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包法利夫人》||(03)報名字風波

文/書山花開

許譯(許淵衝翻譯):於是新生狠下決心,張開血盆大口,像在呼救似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叫道:“下坡花力!”這下好了,笑聲叫聲直線上升,越來越鬧,有的聲音尖得刺耳,有的像狼號,有的像狗叫,有人跺腳,有人學舌:“下坡花力!下坡花力!”好不容易纔變成零星的叫聲,慢慢靜了下來,但是一排板凳好像一串爆竹,說不準什麼時候還會爆發出一兩聲壓制不住的笑聲,猶如死灰復燃的爆竹一樣。(P4)

張1譯(張道真翻譯):新學生下了最大決心,把嘴張得大大的,向喊人似的,提高嗓門,叫出了夏包法利下這幾個字,課堂上馬上發出了一陣喧囂,聲音越來越大,裏面夾着的尖叫聲。有人噓叫,有人吼嚷,有人頓足,有人反覆的喊夏包法利,夏包法利聲音久久才逐漸減弱成零星叫聲,好不容易纔完全平靜下來;但有時這喧鬧聲在一排學生中還會重新開始,這裏那裏還會發出壓低的笑聲,像沒有燃完的鞭炮。(P4)

張2譯(張俊萍翻譯):於是新生鼓足勇氣,張開大嘴,憋足了勁,像是求救一樣高喊道:“下坡花力。”頓時,全班笑聲整天,一片喧鬧,好像狼嚎狗吠般發出刺耳的怪叫,其中還夾雜着跺腳聲和模仿腔:“下坡花力!下坡花力!”終於漸趨安靜,即使偶爾有幾聲叫喊也變得平淡多了。但是,誰也無法斷定那些難以抑制的笑聲就不會重新爆發,因爲那面前的每行長凳都如同隨時可以引發的爆竹。(P3)

張3譯(張承濱翻譯):於是,新生像橫下決心似的,拼命張大嘴巴,使出全身力氣,像大老遠喊人似的喊出這幾個字:“查包法裏。”整個教室“轟”的一聲又炸開了鍋,越鬧越兇,還夾雜着尖叫(有人亂吼,有人學狗叫,有人跺腳,還有人一個勁地學舌:“查包法裏!查包法裏!”)。這震耳欲聾的聒噪聲好半天才平靜下來,變成此起彼伏的個別音符,但在一排排的學生之中,還有人不時地發出聲來,像未燃盡的鞭炮一樣東一聲西一聲地響起來。(P4)

李譯(李健吾翻譯):於是新生下了最大的決心,張開大口,像喊什麼人似的,扯嗓子嚷着這幾個字:“查包法芮。”只聽轟的一聲,亂哄哄響成一片,漸強音夾着尖叫(有人號,有人吠,有人跺腳,有人重複查:“包法芮!查包法芮!”),跟着又變成零星音符,好不容易纔靜了下來。笑聲是堵回去了,可有時還沿着一排板凳,好像爆竹沒有滅淨一樣,又東一聲,西一聲,響了起來。(P5)

周譯(周克希翻譯):新生橫下心,拼命張大嘴巴,使出全身勁兒,像大老遠喊人似的喊出了這幾個字:“夏包法利”。教室裏頓時炸開了鍋,喧譁聲猶如漸強音那般愈來愈響,夾雜着陣陣尖利的噪聲(有人亂嚷嚷,有人學狗叫,有人跺腳,有人一個勁地學舌:“夏包法利!夏包法利!”),震耳欲聾的聒噪好半天才平靜下來,變成此起彼伏的個別音符,但不時還會從一排座位冷不丁冒出沒能忍住的笑聲,彷彿一枚爆竹還沒燃盡似的。(P6)

閱讀贅言

帽子的鬧劇剛剛結束,老師問查理叫什麼,老師沒聽清,老師說再說一遍,他嘟嘟囔囔說了,可仍舊沒聽清,於是老師喊道“大聲點兒!”查理果然就喊了。接着就是上面所選的文字。

這裏有兩個方面的呈現,一是查理喊自己名字,一是這個聲音引起的騷動。

喊自己的名字,有心理,有動作,其中“下了最大的決心”,決心而言“最”,突出其行爲的堅定,帶有一定諷刺的意味。“向喊人似的”與“像大老遠喊人似的”相比,後者更具體;“像大老遠喊人似的”與“像是求救一樣高喊”相比,後者更有故事性。

寫同學強烈的反應,從整個教室的喧鬧,發展到零零星星的聲音,具體寫出了過程的變化,很細緻。喧鬧聲像什麼,“炸開了鍋”,同學們“好像狼嚎狗吠般”,是整個感覺。而寫學生的具體表現,則更爲細膩,概括起來這些人的做法有:亂吼、怪叫、跺腳、學舌。裏面或說“有人學狗叫”,未必符合實際,說成“有的像狗叫”,更容易令人接受。大部分人基本安靜以後,似乎趨於安寧了,可仍舊還有聲音,這聲音像什麼呢?像未燃盡的爆竹,以爲不會有動靜,誰知忽然竟起着東一聲西一聲的,說“猶如死灰復燃的爆竹一樣”,非常正確,而說“每行長凳都如同隨時可以引發的爆竹”,則沒有將這個意思表達出來。

需要說明的是,除了鏡頭一般再現查理喊、同學鬧這一場景外,作者還將同學的表現比作是音樂裏的變化:“漸強音愈來愈響”,到整體安靜,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個別音符”。這樣寫,增強了描寫的形象性。

與此相關的,還有

細讀《包法利夫人》||(01)包法利出場

細讀《包法利夫人》||(02)神情侷促不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