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46)《乙已歲三月爲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文/書山花開

❂原詩

我不踐斯境,歲月好已積。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飆矯雲翮。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

伊餘何爲者,勉勵從茲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終懷在壑舟,諒哉宜霜柏。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07】

我不踏上這一片土地,歲月已經一層層地堆積。

早晚眺望山川,林林總總還都一如往昔。

細雨將樹林作一番清洗,鶯鳥乘着烈風展開羽翼。

這裏的萬類衆物令人眷戀,正義之風也並沒有泯滅。

我爲了什麼,勤勉地從事這樣的差役?

個人形體似乎受到拘束,平日的懷抱哪裏可以更迭!

日夜夢想着園田生活,怎能忍受長時的離別?

始終關心着時光的流逝,要學那霜下柏樹,堅守志節。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113】

未再踏上這片地,歲月很長時難記。早晨傍晚看山川,事事沒變如往昔。

微雨洗塵林木爽,疾風吹鳥更高飛。顧念山川萬物茂,風雨適時不相違。

我今不知是爲何,勤苦從事這差役?身體好似受拘束,懷抱志向不可移。

日日夢想回田園,哪能如此久分離?最終仍將歸故里,霜中松柏自挺立。

❂解釋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06】

本詩作於義熙元年(405),詩人四十一歲。陶淵明去年六月赴京口,任劉裕的鎮軍將軍府的參軍。可能歲暮歸家,即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去年五月桓玄被殺;今年三月,晉安帝由江陵迎歸建康。被宰臣與衆藩鎮攪亂的政局,表面上似乎又恢復了正常秩序。這首詩寫於奉命使都途中。由“事事悉如昔”、“義風都未隔”來看,政局給詩人情懷的影響是明顯的。擊滅篡奪朝廷政權的桓玄,普遍認爲是正義之舉。詩的情緒是舒暢的,恬靜的。但朝政並未根本改觀,危機仍伏,以淵明的高潔不可能捲入權勢爭鬥的旋渦,所以詩的結尾也只能依然夢歸田園。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p112】

乙巳歲是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四十一歲。去年,即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劉敬宣遷建威將軍、江州刺史,鎮潯陽。陶淵明前往任劉敬宣的參軍。本年三月,淵明奉命出使京都,途經錢溪(今安徽省貴池縣梅根港)時,寫下這首詩。詩中主要通過對途中景物的描繪,抒發思鄉之情和歸隱之念。

【楊義選註譯評《陶淵明》,p81】

乙已歲是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這一年陶淵明正做着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錢溪在今安徽省貴池縣梅根港附近,陶淵明因公赴京的途中路過此地,看着當地的山川草木,又一次產生了迴歸出園的思想。從詩中看,錢溪的景物給了他極佳的印象。一場小雨洗淨了林木,鳥兒在清風中展翅飛翔,整個環境都給人一種清新、自在的感覺,這使苦於官場應酬的他不勝羨慕。詩篇從一開頭就透露出一種對於白然山川的親切感,這種感覺從“晨夕看山川”中不斷加強,終於促使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從而增強了迴歸舊園的決心。與許多士大夫文人“身在江湖,心存魏闕”不同,陶淵明的詩中反覆表達了身在行役,夢迴故園的精神取向。詩中雖然也有不少的議論,但整體還是給人一種清曠幽遠的氣息。

【張彥《陶詩今說》,p49】

這是詩人陶公四十一歲時(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寫的。去年五月桓玄被殺;今年三月,晉安帝由江陵回建康(今南京),政局稍有好轉。但是,詩人對官場依然不感興趣,儘管又去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可是吸引他的還是復歸田園。這種不爲“升官發財、光宗耀祖”的高尚操志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積極意義!詩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永遠放射着殊異的光彩!詩人可謂是一個天資獨具的大家。這首五言詩,似是在“使都”的路上懷着輕鬆的心態毫不費力地吟誦出來的,不是伏案苦思而成。世人公認唐代大詩人李白是天才,今天筆者唐突一語:陶淵明——一位晉末宋初的文人——也是一位天才作家!

【吳小如等《陶淵明詩文鑑賞辭典》,p38】

乙巳歲,即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這年初陶淵明擔任江州刺史劉敬宣(官號建威將軍)的參軍,三月奉差使去京都建康,這詩是途中泊舟於錢溪所作。錢溪,即梅根冶(今安徽貴池梅埂),這是當時沿江的一個有名的港口。這裏風光秀麗,南邊不遠就是九華山(當時叫九子山),江上看九華,向爲詩人歌詠的佳境。此詩的前半寫在此“看山川”,後半是感懷。

“我不踐斯境,歲月好已積。”“已積”,這裏指時日已多,“好”,甚也。開頭他就說不到此地已是很久了,這告訴我們,他曾來過這裏,而且說這話時,往日的印象一定在記憶中復現了。“歲月好已積”又是個感嘆句,表達出了既有久違的遺憾、又有重遊的喜悅那麼一種心情。下面兩句就自然出來了:“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這見出他多麼喜愛這個地方,似乎看不夠;當他將眼前所見與往日的印象進行對照時,又會感到多麼親切。人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初遊某地從陌生中會產生新鮮感,再遊時又會從熟稔中產生親切感。蘇軾初遊廬山曾寫有這樣一首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初入廬山三首》其一)陶淵明於此“晨夕看山川”,大概像是如對故人吧。“微雨洗高林,清飆矯雲翮。”這是他看山川時的一個突出印象,寫得清新、細緻。“微雨”、“清飆”(此即清風之意),透出春天美好的氣息,高林經微雨一洗潤,會越發青綠可愛,空中鳥的翅膀在清風的舉託下,會盤旋得更加自如。這裏的環境多麼優美、寧靜,又不禁叫他感嘆起來:“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這些物類看來都還是這般美好,淳樸的鄉風一點都沒有改變啊。這都是舊地重遊所得到的美好印象。

“伊餘何爲者,勉勵從茲役?”這裏他自我責備起來了:我是幹什麼的,這樣風塵僕僕奔走在道路上?這種自責是由錢溪這裏江山之美、居人之樂引起的,轉得雖陡,其實自然。“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一形”,指個人的形體,“有制”,受到牽制、約束。這裏是說自己奔走道路是由於職任的制約。中間又用個“似”字,這不定之詞表示出自己並不十分看重這官職,扔掉它並不困難。“素襟”,平素的懷抱,即歸隱田園,他認爲這是不可改變的。下面就說“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離析”,離開。陶淵明此次出仕時間很短,這裏說“久”,日日夢想,見出他確實“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歸去來兮辭》)。“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這兩句是說,我一定要回到田園中去,這決心就像不怕冰霜的柏樹那樣堅定不移。這裏暗用了孔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的話,這個誓願是發得很重的。《飲酒》十九有“遂盡介然分,終死歸田裏”,與這兩句意思相似。下半這八句,頭兩句自責,後六句兩句一層,反覆表明自己的歸耕之志,一層深似一層,而且用“似有”、“不可”、“安得”、“終懷”、“諒哉”這些詞語進行呼應,把他的心情表現得十分強烈。

陶淵明寫有四題五首行役詩,首首都表達了對田園的懷戀,而各首寫作時間和背景並不相同,這說明了他厭惡仕途、嚮往自然的思想是一貫的。就在這首詩寫後的幾個月,他寫出《歸去來兮辭》,永久地離開了使他感到“違己交病”的仕途。與另幾首行役詩相比,這首詩的結構顯得整齊些,兩半勻稱,界限分明。在情景關係上,另幾首差不多是山水的紆曲、險阻引起行役之嘆,而這首則是寫山川之美,由異地之美引起對故園之美的相關聯想,讀來似乎讓人覺得親切些。引起這種相關聯想也許是錢溪此地的山川風光與柴桑的山川風光相似的緣故,此詩謂“晨夕看山川”,兩年前作者於鄉居中寫“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飲酒》其五。按古直、逐欽立謂此組詩作於元興二年即四〇三年)情形是很相似的。今天我們如果有興趣對兩地風光實地考察一下,或許能證明這個推測並非虛妄。(湯華泉)

【金融鼎《陶淵明集註新修》,p50】

(1)【說明】乙巳歲,此即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四O五年),時陶淵明四十一歲。建威參軍,即建威將軍的參軍。使都,出使京都。錢溪,地名,今安徽省池州市梅根港。晉安帝元興三年(公元四O四年)四月,劉敬宣爲建威將軍、江州刺史,駐守潯陽。這年秋天,陶淵明作了他的參軍。次年三月,劉敬宣因和劉裕部下的將領劉毅不合,便辭去了刺史職務。陶淵明這次出使京都,大概就是替劉敬宣送辭表的。本詩就是寫詩人使都途中經過錢溪時所看到的情景及由此而引起的感慨:從微雨洗刷山林,想到萬物的生存,從清風高舉雲鳥,想到好風是不會阻隔飛鳥的,從而想到自己也應得其宜,所以在結尾又再次表示自己歸隱田園的堅定心念

(2)【輯評】

黃文煥《陶詩析義》卷三:“如昔”是舊況,曰“洗高林”,又恰值此日新況矣。雨助林光,飈助鳥力,品物各能受山川之助,而人顧自棄於義風之外。說得可羞可惜。

陳祚明評選《采菽堂古詩選》卷十三:“一形”二句,真素語。公仕時,晉祚已微,故輒懷遠引也。

吳瞻泰輯《陶詩匯注》卷三:王棠曰:“義風”二字,說高林雲翮,奇。“義風”從品物上看出,品物即指高林雲翮也。觸景感物,到自己身上。老杜《北征》詩:“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因嘆到自己,亦同此法。“一形”二語,言身爲物役,心卻有主宰。

孫人龍纂輯《陶公詩評註初學讀本》卷二:(“微雨洗高林”句)奮迅出塵,傲岸。……結忽用此,自新而矯。

漫讀摘記《陶淵明集》||(045)《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