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書多塵土03||《金庸全集》

文/書山花開

吾家有書多塵土||欲曬書序


01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越女劍》,此爲金庸書也。

遙想當年,讀初中時,書本不多,借而讀之。

一本本,廢寢忘食,癡迷翻閱,入武俠世界,知有《九陰真經》,爲武功祕笈,武林之瑰寶,或爲之背叛師門,遁跡荒漠,或由此勞心耗神,生死以之,或因之精神錯亂,心智迷失。饒是如此,而初心不改,愛之如狂。

原以爲真有此神祕功力,勤練可以有氣,有氣則足以使劍,劍有奇氣則可以劈山裂石,可以所向無敵,勤練可以有能,能在則可以發功,功成則可以運掌如風,摧枯拉朽,可以飛檐走壁,躍然枝頭如鷹飛。

原以爲自有此江湖,超然法律之外,全決於道義與武功。道義在身,則可大開殺戒,人雖死而無餘恨;武功上乘,則可使人皆敬服,拜爲盟主,掌控大權,指點江山,盛氣凌人,人皆望風從之,靡然順之。

如此讀之數年,又有電視如《射鵰英雄傳》風行。

家貧,無電視機,常行數裏外至有電視機家者觀之。黑白,屏小,觀者如堵。音樂聲起,衆皆亢奮,粵語不知其所謂,而聆聽者覺其韻律之纏綿遲迴,發語之深切動心。

情節之複雜,出人想象之外;人物鮮明,使人悲歡交加。

楊康忘家國之仇,認賊作父,薄情寡義,欺騙念慈,終至於父母雙雙斃命,而猶貪性不改,富貴之心存而親情倫理淡,萬千算計,有毒加身,冥冥之中,報施不爽,令人感嘆。

郭靖抱國仇家恨,流落蒙古,遇尋訪者江南七怪,由其傳授學技,奈何天資愚笨,用力劬勞而進展緩慢,諸師皆心灰意冷。孰料遇馬鈺道長,未授拳腳之術,而唯教其靜心打坐而已,忽然心性大開,武藝與日俱進。此間頗具玄妙處。

如此,看電視,伴以常翻書,金庸小說讀之漸多,十五本幾乎都翻過。

02

這套書,購的時間不算早,收羅金庸的小說較全,又極其便宜,可惜字太小,瀏覽比較吃力。好在這裏的小說以前基本上翻過,讀此,算是複習。

在很多年之後,由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一版復一版,偶爾也看看,但幾乎沒有看完,哪怕是看完其中的一集,也需要極大的決心和耐心。

我曾這樣想:爲什麼以前喜歡得要命,沒幾年之後就興致索然了呢?

這原因大概是:(1)打打殺殺的,越來越不喜歡。所有打打殺殺的,由於年齡關係,越來越不喜歡。武俠也不例外。

(2)曾經有的閱讀興奮點,比如靠武功成就自我,在江湖中揚眉吐氣甚至稱王稱霸,隨着心智的成熟,逐漸消失無餘痕。

(3)和電影相比,電視的拖沓和乏味越來越嚴重,在本來看電視越來越少的背景下,武俠電視的情節設置和故事發展速度方面,更是令人可厭。

03

上面幾段話寫於暑期,已過2個多月了。驚聞金庸過世,就在後臺找出這個尚未寫完的文檔。

由金庸小說伴隨着長大的我們,小時候能夠有一個豐富的想象,在想象的獲得裏知道學問的淵博、文化的燦爛,以及道義的存在,從形形色色的人物感知正義與良知,曲折的故事裏享受遇險的驚喜,那些屬於人生早期的啓蒙,均拜其作品所賜,尤其在那個像荒漠一般的歲月,有了它簡直走進了生命的綠洲,遭逢人生的奇蹟。

書或許最後會成爲塵土,但關於讀書的記憶像雕刻在樹上的文字那樣,隨着生命歷程的進行,愈發顯得深刻,更爲鮮明。

吾家有書多塵土01||耕堂文錄十種

吾家有書多塵土02||《駱駝祥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