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09)《歸鳥》

文/書山花開

❂原詩

翼翼歸鳥,晨去於林。遠之八表,近憩雲岑。

和風不洽,翻翮求心。顧儔相鳴,景庇清陰。

翼翼歸鳥,載翔載飛。雖不懷遊,見林情依。

遇雲頡頏,相鳴而歸。遐路誠悠,性愛無遺。

翼翼歸鳥,馴林徘徊。豈思天路,欣反舊棲。

雖無昔侶,衆聲每諧。日夕氣清,悠然其懷。

翼翼歸鳥,戢羽寒條。遊不曠林,宿則森標。

晨風清興,好音時交。矰繳奚施?已卷安勞!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35】

自在飛翔的歸鳥,早晨離開了棲息的樹林。

遠處去了天涯盡頭,近處休憩在高高的山嶺。

春風吹來多麼舒暢,迴轉翅膀追趕自己的歸心。

聽到夥伴們互相和鳴,遮蔽身影的是林木的清蔭。

自在飛翔的歸鳥,一會兒迴翔,一會兒奮飛。

雖然嚮往到處遨遊,見到棲息的樹林卻不免依依。

遇到浮雲阻礙,飛上又飛下,相互鳴叫着從遠處來歸。

青雲之路誠然讓人嚮往,情之所鍾更不應相違。

自在飛翔的歸鳥,循着樹林徘徊。

怎不想到那登天之路,多麼欣喜又得歸來。

昔日的友朋早已星散,衆鳥的鳴聲依舊和諧。

早晚空氣清新爽朗,恬淡悠遠是我的胸懷。

自在飛翔的歸鳥,斂起翅膀站在寒冷的樹梢。

遨遊在那曠遠的樹林,住宿總在最高的枝條。

晨風清泠地吹起,動聽的鳴聲互慰寂寥。

箭簇又向何處施放?我已退隱林中,何用射者操勞?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36】

歸鳥翩翩自在飛,清晨離巢出樹林。天空遼闊任飛翔,就近歇息在雲岑。

和暖春風迎面吹,掉轉翅膀求遂心。且看同伴相鳴叫,身影藏在清樹蔭。

歸鳥翩翩自在飛,自由翱翔任飛飛。如今已無遠遊志,每見叢林情依依。

上下翻飛因雲阻,相呼相喚結伴歸。青雲之路雖誘人,天性戀巢難捨棄。

歸鳥翩翩自在飛,悠然林間任盤旋。誰還尋思登天路,返回舊林心喜歡。

昔日伴侶雖已去,羣鳥諧鳴欣欣然。薄暮斜暉氣清爽,閒適愜意戲林間。

歸鳥翩翩自在飛,收斂雙翅落寒條。空闊林間盡遊樂,夜來止宿高樹梢。

晨風吹拂添清興,衆鳥諧嗚樂陶陶。矰繳已無施用處,射者藏之莫操勞!

❂解釋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33】

這首詩約作於彭澤歸田之後,約四十二歲,是與《歸園田居》詩同時期的作品。前人認爲本詩“以比體爲賦體”(明黃文煥《陶詩析義》、清馬墣《陶詩本義》等),就是說,它運用了《詩經》中的“比”的傳統寫法,以鳥喻己:賦事也用比喻體現出來。首章重點落於“八表”,暢寫高潔而自由的心志;次章重點在雲林,依然是極寫性愛自然;三章落於歸棲,反映出原來並不思登“天”之路;末章重點在寒條、森標,雖然清寒,但悅安無危。末尾用嘲弄的口吻進行反詰,反映了詩人確實不是一味的“靜穆”。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34】

這首詩共四章。詩人採取了《詩經》中“比”的藝術手法,以鳥喻己,即通過對歸鳥的歌頌,來表現自己的歸隱之情,同時也展現出其孤高脫俗的情趣與芳潔而自由的心志

【張彥《陶詩今說》,p55】

這首詩的特色之一,是詩人陶公採用了璀璨幹古的《詩經》裏的比興手法寫成。在修辭學上叫做“隱喻”和“借喻”。由四小節組成,原無一至四之數碼,系後人所加。從詩中所寫,可以約略肯定,和《歸園田居》是同一時期的作品,時年四十二歲,即歸隱後的第二年。詩人脫離官場後心情是好的。作者以歸鳥自喻,通過歌贊歸鳥,抒寫了自己清高超俗的情懷和志趣。這四小節,詩人井然地寫了以下內容:先是暢然地寫高潔自由的心懷和志向;次寫雲林與性愛自然;再寫曾擬步青雲,然則“性愛”(鍾愛自然)達極致;最後寫“清寒”、“枯枝”,反詰、嘲弄了官場,顯示出詩人並非“渾身是靜穆”,身處“亂世”衰微之際,無可奈何者也!天歿良才。

【《中國詩苑精華 陶淵明卷》,p55】

此詩約作於晉安帝義熙二年(406),亦即淵明自彭澤歸田後的第二年。全詩共四章,以歸鳥自喻,借歌詠歸鳥來抒發歸隱之情。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一引沃儀仲評此詩曰:“總見當世無可措足,不如倦飛知還之爲得。‘已卷安勞’是全篇心事。四章憑空起義,如海市蜃樓,以比體爲賦體。”頗得此詩微旨。

【李華《陶淵明詩文選》,p30】

此詩當作于歸田以後。王瑤《陶淵明集》暫系此詩於晉安帝義熙二年(406)。按,王粲有《贈蔡子篤詩》,四言,以歸鳥爲喻,是送別友人之作。陶的這一篇,亦借飛鳥爲喻,卻是自己出處心理的概括寫照。詩共四章,這裏所選是第一、四章。第一章說飛鳥遠逝,因“和風不洽”,又回到舊林棲止,似借喻自己先仕後隱的經歷。第四章說歸鳥斂翅棲於寒條高枝,出遊不到遠林,住宿則在茂密的樹梢,因而不會受到增繳之害,委婉表達了詩人蟄居遠禍的心理。

【徐正英 阮素雯《陶淵明詩集》,p117】

這首《歸鳥》詩作於東晉安帝義熙二年(406)秋冬,與《歸園田居五首》同爲由彭澤歸田後所作,時淵明55歲(依袁行霈陶享年76歲說)。全詩四章,寫從官場到歸隱的所歷所感。一章寫離林遠飛而思歸;二章寫歸路所感,歸路雖遙,多有阻隔,然性愛舊林,無論何林,見則思依;三章寫喜歸舊林,興奮愜意;四章寫歸後志趣和歸後感受,永不離,棲高枝,和諧處,避射者。全詩通用比體,富有託物言情之妙,以歸鳥自比,以遠飛比喻步入仕途,以歸林比喻隱居,以天路比喻飛黃騰達,以棲於寒條比喻甘守貧賤,以宿森標比喻立身高潔,以矰繳比喻官場險惡等,寓意深刻。正如清人沈德潛和溫汝能所說,雖不學《詩經》,卻處處採用《詩經》中“比”的藝術手法,以比體爲賦體,既通過對歸鳥的歌表達自已的歸隱之情,也展現出詩人孤高芳潔的情趣與心態;並且四章之間,層層轉入,步步遞進,頗善運用表現技巧。“清和婉約之氣在筆墨之外”,“清而腴”,“逸然高蹈”等,都是古人對此詩風格的確評。

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08)《命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