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的真實|《南方週末·後臺》第三輯

《後臺》看到第三輯,“無奈”的情緒說不清是多了還是少了,就像筆觸的冷靜,說不清是因爲現實的政策因素還是個人的成長與妥協。

說好的筆記一直拖着,因爲想不好主題。翻了翻書,發現並沒有太多的摘要和標記。第三輯更像是資深新聞人的私人筆記與絮說。只是,知道這份筆記是要公開的,似乎就需要帶有某種情緒落筆,就像從開始就會有某種“人設”在。也因爲知道這份筆記是要公開的,以新聞人的敏感性,表達必然不會過火,所以也需要收起一些狷介與乖戾。

第三輯只有兩個部分——行動與思考,即沒有上報的新聞或沒有上報的記者手記,以及關於新聞和新聞理論的思考。

第三輯較之前兩輯,國際範兒更足了。這種國際範兒不只是出國採訪和參考西方新聞學理論進行新聞創作,而是經歷了國際交流之後的文化自信。也許是因爲南周在海外得到了認可吧。但正如我在第一輯筆記中寫的那樣,自信與能力總是相互成就的。因爲南周有了更大的舞臺,所以南周人看世界的高度也提升了。

新聞內容和前兩輯的差別不大,只是不被報道的東西多了。因爲我不做新聞,所以這不是我關注的重點。或許這麼講會被鍵盤俠噴吧。Whatever,噴就噴吧,但下面我要說的也是我的回答。

第一輯的記者們討論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第二輯糾結於新聞文本的寫作方法,到了第三輯,卻像是“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該風雨兼程”的宣言和執行者,有點像新聞人因爲審查和閹割而被批判之時的辯解。

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以前即使有南周,最多也就一週一個熱點,而今的新媒體人甚至每天追的熱點都能有選擇性。應接不暇的熱點和新聞人的職業道德缺失,一次次的反轉與翻案,讓吃瓜羣衆聊也不是,不聊也不是。頗爲難。

“在我們這個重視結果但並不是太注重過程的社會氣氛裏,人們習慣了要個說法,而一旦得到了,也就罷了,事件本身也就進入被遺忘的排隊等候區,沒有懸念的,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抹平國人心中那點可憐的記憶與思考,僅僅剩下幾個名字或是一些誅心之論,歷數近幾年的多次事件,概莫能外。(P173)”

這一切還有意義嗎?還值得記錄嗎?背後是無聲回答還是熱鬧非凡卻聽不清一個完整句子的“無聲”呢?

“我覺得生活從來就是我理解的這個樣子,它可以是平緩的,但仍然是激流,我們都將逆流而上,尋找自己未曾瞭解它是何物的事物。”(P238)

回到了第二輯的觀點,新聞記錄當下的歷史。那麼意義留給後人評說吧。至少後人有評說的資料啊。

從第一輯到第三輯,多麼像我們從象牙塔走進社會的過程啊!一開始爲理想無問東西,甚至有些“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愴然;而後經歷挫敗,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太沖動了,而後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做最“平凡”的事。

面對一切的不確定,面對夜深時理想的拷問,屬於新聞人的,只有且行且記錄了。

這份記錄裏,帶着職業素養和人文情感,是否真的“如實”?或者它只是某種特定的真實。我且不去討論,只願有更多經歷了《後臺》三次新聞理論與實踐不斷反芻而成熟的新聞人,即使面對“凱撒不愛我”的現實,依然還能有所堅持。

也願我能不忘我的理想,繼續堅持。

學會保護自己。

面對內心,也對自己真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