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和平》:戰爭是需要敵人的

​“因爲我還沒穿上軍裝,我的戰爭就已經結束了;我在學校裏始終在服現役:我在那兒殺死了我的敵人。只有菲尼亞斯從不害怕,只有菲尼亞斯從不仇恨任何人。”

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的美國。

吉恩和菲尼是在一所男校——德文學校裏​認識的好朋友。吉恩成績優異,體育卻不太行;菲尼體育很好,人緣更好,他是學校裏的明星人物。不僅如此,菲尼心思純真,他喜歡體育,但並非競技,他打破了學校裏的記錄,卻不讓吉恩告訴其他人,因爲他只享受體育過程中的歡愉。他不嫉妒任何人,也不抵抗任何人。

吉恩不該產生嫉妒的,但他就是嫉妒瞭如此優秀的朋友。他壓抑着自己內心的黑暗,同時被菲尼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他十分矛盾,他在心裏把菲尼當成了他的敵人,儘管菲尼並未想過與他競爭。

在一個夜晚,菲尼和吉恩去爬樹,吉恩故意晃動樹枝,導致菲尼墜落,終生殘疾。菲尼也許懷疑過自己受傷的原因,但他迴避了,他仍維持着這段友誼。後來他重回學校,已經無法參加任何體育活動了,可他還是樂觀地訓練吉恩參加體育活動。吉恩承受着內心巨大的煎熬,對這段友誼,他感情複雜:他承認他是很喜歡菲尼的,但他無法抑制對菲尼的嫉妒;他想要成爲菲尼那樣的人,卻害怕與菲尼再靠近……

吉恩與菲尼可以說是性格極其相反的兩個人。吉恩唯唯諾諾,小心翼翼;菲尼樂觀開朗,善良純真。但也正是菲尼這種純真深深吸引了吉恩,也加重了吉恩的妒忌心。直到後來菲尼再次發生意外,最終死去,過了幾十年,吉恩才醒悟,他是打敗不了菲尼的。

每個人都會在內心有一個敵人,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與之對抗,要競爭。菲尼沒有,他向來只有和平。

本該是一羣青春正好的少年人在學校裏享受自由快樂的時光,但因爲發生在二戰時期,戰爭不允許他們慢吞吞地長大。菲尼在殘疾之前,學校裏的夏天永遠是這羣少年最快樂的玩耍時光,放佛戰爭離他們還很遠。菲尼受傷之後,戰爭就像風一樣不知不覺已經吹進了這所學校,他們因爲戰爭也要提前變成大人了。這種前後文的敘述,就好比菲尼,或者說是菲尼這種乾淨純潔的精神和魅力,在與戰爭所代表的的殘酷冷血,進行着對峙。

菲尼那種純淨的心靈帶領他的朋友們度過了美好的夏天。菲尼死去,戰爭終於不再縮手,籠罩了整座德文學校。因爲戰爭而變得陰鬱的少年們,帶着被迫成長的焦躁和不安,終於埋葬了自己的青春。

小說本身不厚,本來我是衝着少年人的友誼去看的,沒想到是個“悲劇”。但多少可以理解吉恩的心態,卻無法認同他的行爲。所以他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這一生,該永遠也活在菲尼的影子下了。這場殘酷的友情,見證了少年們殘酷的青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