痛而在飯店喝酒鬧事時,她每每去救沉溺傷痛的父親。沒有那顆堅強卻柔軟的心,或許就抵不住這世界給她的重負。魏炯則漸漸變得成熟,變得有志向。聽前人的傷心事,替他們完成未了的心願。或許,人心歷經黑暗的洗禮,再見光明會變得更堅強吧。未經歷黑暗的磨礪,又怎會珍惜此刻的光明。

  合卷,對生命又一層的敬畏油然而生,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地強大。當林國棟將惡魔之爪伸向四名無辜的婦女時,他不管她們的呻吟,用那泛着冷光的手鋸了斷她們的生命。生命的盡頭,馬健不管身後愈加刺進的刀,仍堅持抓住即將墜下樓的嶽筱慧。這是一名警察堅韌的靈魂。也看到人心扭曲的可怕,只因一個女孩的拒絕,一個出色的青年淪爲吞噬生命的魔鬼。回想文末,四人和平的見面,似乎更透露出人的成熟和冷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