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33)《於王撫軍座送客》

文/書山花開

❂原詩

秋日悽且厲,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節,登高餞將歸。

寒氣冒山澤,遊雲倏無依。洲渚四緬邈,風水互乖違。

瞻夕欣良宴,離言聿雲悲。晨鳥暮來還,懸車斂餘輝。

逝止判殊路,旋駕悵遲遲。目送回舟遠,情隨萬化遺。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79】

秋天悽清而且肅殺,百草都已枯萎衰頹。

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錢別送友人將歸。

寒氣籠罩着山潤,遊雲悠悠,無可皈依。

水中洲渚引人遐想,船帆張起,便將東西乖違。

眺望暮景,欣逢這樣的盛筵,離別的話語令人傷悲。

早晨飛去的鳥兒傍晚已歸來,太陽漸收起餘剩的光輝。

走的人和留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調轉我的車馬,惆悵徘徊。

眼看歸去的小船漸行漸遠,心情與萬物的變化緊緊相隨。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83】

秋日淒寒風凌厲,百草皆衰成枯萎。眼見霜降至九月,登高餞別送客歸。

寒氣肅肅籠山澤,遊雲飄忽無委依。洲諸四望天遙遠,風向水流正相背。

傍晚欣逢設佳宴,離別話語使人悲。晨出之鳥暮飛歸,夕陽落日殘光輝。

客去我歸路不同,回車惆悵意徘徊。目送歸舟去遙遠,情隨自然歸空寂。

❂解釋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78】

這首送客詩作於南朝宋·永初二年(421)深秋,陶淵明五十七歲。江州刺史王弘,送庾登之還京都,謝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餞之於溢口(今九江市西),陶淵明應邀在座。這首詩層次秩然。四句爲一層,共四層:時(兼點題)、地、宴、別。而全詩又隱以一“情”字貫串始終。由於詩人以處士的特殊身份參加,故完全排除世俗的兒女歧路之情,而以寫景層層點染別悲。以上特色顯示了詩人晚年創作所達到的高度藝術境界。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82】

此詩作於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秋,陶淵明五十七歲。王撫軍,即江州刺史王弘。永初二年秋,庾登之入京都,謝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王弘在溢口(今九江市西)爲他們設宴送別。陶淵明亦應邀在座,此詩便是當時所作。詩中將淒厲肅殺的秋景同感傷悲愁的別緒融爲一處,層層點染,情感真摯,既表達又惜別之情,也傳達出詩人曠達的情懷

【張彥《陶詩今說》,p160】

這首詩是詩人陶公五十七歲那年寫的。它體現出詩人高超絕頂的寫作技巧。應邀陪客人,在這種環境下,一般很容易寫成阿諛詩。陪客嘛,說些好聽好看的,應酬一番罷了。然而,陶公卻沒有流入俗套,而是寫出一首很亮麗的情與景契合交融的詩。從內容上看,應該是四句爲一小節,共十六句,可分爲四個小節。第一小節寫“時”(秋日);第二小節寫“地”(地點);第三小節寫“宴”(餞行);第四小節寫“別”(分別)。全詩以明景涵隱情,以處士隱者的特殊身份,以景緻點染情致,全詩自始至終貫穿着一個“情”字。最後,詩人以“冷”(理智)字收尾:“目送回舟遠,情隨萬化遺。”

【《中國詩苑精華 陶淵明卷》,p169】

王撫軍:指撫軍將軍、江州刺史王弘。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秋,虞登之爲西陽(今湖北黃岡)太守,被徵還;謝瞻爲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將赴任。江州刺史王弘送至湓口(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飲酒賦詩,爲之餞別。時淵明於筵中作陪,因作此詩。詩中寫景抒情,詞足意盡,而綿邈清綺,一往情深。全詩共十六句,起首四句敘明題旨,“寒氣”四句寫地,“瞻夕”四句寫時,末四句寫情,層次分明,敘寫井然,信爲詩家聖手。

【輯評】(p193)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四:此僅於詞足盡意,而綿邈清綺,一往真味,景與情俱帶畫意。起四句敘題,“寒氣”四句地,“瞻夕”四句時,收四句情。

方宗誠《陶詩真詮》:“情隨萬化遺”句,胸中何等活潑!所謂知者動、知者樂也。

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32)《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