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56)《飲酒二十首》(其五)

文/書山花開

❂原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24】

一座草廬蓋在人間塵世,卻聽不到車馬的騰喧。

要問他怎麼能夠如此?心飛寥闊,住地就自然荒偏。

在東籬下采摘菊花,悠然間南山闖進了眼簾。

傍晚時山嵐氤氳真是佳妙,結伴成羣的飛鳥紛紛歸還。

這裏麪包含着自然的真諦,想要辨析卻忘了表達的語言。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130】

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爲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

自顧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

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謝先俊/王勳敏《陶淵明詩文選評》,p36】

我寄居在這塵囂的人間,門前獨無車馬喧聞。

若問我爲啥能這樣,心離俗塵住所自然偏遠。

在屋東的籬下把菊花采,悠閒自在瞧見南山。

傍晚的山色最美好,倦鳥結伴返回林間。

此情此景蘊藏着淳真的意趣,我想辨別表達卻選擇不出恰當的語言。

❂解釋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24】

本章敘寫隱耕以後所享受到的無窮的自然樂趣。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129】

這首詩寫在和諧寧靜的環境中,詩人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詩人在平靜的心境中,體悟着自然的樂趣和人生的真諦。這一切給詩人的精神帶來極大的快慰與滿足。

【謝先俊/王勳敏《陶淵明詩文選評》,p35】

作者強調思想上拋卻俗念,就能擺脫塵世的干擾,盡情體味大自然的意趣

【張彥《陶詩今說》,p107】

第五首不僅是《飲酒二十首》中最好的,也是陶公全部詩作中的佼佼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已成爲婦孺皆知的名句,早已走出國外,成爲許多不同膚色的人們手傳口誦的中國文化經典之作。這兩句文辭不深的詩,稱得上是“言簡意賅,其義深邃”的經典。如同大自然中的一座富礦,其“精妙”之義,是很難挖掘淨盡的,美妙無窮也!不是大手筆,怎能造出如此之“精品”!另外,這不僅是一首詩,而且是一幅畫,典型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佳作。你想練練自己的才學和功力麼?那你就拿起你手中的勁筆抑或打開你心儀的電腦,放開你智慧的“雙翼”——用你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乃至抽象思維——調動起你所有的潛力和天資,把它改寫成一篇不失其原義原味而且同樣“美妙”的散文吧。

【劉繼才《陶淵明詩文譯釋》,p103】

這首詩寫詩人身在人間而心遠世俗的生活態度和陶醉於自然真意之中的樂趣,從而表現了他鄙夷上層社會,不與統治者合作的清高節操。“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既是回答別人的發問,也是自己處世經驗的總結。這是因爲他斷絕世俗交往,不受外界干擾,心情自然是寧靜的。但在寧靜中,我們卻可以看出他拒絕統治者徵召的決絕態度。不過詩人表現這一切,都是心平氣和的,絲毫不給以劍拔弩張之感。詩的後半部,通過寫他採菊時所見景物,表達了自己找到人生真諦的快慰心情。此詩是《飲酒,詩中傳誦最廣的一首。它的突出特點是意境幽遠,思與景諧。正如蘇軾所言:“因採菊而見南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東坡題跋》卷二)其次,寓理於景,給人以思想啓迪。由於詩人對生活進行較深入的開掘,所以常常能在抒情寫景之餘,插入精闢的哲理性議論,使之既以情感人,又以理警人。其中“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間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便是名句。此外,這首詩語言平易,清新自然,也足以體現陶詩的特點。

【《中國詩苑精華 陶淵明卷》,p114】

此詩是陶詩名篇,向爲歷代文人所激賞。詩人以其神來之筆描繪、勾畫了一個“桃花源”式的極樂世界,寫得含蓄幽默,自然真切,饒有風趣,表現了詩人對當時黑暗社會現實的無比厭惡和對閒居躬耕生活的熱愛。清溫妝能對此詩推崇備至:“淵明詩類多高曠,此首尤爲興會獨絕,境在囊中,神遊象外,遠矣!得力在起四句,奇絕妙絕,以下便可一直寫去,有神無跡,都於此處領取,俗人反先賞其採菊數語何耶?至結二句,則愈真愈遠,語有盡而意無窮,所以爲佳。”(《陶詩匯評》卷三)

【《陶淵明詩文鑑賞辭典》,p101】

大致在魏晉以前,以儒家學說爲核心,中國人一直相信人類和自然界都處於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這一種外於而又高於人的個體生命的權威,在東漢末開始遭到強烈的懷疑。於是就迎來了個性覺醒的時代;在文學創作中,相應地有了所謂“人的主題”的興起。但個性覺醒,既是舊的困境與背謬的結束,又是新的困境與背謬的發現與開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個體生命與永恆的宇宙的對立。詩人們不斷髮出哀傷的感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自顧非金石,咄惜令人悲”(曹植《贈白馬王彪》);“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懷詩》)。人們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無限存在對有限人生的壓迫。但是,即使說困境與背謬註定要伴隨人類的全部進程(這是一個存在主義的觀念),在不同的階段上,人還是要尋找不同的解脫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詩意上的,人也要發現一種完美的生命形態。所以到東晉末,在玄學的背景中,陶淵明的詩開始表現一種新的人生觀與自然觀。這就是反對用對立的態度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而是相反地強調人與自然的一體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在他的《飲酒》之五中,表現得最爲充分而優美。憑着它那淺顯的語言、精微的結構、高遠的意境、深蘊的哲理,這首詩幾乎成了中國詩史上最爲人們熟知的一篇。全詩的宗旨是歸復自然。而歸復自然的第一步,是對世俗價值觀的否定。自古及今,權力、地位、財富、榮譽,大抵是人們所追求的基本對象,也便是社會所公認的價值尺度。儘管莊子早就說過,這一切都是“賓”,即精神主體的對立面(用現代語彙說,就是“異化”),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終究無法擺脫。而陶淵明似乎不同些。他當時剛剛從官場中退隱,深知爲了得到這一切,人們必須如何鑽營取巧、裝腔作勢,恬不知恥地丟去一切尊嚴。他發誓要扔下這些“賓”位的東西,回到人的“真”性上來。於是有了這首詩的前四句。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車馬喧”,意味着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所謂“冠帶自相索”。因爲陶淵明喜歡訴窮而人們又常常忘記貴胃之家的“窮”與平民的“窮”全不是一回事,這兩句詩的意味就被忽視了。實在,陶家是東晉開國元勳陶侃的後代,是潯陽最有勢力的一族。所以,儘管陶淵明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門無車馬終究是不尋常的。所以緊接着有一問:你如何能做到這樣?而後有答,自然地歸結到前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遠”是玄學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脫於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狀態。此處的“心遠”便是對那爭名奪利的世界取隔離與冷漠的態度,自然也就疏遠了奔逐於俗世的車馬客,所居之處由此而變得僻靜了。進一步說,“車馬喧”不僅是實在的事物,也是象徵。它代表着整個爲權位、名利翻騰不休的官僚社會。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語,其實結構非常嚴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轉折,第三句承上發問,第四句回答作結。高明在這種結構毫無生硬的人爲痕跡,讀者的思路不知不覺被作者引導到第四句上去了。難怪連造語峻峭的王安石也大發感慨:自有詩人以來,無此四句!排斥了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作者在什麼地方建立人生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稱爲“自然哲學”,它既包含自耕自食、儉樸寡慾的生活方式,又深化爲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一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爲獨立的精神主體,都直接面對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原來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遷變的表現,只是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投入到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和名利的競逐中,以至喪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滿焦慮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態,只有歸復自然,才能求得。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出來,詩就變成論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人(題名叫《飲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飄飄然忘乎形骸的詩人)在自己的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偶然間擡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廬山)相會。“悠然見南山”,按古漢語法則,既可解爲“悠然地見到南山”,亦可解爲“見到悠然的南山”。所以,這“悠然”不僅屬於人,也屬於山。人閒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峯中一起奏出,融爲一支輕盈的樂曲。另一種版本,“見南山”的“見”字作“望”。最崇拜陶淵明的蘇東坡批評說:如果是“望”字,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東坡先生非常聰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處,他的話說得不錯。爲什麼不能作“望”?因爲“望”是有意識的注視,缺乏“悠然”的情味。還可以深一步說:在陶淵明的哲學觀中,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損,全在於人有着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帶來得之驚、失之憂,根本上破壞了生命的和諧。所以,在這表現人與自然一體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無所屬的“見”,而不能用目有定視的“望”。見南山何物?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於峯際;成羣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這一切當然是很美的。但這也不是單純的景物描寫。在陶淵明的詩文中,我們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句子:“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卉木繁榮,和風清穆”(《勸農》)等等,不勝枚舉。這都是表現自然的運動,因其無意志目的、無外求,所以平靜、充實、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應該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個自然運動中完成其個體生命。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最後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裏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剛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實際的意思,是說這一種真諦,乃是生命的活潑潑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體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後世禪家的味道,在這裏已經顯露端倪了。在詩的結構上,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詩的形象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同時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體悟,去咀嚼。這首詩,尤其是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爲“靜穆”、“淡遠”,得到很高的稱譽。然而簡單地以這種美學境界來概括陶淵明的全部創作,又是偏頗的。因爲事實上,陶淵明詩文中,表現焦慮乃至憤激的情緒,還是很多,其濃烈幾乎超過同時代所有的詩人。但也正因爲焦慮,他才尋求靜穆。正像我在開頭就說的,這是在新的困境與背謬中所尋得的理念和詩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態。也許,我們能夠在某個時刻,實際體驗它所傳達的美感,進入一個純然平和的、忘卻人生所有困擾的狀態,但這絕不可能成爲任何人(包括陶淵明)的全部人生。(駱玉明)

【金融鼎《陶淵明集註新修》,p131】

蘇軾《東坡題跋》卷二《題淵明飲酒詩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

晁補之《雞肋集》卷三十三:東坡雲陶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採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則既採菊又望山,意盡於此,無餘蘊矣,非淵明意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本自採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然忘情,趣閒而累遠,此未可於文字精粗間求之。

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卷三引:張九成日:此即淵明畎畝不忘君之意也。

孫月峯評、閔齊華注《文選瀹注》卷十五:直率意卻自煉中出,所以耐咀嚼。“見南山”果妙,不知何人改爲“望”字。此詩大是妙境;第點出“心遠”“真意”,翻覺亦有痕。

蔣薰評《陶淵明詩集》卷三:此心高曠,興會自真,詩到佳處,只是語盡意不盡。若張無垢謂“淵明畎畝不忘君之意”,似以南山作比語,恐不然。

王士禎《古學千金譜》:通章意在“心遠”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從古高人只是心無凝滯,……心不滯物,在人境不虞其寂,逢車馬不覺其喧。籬有菊則採之,採過則已,吾心無菊。忽悠然而見南山,日夕而見山氣之佳,以悅鳥性,與之往還,山花人鳥,偶然相對,一片化機,天真自具,既無名象,不落言詮,其誰辨之?

方東樹《昭味詹言》卷四:此但書即日即事,而高致高懷可見。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遠,則地隨之。境既閒寂,景物復佳。然非心遠,則不能領其真意味,既領於心而豈待言,所謂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言,有曾點之意。後六句即心遠地偏之實事。

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55)《飲酒二十首》(其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