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咖啡的冲煮我就知道这么多 开篇

大家好,我是咖啡狗 也可以叫我二哥,愉快的周末开始了,这个周末我也没有闲着,我们的烘豆师计划正在进行当中,上周六的分享课程是我来给大家做的分享


PPT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昨天晚上洗澡的时候灵感又来了,感觉内容要扩充一下,今天早上六点半拍起床有,又修改了一次,差一点错过了开课时间,还好十点钟准时到达了”见面说“


大家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上来就是干货,化学方程式都上来了,而且参加分享课程的同学说希望下次课程能展开讲,因为很多新手,对于他们来说内容有一些是属于高阶冲煮的内容


第一章 冲煮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一些什么

水:咖啡有98%都是水,我们通过水这种媒介把咖啡里的可溶性物质萃取出来,所以冲煮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水的知识

•水 H₂O (氧原子吸引正电 氢原子吸引负电)


•水具有极性 ,会抱团,自来水更多属于大分子的水,渗透能力和溶解性都比较低,而小分子水具有活性溶解度和渗透性更好,比如山泉水,我们也可以通过在纯净水中加入阳离子(钠离子 钾离子 镁离子)来提高咖啡的萃取率

•纯净水(TDS低) 萃取率也会低,所以我建议大家用农夫山泉制作手冲咖啡,包括直饮水也可,像怡宝或者冰露因为是纯净水TDS在0不太适合手冲,而农夫山泉的TDS在55左右,包括SCA精品咖啡协会建议水的TDS(总溶解固体量)18-85ppm.水中钙和镁离子含量较高时我们称为硬水,含量少称为软水。


我之前用屈臣氏的纯净水做测试,TDS值为0,加入了药粉,TDS上升到了79


我们分别用TDS 0, TDS 50 ,TDS 80 ,TDS 120,的水做了杯测

•50-120TDS之间制作出来的手冲咖啡最甜


为什么不能使用自来水冲手冲?

由于管道老化铁锈 ,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铁锈 重金属氯气和腥味,属于硬水还可能会有异味


说完了水,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咖啡中有哪些物质

咖啡中酸和涩感的来源


风味酸:咖啡中的绿原酸经过烘焙分解为 苹果酸 柠檬酸 醋酸,酸的物质是易溶于水的 所以萃取过程中酸也是最先被萃取出来控制酸只能从中后段入手,萃取甜度来抑制酸。大家可以试验,制作手冲或者制作浓缩咖啡只截取前段,前段喝起来是最酸的,中间段更多的萃取甜感,而后段是为了调整浓度(水粉比)



葫芦巴碱(苦 茶涩感 咬喉感)

萃取不足(高强度的酸)和过萃(纤维物质)都会带来涩感的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矿物质是最先萃取出来然后是-酸-随后的糖分-最后是纤维 -油脂

所以咖啡萃取的前段是萃取风味及酸甜,所以注水前面100毫升我认为是最为重要的阶段,中后段主要目的是调整浓度和提升醇厚度


咖啡物质的溶解 :咖啡中萃取在前段基本完成(180毫升注水)后段以调整浓度为主(也有可能萃取出苦)萃取在170-180毫升后萃取物质有所上升,萃取物质的上升主要来源于绿原酸和 葫芦巴碱,这也是为什么过萃的咖啡会有涩感或者尖锐的酸


水粉接触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经过粉层最先接触的是滤杯表面的粉层,因为最上层接触水的时间更久,所以上层萃取率高,而下层接触的水时间段所以萃取率低。这也是为什么V60滤杯萃取的咖啡更有层次感,果酸更强,而蛋糕杯制作的咖啡更平衡,因为蛋糕杯有更大的表面积,粉层也更浅。

所以豆子烘焙度太浅,不适合厚粉层,因为上层可能已经过萃,下层才刚刚好甚至萃取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咖啡店大多数用聪明杯或者蛋糕杯2-4人份的原因,而深烘焙希望能带出更多的层次感和酸质,所以用厚的粉层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下一期讲关于冲煮和研磨的关系,包括我对冲煮的一些思路,大家好好消化以上内容,谢谢大家的到来!


                                                                                                   2018年11月27号 23:3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