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覺醒

文/書山花開

矇昧與無知牽手,遮住世間的光,讓黑暗久在心裏做巢孵化,生出更多的黑暗來。而書籍是一束獨特的光,以穿越時空的強力,喚醒沉睡在黑暗深處的自我。

在一堆以“四書五經”爲磚砌起高而嚴密的牆的夾縫裏,《精忠傳》《水滸傳》《隋唐》《三國》《西遊記》等,跳騰而出,鋪排成一地的陽光,刺人的眼,讓心靈開出燦爛的花來。

老先生戴着高度近視的眼鏡,在“子曰詩云”的天空裏,看不到風的自由飛舞。“離經叛道”的標籤,打在“稗史野說”裏,讓偷偷藏身於抽屜間或躲在經書下的那一本兩本,像火藥一般,吱吱冒着煙。那濃重的氣息如此嗆人,連眼鏡也幾乎要跌落下來。

“造反”像岳飛背上的字那樣,扣肉般深刻,每時每刻帶給心以強烈的刺激。帶着它,在不公的現實裏,隨時找到足夠信任的憑證;依靠它,肆意地在歷史與現實間無阻暢行。

在窗戶被遮蔽的屋子裏,有着人鮮爲人知的光,從《盛世危言》的世界裏射出,恣意流淌,那裏搬出的鐵路、電話、電報、輪船,在封閉的小房子裏隆重展覽,熠熠生輝,令人心醉。

“嗚呼,中國其將亡矣!”那一聲驚歎,從一本小冊子裏發出,落在心裏如同驚雷。喪失主權的殘酷現實,讓那些“子曰詩云”成爲歷史的文物需要永久封存,必須走出閉塞的鄉關,看見更廣大的世界,和真理一起呼吸——那如高僧的頓悟,覺醒來得猝不及防又理所當然。

書籍是光,抓在閱讀者手裏,萌發獨立的自我意識,驅散矇昧無知的暗,打開世界的門。帶着已經覺醒的那顆心,肩起屬於自己的時代責任,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絮言

01.今日按計劃開展《紅星照耀中國》主題式名著閱讀活動,閱讀第四篇第一節《童年》,按組討論擬定一組關鍵詞、設計三個問題,爾後作展示分享。整體而言,學生的表現,令人滿意。而最考驗人的,就是按照擬定一組關鍵詞,確定主題,以文本爲依據,寫一篇有理有據的文章。寫得如何,便是該活動的最終檢驗尺度。

02.本文改寫的原文依據:①看“造反”故事的舊小說:我愛看的是中國舊小說,特別是關於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時候,儘管老師嚴加防範,還是讀了《精忠傳》、《水滸傳》、《隋唐》、《三國》和《西遊記》。這位老先生討厭這些禁書,說它們是壞書。我常常在學堂裏讀這些書,老師走過來的時候就用一本正經書遮住。大多數同學也都是這樣做的。許多故事,我們幾乎背得出,而且反覆討論了許多次。②看《盛世危言》:我常常在深夜裏把我屋子的窗戶遮起,好使父親看不見燈光。就這樣我讀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書,這本書我非常喜歡。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義學者,以爲中國之所以弱,在於缺乏西洋的器械——鐵路、電話、電報、輪船,所以想把這些東西傳入中國。《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復學業的厚望,我也逐漸討厭田間勞動了。不消說,我父親是反對這件事的。爲此我們發生了爭吵,最後我從家裏跑了。我到一個失業的法科學生家裏,在那裏讀了半年書。③看瓜分中國的小冊子:我現在還記得這本小冊子的開頭一句:“嗚呼,中國其將亡矣!”這本書談到了日本佔領朝鮮、臺灣的經過,談到了越南、緬甸等地的宗主權的喪失。我讀了以後,對國家的前逾感到沮喪,開始意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同一章節的主題讀寫:叛逆與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