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10)《形贈影》

文/書山花開

❂原詩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悽洏。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38】

天地是永久的存在,山川也沒有太多的更改。

草木依着自然的規律,經霜經露,有時繁榮有時凋謝。

說是人最具靈性,最具智慧,卻不能像草木榮枯相更代。

剛剛看見他還活在世間,轉眼逝去,再沒有可能歸來。

誰會總想着少了一個人,只有親友還時常將他追懷。

他留下的常用物品,偶爾看到又讓人流淚悲哀。

我沒有飛昇成仙的方術,必然死滅,不用疑猜。

願你聽取我的這些話,得酒便喝,不要隨便推開。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42】

天地長久不會消亡,山川永恆不變模樣。草木依順自然規律,秋冬凋零春夏再長。

雖說人是萬靈之尊,唯獨不能長存世上。剛纔見他活在人間,轉眼逝去再見無望。

誰會感覺缺少一人?親友至交纔會心傷。只剩生前所用物件,睹物心傷淚流成行。

你我既無昇仙法術,必將死滅莫再彷徨。願你聽取我的衷言,得酒便飲莫要辭讓。

【溫洪隆《陶淵明集新譯》,p45】

天地長久不毀滅,山河沒有改變時。草木生長有常規,霜來憔悴露來滋。

說來人是最靈智,偏偏又是不如此!剛纔還覺在世上,忽然死去無歸時。

世上豈覺少一人,親友哪裏還相思!只是留下平生物,滿目淒涼淚如絲。

我竟沒有成仙術,不再懷疑定如此。願你聽取我的話,得酒便飲莫推辭。

【謝先俊/王勳敏譯,《陶淵明詩文選譯》p68】

天地永遠不會毀滅,山川沒有改變的時辰。

草木隨着自然變化也有永恆的規律,秋霜逼它枯萎凋落,春露又催它發芽繁盛。

雖說人爲萬靈之長,最富有聰明才智,卻反不如自然萬物永世長生。

剛纔還見他活在世上,轉眼逝去不再返回人間;

身邊驀然間少了一個人,親友們怎能不把他思念?

死者生前之物歷歷在目,睹物傷情,不由得生者涕淚漣漣。

我沒有昇天成仙的法術,對不可挽回的人生大限毫不懷疑。

願您記取我的忠言,有酒就喝,切莫輕易錯過良機。

❂解釋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5】

這三首是哲理性組詩,約作於晉•義熙九年(413),詩人四十 九歲。

名僧慧遠在廬山主持東林寺,寫《形盡神不滅論》、《萬佛影 銘》,宣揚淨土宗教義。由這件事的觸動,陶淵明闡發了自己的觀點。東晉末年,佛、道、玄思想氾濫。淨土宗宣揚神不滅,信佛可以通過輪迴獲得來生的幸福;五斗米道(道教的一大派)宣揚符籙煉丹,昇仙永生;玄學由無爲的自然觀趨於放誕,達官貴族則追求 奢侈享樂。還有名教的流毒,鼓勵士人沽名釣譽。這套組詩針對以上種種,既反對了宗教迷信,又批評了其他妨害正常生命的謬誤觀點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16】

這是三首富於哲理性的組詩。形指人的肉體,影指人的影子,神指人的精神、靈魂。此詩約作於晉義熙九年(413),時詩人四十九歲。

東晉時期社會動亂,宗教神學氾濫。而陶淵明的家鄉廬山,正是當時南方傳播佛教的中心。廬山東林寺名僧慧遠,大力宣揚淨土宗教義,在此之前撰有《形盡神不滅論》及《萬佛影銘》等,宣揚人死之後精神可以離開形、影而獨立存在,並通過輪迴獲得來生的幸福。陶淵明與慧遠有過一些交往,這三首詩就是針對慧遠而發的。詩歌通過形、影、神三個富有生活氣息的藝術形象和他們之間的生動的對話,反映了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並表達了不同於佛教哲學的觀點。詩中雖表現了對人生短促。不能長生久視的苦悶與悲哀,但最終仍是採取了“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無復獨多慮”的達觀人生態度。

【楊義《陶淵明選註譯評》,p5】

《形影神》是陶淵明集中表達有關生命問題的思考的三首詩作。詩前小序說:無論貴賤賢愚,沒有人不勞勞碌碌以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這樣的牛活態度實在有點個明事理。所以我要在這裏詳細地陳說“形”、“影”的痛苦,借“神”對自然之理的辨析來爲他們解除困擾。關心這類事的人,可以一道獲知這種道理。《形贈影》一首,是“形”對“影”所說的話:天地永遠不會消失,山川永遠不會改變。草木順應着自然之道,霜凍和雨露或使它繁盛,或使它凋謝。人們常說人是最聰明睿智的,卻反而不能如它們一樣長存於世。剛纔還見他活在世上,忽然就逝去永無歸期。怎麼突然之間就少了一個人,親戚熟人怎能不把他思念?只剩下生平所用的東西在那裏,擡頭望見讓人傷心流淚。我沒有成仙昇天的法術,最終也會是這樣沒有什麼可疑。但願您能接受我的勸告,有酒就喝,莫要隨隨便便放過好時機。

假設形影神的對話,展開對生命意義與生存方式的思索,這主題可夠嚴肅的。陶淵明的生存態度,在任性自然,但他也曾有他那一份對於生死的惘然和由之而生的低迷情緒:形影神的對話,其實就是他思想中內在矛盾的一種展開。《形贈影》開始,就以天地山川的長存,草木的榮枯,對照人生的短促,直面死亡這一生命存在的終極現實,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傷情緒。對此,“形”的態度是,“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以通人醉鄉的歡樂和沉醉,逃避生命的無常這一難以解決的問題。“形”所傷者,在身體的消失,故而這首詩中寫得最動人的,就是人死後所留下的那種空缺感,那種“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悽洏”的情形。

【《中國詩苑精華 陶淵明卷》,p81】

此詩作於晉安帝義熙九年(413),是一組闡發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詩篇。陶淵明所處的東晉末年,佛教神學廣泛流行,“神滅論”與“神不滅論”的鬥爭異常激烈。當時的著名僧人慧遠在廬山東林寺修道,他大肆宣揚“神不滅論”,並寫了著名的《形盡神不滅論》、《萬佛影銘》,而且在廬山銘石立臺,極力宣揚人的精神(神)可以離開形、影而獨立存在,鼓吹佛教迷信。陶淵明與慧遠時有交遊,但對他的“神不滅論”深惡痛絕,因借用其“形影神”之術語,反其義而用之,揮毫寫下了這組具有樸素自然唯物主義傾向的著名詩篇,通過形、影、神的對話,表達了自己的無神論觀點

【李華《陶淵明詩文選》,p42】

這三首詩是陶淵明用通俗形式談哲理的名篇,過去哲學史上對它評價很高,認爲它是針對廬山東林寺法師慧遠的《形盡神不災論》而作,是樑代範縝《神滅論》的先導。漢代桓譚的《新論》、王充的《論衡》、魏晉之際楊泉的《物理論》已經談到形盡神滅的問題。陶淵明這三首詩,是假託“形”、“影”的互相贈答之語和“神”的排解寬釋來表明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披露自己在立身處世問題上的矛盾痛苦心情。詩中的形、影、神是三位一體,它們之間爭論的焦點是如何對待短促的人生。“形”主張飲酒行樂,認爲可以消憂解愁。“影”主張立善,認爲遺愛於後世纔有意義,“神”認爲飲酒雖能忘憂,但飲酒過量反會傷身減壽,立善固好,但人們不屑一顧,所以他主張一切順應自然之理,不必勞心多慮。此詩王瑤《陶淵明集》、逯欽立《陶淵明集》並繫於晉安帝義熙九年(413)作。姑從之。

【張彥《陶詩今說》,p80】

此詩作於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詩人時年四十九歲。本詩是哲理性三首合一的組詩,主旨是反對違反自然規律的宗教迷信思想。東晉末年,佛教、道教和玄學思想大肆氾濫,還有什麼名教流毒,鼓勵士人潔名釣譽。當時,廬山有一位佛教徒叫慧遠和尚,著文宣傳“形盡神不滅”論,道教宣傳主張服食仙丹、修煉成形精不滅的神仙。詩人陶公是唯物論者,厭惡並反對唯心論。故作此組詩,淋漓盡致地駁斥之。又見詩人之偉丈夫!營營,煞費苦心反覆營求。惜生,吝惜自己的生命,詩人認爲這是非常糊塗的。所以,極意陳述“形”、“影”之苦惱,而由“神”分辨解析自然的道理,以開釋上述之糊塗觀念。詩人希冀樂意探討這類問題的君子,皆能理解,共同汲取(科學)的唯物自然觀(神滅論)

從內容上講,這又是一首講人生死的哲理性的詩;從形式上講,它卻十分別致而且新穎。寫作方法上也十分奇特、別出新裁、頗有創意;結構嚴謹而完整。全詩可謂白璧無瑕。三個組節的安排也順理成章,是一首好詩!這首組詩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具有故事性,不是乾巴巴地講人生道理、講生死觀念,而是用“形、影、神”三者聯語和互應來闡述詩人的思想、理念、觀點和態度。詩人先用“形贈影”開篇:開門見山地直敘天地山川“無改時”,草木枯榮有輪迴,唯獨人不會死而復生。人死無歸期,形影難相隨,自然讓人淚如雨下,痛心不已;然則,又無可奈何,自然法則,天地之造化也。那麼,人該怎麼辦呢?生死無抗,還是以酒消憂吧!這樣寫,看似消極,實則求實。看人看事看物看一切,都要從客觀實際着眼,不偏不倚,正視之,勿用主觀和唯心論以及個人好惡臆斷和立論。大自然是不可抗拒的。

【唐滿先《陶淵明詩文選注》,p34】

作者所處的時代,佛教神學廣泛流行。當時在廬山東林寺修道的慧遠,就是一位很有名的佛學大師。他曾經寫過《形盡神不滅論》、《佛影銘》等文,大力宣揚人的精神可以離開形、影而獨立存在,以及人的形體消失之後精神不會消滅等神不滅論。義熙九年(413),慧遠在廬山爲他的《佛影銘》銘石立臺,這件事影響很大,當時有很多文人歌詠這事。淵明住在廬山腳下,和慧遠有過一些交往,這一組哲理詩,當是針對慧遠而發的。詩中通過形、影、神的對話,表現了作者與慧遠根本對立的哲學觀點。這首《形贈影》,寫形對影說:天地、山川、草木之形可以永存,而人之形卻必然要死亡消失,所以應該及時飲酒行樂

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09)《歸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