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08)《命子》

文/書山花開

❂原詩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

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紛紛戰國,漠漠衰周。鳳隱於林,幽人在丘。

逸虯繞雲,奔鯨駭流。天集有漢,眷予愍侯。

於赫愍侯,運當攀龍。撫劍風邁,顯茲武功。

書誓河山,啓土開封。亹亹丞相,允迪前蹤。

渾渾長源,蔚蔚洪柯。羣川載導,衆條載羅。

時有語默,運因隆寙。在我中晉,業融長沙。

桓桓長沙,伊勳伊德。天子疇我,專征南國。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得。

肅矣我祖,慎終如始。直方二臺,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

嗟餘寡陋,瞻望弗及。顧慚華鬢,負影隻立。

三千之罪,無後爲急。我誠念哉,呱聞爾泣。

卜雲嘉日,佔亦良時。名汝曰儼,字汝求思。

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厲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於我!

既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日居月諸,漸免子孩。福不虛至,禍亦易來。

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30】

我家遙遠遙遠的先祖,興起的時代早自帝堯陶唐。

丹朱在帝舜時失去帝位,經歷幾代,我族重又獲得榮光。

曾稱御龍氏爲夏朝效力,又曾稱豕韋氏輔佐商王。

西周時陶叔擔任了尊貴的司徒之職,他的宗族從此得以繁昌。

紛紛爭亂的戰國,無聲無息是衰敗的姬周。

像鳳凰居住在樹林裏,陶氏也隱居在幽壑山丘。

那時代亂竄的虯龍蟠繞雲上, 奮遊的巨鯨激起駭浪奔流。

上天的佳命締造了漢代,好運還降給了始封的愍侯。

光榮的愍侯,命定當隨漢高祖爭雄。

手提寶劍意氣風發,建立了顯赫的武功。

得到漢帝澤及子孫的盟誓,又有勳爵土地贈封。

勤勉任職的丞相,確也跟上了前人的遺蹤。

滔滔之水源遠流長,茂盛的樹木枝條茁壯。

衆多的河流從源頭引導,羅列的枝條從主幹生長。

隨時機或者顯赫或者隱處,緣命運或者通達或者衰亡。

在我們東晉盛朝,長沙公勳業浩蕩。

英武的長沙公,功勳卓著,德行超羣。

天子賜以爵土,永遠世襲,專任征伐,駐節南荊。

大功告成辭官歸裏,對待恩寵可謂楷模。

誰說這樣的心地,近世還能得到遵循?

恭敬嚴肅是我的祖父,謹慎從事,有始有終。

正直嚴明聲名流播於朝廷內外,轄區的人民其樂融融。

完美啊我的先父,淡於名利性情融通。

寄託蹤跡在風雲之際,得失去就從不繫於心中。

可嘆我無德無才,遠遠趕不上我的祖先。

慚愧的是鬢髮開始變白,沒有兄弟形影孤單。

或說罪惡有三千種,無後之罪非同一般。

我確實爲這件事擔憂,高興地聽到你啼哭喧喧。

或佔或卜,你的生日都是吉日良時。

給你起的名字叫儼,給你起的表字叫求思。

希望你早晚都能溫和恭敬,時刻牢記,處處如此。

希望你能成爲肖孫,如同孔伋子思。

癩病患者夜裏生了兒子,趕快拿燈火來照視。

人們都希望兒子勝過自己,並非只有我才如此。

既然看到兒子降生,總希望他學有必至。

人們也都這樣講,這種心情十分真實。

太陽、月亮運行不停,漸漸脫離了幼孩時代。

幸福不會僥倖降臨,災禍卻很容易到來。

起早睡晚,努力吧,願你成就爲一個人才。

假如你竟然不才,也只好哀嘆:“亦已焉哉”!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32】

我家祖先甚遙遠,帝堯之世稱陶唐。其後爲臣賓於虞,歷世不絕顯榮光。

御龍效力於夏世,豕韋亦曾輔佐商。周世陶叔甚端莊,我祖由此得盛昌。

亂世紛紛屬戰國,衰頹冷落彼東周。鳳凰隱沒在林中,隱士幽居在山丘。

虯龍奔騰繞烏雲,鯨魚奔竄掀激流。上天成全立漢代,顧念我祖封愍侯。

赫赫愍侯聲威揚,命中註定輔帝王。英勇威武仗劍行,屢立戰功在疆場。

漢帝盟誓澤子孫,我祖受封甚榮光。陶青勤勉任丞相,先人功業得弘揚。

濤濤大河源頭長,茂盛大樹幹粗壯。羣川支流共來源,衆枝雖繁依樹長。

時運有顯有隱沒,起伏盛衰豈有常?在我東晉鼎盛日,長沙郡公業輝煌。

威武英姿長沙公,功勳卓著道德崇。天子賜爵永世襲,分掌軍權司南征。

功成不居願辭歸,心明無須恃榮寵。誰說如此高尚心,近世能得再遭逢?

我祖嚴肅且穩重,謹慎善始亦善終。正直嚴明樹楷模,恩惠遍郡似春風。

可贊先父仁慈心,恬淡無爲不求名。暫時託身於仕途,不喜不怒得失同。

嘆我寡聞學識淺,仰望前輩難企及。自顧華髮心慚愧,孤身一人負影立。

刑罰罪過有三千,身後無兒數第一。我心爲此甚憂慮,欣然聽你呱呱啼。

我子降生我占卜,皆曰吉日兼良時。爲你取名叫做儼,爲你取字叫求思。

溫和恭敬朝夕處,名字含義須牢記。孔子賢孫名孔伋,願你效法能企及。

癲病患者夜生子,急取燈火瞧仔細。凡百君子皆有心,並非唯獨我自己。

既見我兒喜降生,實願將來有出息。人們經常這樣講,此情真誠無假意。

日月如梭去匆匆,我兒漸漸會成長。幸福不會憑空至,災禍容易身邊降。

早起晚睡須勤奮,願你未來成棟樑。如你竟然不成才,休矣休矣我心枉。

❂解釋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27】

據此詩內容推斷,當爲詩人初得長子儼時所作。時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淵明二十九歲。《冊府元龜》錄此詩題作《訓子》。《命子》也就是訓示兒子的意思。這首詩共十章,前六章歷述陶氏先祖功德,以激勵兒子繼承祖輩光榮的家風;後四章旨在表達對兒子的殷切希望和諄諄誡勉,希望他將來成爲一個有作爲的人。全詩言辭懇切,感情厚重,表現出詩人對兒子的希冀之切。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26】

本詩約作於晉義熙二年(406),詩人四十二歲。本詩題名,《冊府元龜》作《訓子》。上對下言,使之遵行,謂之命,故命與訓亦通。這篇詩是寫給十四歲的長子陶儼的,在他將步入“成童”時期,勉勵他繼承祖輩光榮家風,努力成才。前六章歷述祖上功績德澤,第七章是過渡段,既寫目前之衰頹,又寫往昔之得子。第八章寫取名與字及期望,第九章寫望子勝於己,第十章勉之成才,也是對兒子人生道路的總的指導。關於前六章,不能單純看作東晉門閥觀念的反映。這裏,陶淵明繼承了我國詩歌中自尊自勉的傳統寫法,屈原於《離騷》開頭 即寫:“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陶淵明歌頌祖上用舍行藏都合乎道,頗爲求實;又歌頌宗族的傳統品德,並且期望兒子不辱沒祖輩光榮風範,這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劉繼才《陶淵明詩文譯釋》,p21】

《命子》詩是陶淵明的早期作品,大約作於晉武帝太元十八年(393)。當時詩人二十九歲。 《命子》是共十首的組詩,又稱《訓子》,同以後寫的《責子》詩一樣,都反映了詩人對孩子的教育和殷切希望。《責子>是批評孩子,而《命子》則是訓示孩子。他可能是爲其長子儼所作,要給兒子一個傳統教育。詩人從“爰自陶唐”的祖先寫起,歷數陶氏門中有名望的人物和子儼的出生與命名,其目的顯然是在激勵孩子要繼承家族傳統,能成爲一個有作爲的人。這種希望同詩人早年所具有的“大濟於蒼生”的政治進取思想是一致的。

【張彥《陶詩今說》,p7】

這是古聖先賢陶淵明教育他的長子陶儼的詩。當時陶儼正值八歲孩童時期。詩人飽含着對兒子的希望和期待的感情,語重心長地說給兒子聽的。父親兒孫輩望子成龍的傳統思想是人之常情,古今亦然。不過,陶公教育兒子成才的指導思想,與今天的人略有不同。從全詩看,多高尚之感,少低俗之情;重在教誨,啓發勉勵,引因而不迫,心胸豁達。詩人在教訓兒子的過程中,其感情和情緒是複雜的:全詩共十章八十句。前六章依次歷述陶氏先輩的光榮與功德,這是在做“家史”教育,以啓迪兒子的心智與自豪;後四章內容突轉,由興高采烈之變成了淺嘆低吟,自述華髮染鬢,半生無成(筆者按:其實不然)。前六章述祖上功成名就,抒發了救世濟時的遠大理想;後四章是把延續陶氏家族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理念,寄希望於兒子身上。希望、期待兒子成纔不是似今日爲了一家一已之幸福,而是要像先輩那樣“救世濟時”於蒼生!從語言文字上看:它文白兼備,用四言詩十章八十行三百二十個字表述了陶氏家族從古至今的豐富內容和感情內涵。前六章文字比較艱深難懂,後四章則比較淺顯直白了。在最末一章中詩人留下了警世醒人的八個字“福不虛至,禍亦易來。”何等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啊!在寫作方法上,詩人運用的是一以貫之的直敘法,特色是前六章用的是“冷語”,後四章用的是“熱言”(略含“苦澀”)。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註》,p52】

全詩共十章。一章,言陶姓氏族之所自來。二章、三章,追溯漢代時陶舍、陶青之德業。四章,謂陶青後未顯者,迨至中晉始有長沙公。五章,述曾祖長沙公之功德。六章,述祖父及父親之德操。七章,感嘆自身之寡陋,抒寫盼望得子之心情。八章,爲子命名以及名字之意義。九章,望子成才。十章,誡子以福禍之由。

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07)《勸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